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海葩苗女性服饰文化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借助实地调查和查找文献等方式,系统概述海葩苗女性服饰的组成、类型、穿戴程序等,并深度解读其中包含的群体认同、女性角色、社会交往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文化意蕴。
  [关键词]海葩苗;女性;服饰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41.1 [文献标识码]A
  “蓝色海水白浪花,来自海边带海葩。”这句歌词是海葩①苗族的山歌,它告诉我们海葩苗来自海边,他们从东海之滨出发,经过江西、粤西、来到贵州。随身穿戴海葩苗的标志物品海葩(海贝),是海葩苗女性服饰标志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海葩苗主要聚居于贵州省境内,主要分布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贵定、龙里、惠水三个县。主要集中于云雾镇的鸟王村,沿山镇的杨柳村、新龙村,以及昌明镇的凌武村、甲孔村等地;龙里县的海葩苗主要居住于湾滩河镇的岱林村、营盘村,木马和冠山街道办事处的光坡、定水、大新、摆谷六;惠水县岗度镇的石烧村;平塘县的部分村寨。其中世居贵定县的海葩苗人口最多。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目前海葩苗总人口为万人,是苗族支系中人口最少的一支。海葩苗族依山而居,约处于东经106°22ˊ~107°14ˊ,北纬25°41ˊ~26°25ˊ。地貌复杂多样,地势崎岖,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土壤以黄壤和水稻土为主,庄稼主要种植水稻,牲畜主要养水牛,很早就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由于以前长期难与外界接触,加上以家族聚居的特点,海葩苗依旧保留对故乡大海的浓浓思念,并形成怀旧,故步自封,内向的性格。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海葩苗逐渐形成了更加乐观、豁达、开朗好客的民族性格。海葩苗女性服饰蕴藏着丰富的民族记忆及意蕴,是识别海葩苗支系的文化符号。
  1 海葩苗女性服饰的概况
  海葩苗是苗族中人数最少的一支,居住特点为小范围内分散、家族式集中。长年封闭的生存环境使得其在服饰文化上长期保持自己的特色。
  1.1 “坐花场”
  海葩苗女性服饰(YiZanNi—拼音式的苗语)工艺主要包括织布、染布、裁缝、刺绣、组装海贝、银饰镶缀等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包含海葩苗的传统技艺和文化传承。其中,“坐花场”(NiàngAī-苗音的拼音)是海葩苗女性服饰制作过程中的特色民俗。
  “坐花场”(NiàngAī-苗音的拼音)是海葩苗女性每年正月到花场进行绣花活动的简称。不同年龄的女性分属不同的花场。海葩苗女性服饰刺绣纷繁复杂,色彩缤纷,团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是海葩苗族女性天真开朗、心灵手巧的写照。也因此苗族妇女们用于绣花的时间比较多。海葩苗女孩从5、6岁就开始跟长辈在家或花场学习基本的挑花刺绣。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要去到属于自己年龄的花场。一般有10-15岁(少女花场)、16岁到出嫁前(青年女孩的花场)、妇女场(生儿育女的妇女的花场)的花场。10-15岁的小女孩会在属于自己的花场做基本的刺绣。