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课堂的游戏化导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数学是一门与数字相关的抽象性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呆板单调,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以满足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求。课堂导入对一节课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游戏化的导入方式,寓枯燥的数学知识于有趣的游戏中,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课堂导入;游戏化;求知欲;学习主体
   数学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智力开发大有裨益。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身心发育还不成熟,心智也不稳定,在学习中容易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持续性差等问题,如果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数学知识,很难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游戏化的课堂导入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单调、枯燥的缺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满足了小学生喜欢新奇的心理需求,大大提升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科学设计游戏内容,保证教学效果
  在游戏化教学导入小学数学课堂的过程中,游戏的选择和设计是核心要素。游戏化教学是指以游戏为媒介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游戏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手段。当前,很多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存在误区,单纯地为了游戏而游戏,本末倒置,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因此,教师在选择数学游戏时不能随意,要进行科学周密的设计,以保证数学游戏的效果,提高游戏化教学的质量。首先,数学游戏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在设计数学游戏之前先要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和目标,然后围绕这一中心目标来设计教学游戏,将教学重点融入游戏中,保证学生在游戏时获取相应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知识时,教学目标是认识人民币的数量及换算等,因此设计游戏时要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可以设计一个卖东西的游戏,让学生在买东西的过程中学习人民币的换算和加减知识。其次,在设计教学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小学生的年龄、性格、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各不相同,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数学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游戏的形式和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不能设计过于复杂的游戏规则和步骤,游戏形式要活泼新颖,内容一目了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增加游戏的深度和复杂程度,过于简单的游戏反而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科学选择游戏形式,满足不同教学需求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的年龄,喜欢新鲜事物,教师所设计的游戏要有所创新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又不能不加区别、盲目选择游戏形式,而要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需求来选择。首先,运用情景创设游戏或提问游戏进行课堂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很多学生觉得应用题很难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的方式将应用题的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对应用题产生兴趣,便于开展教学。又如,在学习“数的整除”知识时,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告诉学生自己有一个秘诀,任意说一个数字就知道它是不是会被2整除,然后让学生随意提问,教师轻松作答,这样一来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其次,在重难点讲解环节导入游戏,便于顺利突破教学重难点。数学学习中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学生通常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再次,在巩固练习环节导入游戏,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学习了加减法混合运算后,教师组织计算竞赛游戏,学生两两之间进行比赛,同样的题目看谁计算得又快又准确,获胜的学生得到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科学构建游戏模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为主,为学生创造思考、活动和展示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将游戏化教学导入课堂教学后,教学形式发生改变,学生参与的机会增多,对学生主动性的要求更高,因此要科学构建游戏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游戏的效率和优势,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提供自己动手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究和学习知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并用量角器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并计算内角和,自行研究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内角和有什么规律,然后让学生剪出两个相同形状的三角形进行拼组,看能得到什么图形。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率会大大提升。其次,采取有针对性的分层游戏模式。不同班级的教学进度和学生水平不同,同一班级内学生的基础、个性、能力等也有所差别,教师在采取游戏教学时不能一概而论,要采取分层游戏模式。例如,对班级学生进行综合评估并分为不同的游戏小组,根据不同小组的综合水平设计不同内容和难度的游戏,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游戏中主动参与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获得相应的学习和锻炼,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四、科学利用现代科技,创新游戏教学手段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越来越多地将现代科技运用于教学,使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当前的小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大量的科技产品,如电脑、平板、手机、学习机等。将游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不加以创新,可能会导致学生丧失新鲜感,因此,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游戏形式。首先,要重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数学知识大多比较抽象,很多小学生依靠自身的思考和想象很难深入理解,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而多媒体可以将抽象的内容通过直观的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展示出来,不仅增加了内容的可理解性,还可以很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时,很多小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等缺乏想象,无法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动态的三维图形,让学生直观理解教学内容。另外,在进行游戏教学时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游戏创设情境,制造声光背景等,以此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要科学运用数学类的学习程序和益智游戏来开展教学。小学生的生活中充斥着电子产品,完全阻止他们使用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加以科学选择和引导,将游戏变为学习的工具。例如,教师选择一些权威机构设计发布的数学学习程序或小游戏,引导学生科学有节制地使用,将其变为数学学习的辅助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科学提供游戏指导,教师把握好自身角色
  游戏教学使得单调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有趣,深受小学生的欢迎,但同时游戏化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游戏化教学并不是单纯地在课堂中做游戏,而是要求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吸收知識,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角色,在游戏的设计、实施、指导和总结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把控,保证游戏化教学的顺利开展。首先,科学设计游戏内容,教师要全面了解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学生水平、学生身心状况等,然后以此为依据设计科学有效的游戏,保证游戏在教学中发挥最大效用。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中创造良好的游戏氛围。游戏环境和氛围是保证游戏效果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师生间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将变得轻松愉悦,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就会乐意提出疑问,与教师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游戏的体验和感受;另一方面,教师要保证游戏环境开放自由,让学生成为游戏的主体,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教师要适时提供指导和评价,把控游戏节奏。教师在游戏教学中要扮演管理者、协调者、引导者的角色:一是科学管理游戏进程,把握游戏的时间和进度,防止学生沉迷于游戏而忽视学习内容,监控游戏的规范性,对于违反规则的现象及时制止;二是科学评价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多用正面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参与到数学游戏中。
  总之,将游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创新要求,也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求。教师要科学设计、安排游戏内容、形式、模式和手段,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保证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朝辉,曹飞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7).
  [2]刘庆芬.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6,(11).
  [3]谢贤.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方法的案例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9).
  [4]颜学炎.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刍议[J].华夏教师,2015,(01).
  [5]张俊花,王小根.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28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