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导入艺术微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学实践表明,课堂导入对整体课堂效果有着很大影响,一线教师应善于结合具体课程特点和自身教学风格灵活选择恰当的课堂导入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助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以旧引新、生活情境以及趣味故事这三种初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课堂导入方式,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导入;导入艺术;微探
教学活动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还是一门艺术,这一点在课堂导入环节表现得尤为明显。教学实践表明,作为课堂教学的首个重要环节,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体课堂教学效果。作为一线教师,应善于结合具体课程特点和自身教学风格灵活选择恰当的课堂导入方式,使其充分发挥艺术性功效,从而最大限度地助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几点初中数学教学常用的课堂导入策略,希冀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以舊引新导入
众所周知,中学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系统性很强,旧知识往往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延伸和深化,可以说是“剪不断,理不乱”。因而以旧引新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课堂导入方式,一线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这种方式通常用于讲授与前面课程联系紧密,天然带有较强“适导性”的新课程,其特点是“顺理成章”,过渡性强,教师以简明而通俗的语言,采取叙述或提问的方式直切主题,从而迅速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得以集中,并引发其学习动机。
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首先讲的是代入消元法,结合所学的新知识特点,笔者以旧知识为基础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进行课堂导入: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什么?②解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③用最快的速度解答方程4x+3=2(x-1)和y+1/2=y/3。上课后,让学生在五分钟内回答以上三个问题,这样就不仅让学生回顾和巩固了旧知,还为其学习新知识进行了预热和铺垫,有利于其学习思维的顺畅开展,从而收到较好的课堂导入效果。
二、生活情境导入
由于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的学科,因而情境教学法就成了数学教学中备受青睐的教学方法。课堂导入环节的情境创设除了应契合所学知识外,还要简单而典型,同时要力求贴近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样更容易使学生感到亲切,从而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兴趣和期待心理,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较大程度调动的情况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会有显著提高。
例如,在学习频率和概率一节知识时,笔者曾创设这样的具体而简单的情境:“要想知道一个鱼缸里有几条鱼,大概数一数就可以,但要估计一个鱼塘里有几条鱼,应该用什么方法呢?”之前学习过通过分析求随机事件概率,但同学们很快就发现在这个情境中难以分析出结果来,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这类事件的概率应该怎么求解?然后就可以顺势引出新课:“学了这节课的内容,大家就可以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这样,同学们先通过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而进行了思维预热,同时心中存有疑问,自然有助于接下来接受效果的提高,从而对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保障教学效果。
三、趣味故事导入
爱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尤其对于童心尤盛的初中学生来说,以趣味小故事进行新课导入往往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当然,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所授知识合理选取故事题材,并且善于铺陈,善于引导,使其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顺其自然地引出新课,从而达到艺术化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笔者曾以“古印度国王奖励象棋发明家的故事”进行课堂导入,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古印度有位国王酷爱象棋,自诩“独孤求败”,某天他在全国范围内征召象棋高手,声称只要能胜了他,提出要求,无有不允。结果有个年轻人胜了他后提出要求,在棋盘的第一格放一粒麦粒,在第二格放两粒,在第三格放四粒,在第四格放八粒,以此类推,放满象棋盘的六十四个格,他就要这六十四个格子中的麦粒。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很好满足,谁知到最后才知道,就是把全国的麦粒都拿来也不够。这个故事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利用其进行课堂导入,就需要教师善于“讲故事”,并能不失时机地引出新课。在该例中,笔者是这样引导的:“同学们,如果这个国王学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关于乘方的知识,就不会出丑了。下面我们就正式进入今天的学习……”这样,就通过一个趣味小故事,较大程度上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新课学习来。
综上所述,我们结合具体案例简要探讨了三种初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以旧引新导入、生活情境导入、趣味故事导入。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导入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就需要教师灵活选用,以求获得最优的课堂导入效果。
参考文献:
[1]夏进.初中数学课堂导入艺术探究[J].才智,2014(5):128-130.
[2]张士文.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J].学周刊,2011(6):130.
编辑 谢尾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51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