16岁到出嫁前的姑娘们会到自己的花场绣服饰装饰的必需品—— 花带、前背盘花、后背盘花。姑娘们把自己所学,所观,以及对生活的愿望、对未来的幢景、对爱情的追求等都编织在绣品里,同时让它们成为自己民族的标志物及传承物,表达对本民族的归属感。所以,海葩苗族姑娘的刺绣总是充满深深的情感。同时,未婚女孩花场也是男孩們逗姑娘(谈情说爱的地方)的地方。在花场里男孩如果看上一个女孩,就会在坐花场的时间来追求她。姑娘们会通过赠送花带给男孩的方式,来表达对男孩的应允之意。男孩需要读懂女孩送的花带包含的含义 ,读懂女孩子的心,再以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心。等到苗族六月六男孩会把银饰送给他们正月花场里看上的姑娘,获得姑娘的芳心,并以此私定终身。在海葩苗社会中,如果姑娘长大了不会挑花刺绣,就会被人瞧不起;相反,会绣花的女孩则格外引人注目,甚至能嫁得如意郎君。妇女花场是由已经生儿育女的青年和中老年妇女为主体,大家都会边绣花边聊天,聊过去发生的事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海葩苗坐花场这种风俗, 不仅反映青年男女有别于世俗传统的爱情观、婚姻观,也传递着他们向往美好生活和自由恋爱的向往。
  1.2 海葩苗女性服饰分类及其文化意义
  苗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宋代郭虚若《图画见闻志》中就有唐代“东谢”苗族“卉服鸟章”的记载。明代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龙里卫风俗,夷俗杂揉,境内东苗之夷性戇厉,男子科头赤脚,衣用青白花布,领缘以土锦,妇人盘髻,贯以长簪,衣用土锦,无襟,当幅中作孔以首纳而服之,别作两袖,作事则去之,杂缀铜铃青白绿珠为饰。”以上明代弘治《贵州图经新志》的描述与今天海葩苗服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用白布、领缘以土锦,老年人用盘髻,贯以长簪、衣用土锦、无襟等,对今天海葩苗女性服饰研究有一定的意义。海葩苗女性服饰主要组成如下:头部:鸟花布②(DōuDīNáo—拼音式的苗语)、吊珠、银钩耳坠;上身:银项圈、背盘、衣服、腰带;下身:青黑色裤子或者青白色短裙、黑布围腰(前)、麻围腰(后)。海葩苗女性服饰总体上分为常装和盛装两大类。其中常装按年龄分成不同类型,盛装具体分成婚礼装和节日装。
  2 常装-指海葩苗女性的日常生活装
  2.1 海葩苗青少年女性常装:
  海葩苗青少年女性头部服饰由一根白麻带,一块宽为3-4厘米、长约5-10米白布,一块宽为3-4厘米、长约6-10米黑布,一块绣有一道道红绿相接的花纹图案的鸟花布(DōuDīNáo—拼音式的苗语),一块水晶粒组成的吊珠等五个部分组成,并按规定顺序进行穿戴。用白布先打底寓意着女性的纯洁,黑布外圈象征着对自然的崇拜,花鸟布的色彩鲜艳、五彩缤纷不光是为了美观,绿色代表“青春”,红色象征着“朝气蓬勃”,同时寓意女孩子生活多姿多彩。
  每个女孩从3岁就要穿耳洞,开始用绿色的线穿戴,等耳洞大一些后用稻草尖做成耳棒戴上,直到成年后才戴银的耳坠。
  每个女孩脖子都带着银项圈。这是由小到大的五圈组成一个银盘似的银项圈,且垂吊有了小银铃,在舞蹈的过程中,会伴随着舞蹈的节奏,小银铃会发出悦耳的声响。项圈两侧带有两朵红花,寓意心情像花一样开心。手上戴着银手镯,非常闪亮,一般带两个,但只能戴同一只手,寓意好事成双。海葩苗不管家庭情况如何,等女孩出嫁的时候女方的父母都送给女孩银项圈和银手镯。   上身衣服是整套服饰最靓丽的部分。青少年女孩着天蓝色对襟和7分袖,无扭扣,衣领为大Y字型并且衣领边带着彩色花纹,一般用锁针锁胸口位置即可。衣袖镶有多圈彩色刺绣花带。海葩苗族女性衣服外披背盘,背牌主要是由集稀有的海贝、银饰、蜡染、刺绣组成。“背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纯手工刺绣后背牌,另一部分是装饰前背牌。刺绣背牌先由6块秀好的成品成编制组成打底部分,其他部分由精美块布条镶拼而成,是纯手工绣制的。前背盘镶自制“印型”花纹银背牌,后背牌下垂边沿以一排海贝组成,一般为22-28颗双数海贝。背盘的海贝在改革开放前大多数是世代相传而来,但是因历时太久会损坏。改革开放后,商贩远程贩卖海贝有效地补充了人们对海贝的需求。
  腰部系有一根长约160cm的白麻布挑花腰带,腰带一般可以围腰部三圈。前围腰是用布制作,带有刺绣花。前围腰下端有一岔口,上绣有“凤头纹”,听老人说:“凤头纹”即是为了纪念鸟王村③的麦伊、麦冉两姐妹而绣于前围腰上。另外还绣有“鱼网纹”,“鱼网”中镶有一排“鱼眼纹”。这一方面体现了“海葩”苗女性曾在海边打鱼为生的遥远生活记忆。同时,也蕴含着海葩苗祈求族群世代延续、家族兴旺繁衍、民族繁荣昌盛的向往。
  下穿青白底色短裙或青蓝色裤子。该裙子犹如今天的百褶裙,内穿青色长布裤,服饰图案以对称纹样为主。裙摆处呈白色或青灰色。
  2.2 海葩苗妇女装
  妇女装比青年装要简单大方一些,其服饰有减少和增加的部分。衣服也没有姑娘们的色彩鲜艳,都是蓝色面料,有深蓝色、青蓝色、浅蓝色三色。这样的设计是崇尚简洁和为了方便干农活。
  妇女背牌和青年女孩的也不同,背盘后片中央有一块长宽约一寸的刺绣的图纹,这是是已经养儿育女的妇女着装的标志,同时也是海葩民族相互识别的重要标志,被称为“族徽”。 也称为“苗王印”(CūAī-苗音的拼音)。苗王印的绣法是海葩苗族绣花的独特表现,是世代相传而来。苗王印中间有四个正方形,代表着海葩苗的王、金、杨、潘四大姓氏;中间有一个正方形连接,象征着海葩苗族群团结一心;苗王印的绣花从四个正方形往外围扩散,寓意着海葩苗族同胞希望自己的子孙发达的愿望;苗王印的绣花再往外是由正方形包圍着,这蕴含着海葩苗父辈希望自己的子孙堂堂正正做人。苗王印后面有一串由彩色珠子和海贝组成挂饰。第一排为2颗海贝,第二排和第三排为5颗海贝,中间部分为5-7种色彩的珠子,这些海贝深深的寄托了海葩苗族对故乡大海的思念。用多种颜色表达亲近自然五谷的淳朴之情。
  
  妇女服饰的不同还有银钩耳坠(bini-苗音的拼音)和后围腰。妇女装耳朵佩戴银钩耳坠,这个耳坠像弯弯的月亮,形状不仅美观,还有着尊崇牛角的独特含义。腰部以下的后围腰仅为妇女才佩戴,都是用天然的纯麻织蜡染④而成。可以看出,海葩苗服饰自耕自织自染、自产自用的传统依然留存。其成品呈现出工整细腻美、流畅涌动美、自然纹路美、浑厚朴实美、自然大方美,具有机器印染所不能替代的视觉感受。
  2.3 海葩苗老年妇女服饰:
  老年服饰简单朴素,头部先戴宽为4厘米,长约6米的白布,将其绕成盘状;外面都戴着一个娘羊头布(MānYāngHuǒ—拼音式的苗语)把头顶包住,起到御寒作用。
  虽然老年服饰简单朴素,但是依然不失本民族的服饰主色蓝色。老人家们都是身着深蓝色上衣。村里的老人说这蕴含着对大海的思念,当然也耐脏。同时,年迈的人由于体弱,所以服饰就要厚一些并且袖口位置都比较长,便于天气寒冷时就把袖口放下来,天气热时把袖口挽起来。但裤子比较随意。一般为青色和黑色。
  此外,海葩苗女性服饰有传统与现代之分。
  这里的区分主要指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段之分。海葩苗服饰现代变迁主要表现在海葩苗青少年女性服饰上。随着农耕文化向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转向,苗族服饰也发生着由复杂到简约,由传统到现代的功能性转变。表现为款式更加多样化、色彩的鲜艳与丰富性、图案的意象拓展,等等。这既体现民族文化的现代交融,也体现了海葩苗女性对美的追求和性格更加开放。今天海葩苗女性服饰在以蓝色为主色的基础上,融合了粉红色、紫色、绿色等颜色。耳环在银钩耳坠(BīNī-苗音的拼音)为主的基础上,发展出吊珠以及不同形状的银耳环,如:灯笼坠、银吊坠。从服饰制作的角度言,机械化加工品不断增加。
  2.4 盛装
  盛装指在婚礼和重大节日穿戴的,并代表隆重之意的华美装束。
  2.4.1 婚礼装
  结婚是海葩苗女性人生中的大事、喜事。每逢婚礼之际,准备新娘装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婚礼的服饰都是由女方的父母准备。婚礼的前一天晚上穿戴好,婚礼当天盛装出席。
  结婚的女性服饰最为精致的是头顶的银饰,是特别引人注目的。头顶的银是女方的父母把家传银做成最基本部分,再到银市请传统苗家工匠加工其余部分。体现了家族银饰相传和民间技艺的传承。男性着装要穿两件长款衣服,浅蓝色为里,深蓝色为外。蓝色寓意着对大海的思念,着两件装寓意在家和出门好事成双,也愿男性一直有人陪伴。在结婚当天新娘和新郎都会佩戴一条红布,红布从脖子往下带交织呈现出X型,到腰部往两侧垂直放下。身戴红布是海葩苗一直以来的传统,寓意着两夫妻一心一意,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男女头顶必戴纯银制作花束,花束中间插有红花,而且红花必须是舅舅家准备好的,头带红花寓意着新婚夫妻今后恩爱得像花朵一样甜蜜。
  2.4.2 节日装
  节日装的穿戴少了头部婚礼装头部纯银制作的花束以及新郎新娘佩戴的红布。跳舞的背盘服饰在原来22-26颗双数海贝的上面会增加两半圈的海贝,两个半圈的海贝为各30-32颗,海贝外围有一圈白色珠子,内圈为半圈绿色珠子,中间为红珠子、4颗海贝及银饰组成像花朵一样的形状。寓意红绿配,成双对,同时表示了对自然中的花草植物的喜爱。在两个半圆上方中部会垂挂着4个铃铛,其一是为了美观,其二是为了在跳长鼓舞⑤或芦笙舞⑥的时候与银饰一同发出响声,让人们不光享受到视觉的盛宴,还享受听觉的悦耳。肩部的两边分别由12块银组成,共24块,讲究对称美,表现出海葩苗族的性格善温和善良。   此外,海葩苗女性的盛装也有传统与现代之分。
  改革开放前的结婚服饰颜色比较单一,只用蓝色。耳环也只有银钩耳坠。现在的海葩苗族结婚服饰呈现多彩化,是以蓝色为主,其次红色。耳环由原来银钩耳坠,变成兼有彩色吊珠和半圆形状的银耳坠。头上的银饰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彩色珠子,寓意多子多福,也增加了视觉的美感。
  3 海葩苗女性服饰的穿戴
  “万事开头难”,服饰穿戴也如此。海葩苗女性服饰穿戴从头部开始。而且必须由年长者为其穿戴。
  3.1 穿戴顺序(依据下文展开顺序)
  头部:(1)开始先用白麻带绑发,后用一块宽为3-4厘米,长约5-10米篮彩布打底。(2)再用一块宽为3-4厘米,长约6-10米白布圈在头部环绕,黑布包在白布外。(3)把鸟花布(DōuDīNáo—拼音式的苗语)打开戴在耳朵以上的白布两侧,最后用理顺的吊珠装饰前面;头部的所有装饰都要顺时针穿戴,寓意着顺顺利利。
  上身:(1)轻轻从右边到左边把衣服穿上,这是男左女右的象征。(2)然后用锁针在衣服胸膛锁上(衣服没有拉链和纽扣是为了方便穿戴和适应女性身材的变化)。
  下身:(1)顺时针方向围穿青白色短裙,围一圈半即可。后麻围腰围在臀部后面,围腰线系在前方。(2)前黑布围腰围在前方、围腰线系在后面。
  其余部分:(1)右边耳朵开始把耳环戴上。(2)在脖子带上银项圈。(3)再在右手带上两个银手镯。(4)最后把背盘从前往后带,小心不要把背盘戴反,海葩苗最忌讳把背盘戴反,因为背盘的海葩是海葩苗的象征,是海葩苗最重视的饰品。
  3.2 穿戴的原则与意义:
  (1)穿戴讲究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右到左,这体现了海葩苗希望顺顺利利的心愿,以及崇尚内在美和尊重女性的习俗。
  (2)崇尚双数与对称美,海葩苗认为单数不太吉利,双数代表着吉利和好事成双。
  4 海葩苗女性服饰文化的社会意义
  海葩苗因为文字记载的缺失,除了苗语以外,服饰图案、色彩和款式等形式成为海葩苗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记述着海葩苗朴素的人文思想。
  4.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海葩苗族服饰是苗族服饰最贴切自然的典型标志。服饰从取材到编织,再到印染与制作,都将生态美贯穿在服饰制造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海葩苗民族通过对服饰原料选材诠释该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蕴。例如:用麻编制腰带,用苗家自种的靛菜原料作为围腰和衣物染色原料,这将自然与生活融为一体,在服饰中赋予自然颜色,突出了海葩苗热爱自然植物的精神。背盘中间部分为5-7种色彩的珠子,代表着五谷的色彩,表达对自然中的五谷亲切淳朴之情。而且在海葩苗服饰的色彩选择上,倾向于选择自然界的颜色作为主打底色,即选择蓝色、青色、黑色、白色等颜色,蓝色服饰代表向往大海和天空的蔚蓝,青色服饰代表生活中大自然春天的颜色,黑色围腰代表对大地土壤的敬畏,白色布代表着海葩苗女性纯真的人性美。从此可看出海葩苗女性服饰是在抗拒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过程中的产物。这种人与大自然之间无声的交流合作,也看出海葩苗女性服饰的生态观念,即是爱生命,爱民族,爱自然,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
  4.2 族群认同与族群整合
  所谓族群,是对某些社会文化要素认同而自觉为我的一种社会实体。这个概念有三层含义: 一是对某些社会文化要素的认同;二是要对他自觉为我;三是一个社会实体。海葩苗是一支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服饰和独一无二的语言的民族。图腾崇拜是原始人意识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处于混沌未分时,他们将自然物视为自己民族祖先或民族象征的幻想反映。服饰的图腾是“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是原始自然宗教的“活化石”。海葩苗服饰中的海贝和“渔网纹”“鱼眼纹”等背后共同的鱼文化,作为海葩苗的民族象征,发挥族群标识、族群认同的功能;而“凤头纹”的使用及其传承,在纪念的原始始祖“鸟王”麦伊、麦冉的同时,达到了与祖先的情感交流;“苗王印”在服饰标志中的应用,让海葩苗体会本民族的团结意识,使其在生活中更加团结、富有凝聚力。可见,海葩苗女性服饰文化中对海蓝色、海贝、“凤头纹”、“渔网纹”等要素的审美认同、传承,有效地整合了海葩苗族群。
  4.3 体现了女性角色在种族延续和服饰技艺传承中的地位
  苗族学者古文凤女士曾用“民族文化的织手”来形容苗族的妇女,这既是对苗族妇女社会角色的一种认可,也是对苗族女性独特技艺的赞美。海葩苗女性自小就开始了学习绣花、织布、舞蹈等,在其民族服饰和文化传承中发挥了独特的创造作用。海葩苗女性通过穿盛装(YiZanNi—拼音式的苗语)、跳长鼓舞等形式祭祀本民族的祖先,让海葩苗族文化传统得以保持和延续。在生活生产中,女性为其家庭生儿育女,体现了女性社会化再造的意义,在服饰的背盘中用大量的海葩和很多彩色的珠子戴在头部,都体现了多子多福的寓意。而且结婚的女性服饰中头顶的银饰是女方的母亲把家传银做成最基本部分,再到银市请传统苗家工匠加工其余部分,由此而成婚礼服饰的头部银饰,这是母亲对女孩婚姻的祝福,既体现了母系的传承,也体现了女性在社会传承中的独特地位。总之,海葩苗女性服饰的图案和符号表示苗族女性不仅是族群繁衍的主要承担者,而且是苗族服饰文化的守望者、传承者,也是苗族族群文化团结与合作的缔造者,更是苗族服饰艺术的创造者。
  4.4 族群社会交往功能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目的是达成沟通、协调和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促进和实现人的种群的社会化。社会交往中,海葩苗女性是本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创造者。在海葩苗的“坐花场”中,女性不同年龄的聚集绣花,在10-15岁的花场(少年女孩的花场)中,大家可以聊关于绣花的基本功,也可以聊人生理想;16岁至出嫁前的花场(青年女孩的花场)中,青年男女可在花场里谈情说爱。男青年只要看准了人,都要一追到底,如果在一起了,同恋人的交往能使彼此体味爱情的甘甜,感情上的充实、愉快。就算最后分手,大家也可以做朋友。这体现了他们追求真正的爱情,向往幸福。同时彼此可以達到表达思想、观点、兴趣,进行情感和态度的相互交流。妇女场(已生儿育女的妇女的花场)中,大家在绣花的同时都在聊天,聊家常、谈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情、畅想未来美好生活。海葩苗女性聚集花场,在花场的交流交往中能够促使感情交流和宣泄;有助于彼此双向互动,丰富社会知识,达到一种信息交流传递功能;有益于在交往中提高交往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社会心理定向和社会心理模式;在坐花场中找到心灵的归属并学会承担不同的角色。这不仅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是民族亲密关系的构建过程。
  注释:
  ①海葩:是海贝中的一种小贝壳的名称,用苗语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大海之花”。
  ②鸟花布(DōuDīNáo—拼音式的苗语):鸟花布是海葩苗语翻译而来,其颜色为彩色,打开时候就像一朵花,戴起来的时候像鸟儿展翅高飞的翅膀。寓意着海葩民族自由自在、健康快乐的成长。
  ③鸟王村:贵州省贵定县云雾镇鸟王村。
  ④后围腰采料及制作:苗家汉子到山上采集麻藤树的麻带回来,妇女们加工将松软的麻搓成麻条,然后用纺车纺成棉线,后在织布机上进行布线、上筘等工序,并整理好经纬纱向,完成多个步骤后才可以开始进行织布。由于受织布机的限制,传统的围腰宽约40-50厘米,技艺熟练的苗族妇女大约花费2天可织好围腰。织好布后,等待天气晴朗,将进行蜡染成色。传统蜡染面料是使用海葩苗家自己种植靛菜弄成染料染成黑色。
  ⑤长鼓舞:由一对雌雄长鼓为基本乐器,两名打鼓师击鼓,一群着盛装(YīZānNī—拼音式的苗语)的海葩苗女子随着鼓点围成圈起舞的舞蹈称为长鼓舞。
  ⑥芦笙舞:由一对芦笙为基本乐器,两名吹芦笙的男子吹笙,一群着盛装(YīZānNī—拼音式的苗语)的海葩苗女子跟随芦笙的节奏排成不同形状偏偏起舞的舞蹈称为芦笙舞。
  [参考文献]
  [1] 吴昌荣.用摄影语汇解读苗族服饰[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02).
  [2] 菅志翔.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 中国历史文献研究所和贵州历史文献研究所合编.学者笔下的贵州文化——贵州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D].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4] 古文凤.民族文化的织手[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60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