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家校共育 合作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多元视野下,家庭和学校作为教育结构中的重要元素,共同承担着对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选择有效的家校合作方式有利于提升教育效果。
   关键词:农村初中教育;家校互动;途径
   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的场所,按照既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虽然学校配备了专门的老师,建设有硬件设施,有良好的教育环境,但是和家庭教育的天然性相比,仍有一定的局限,因为家庭教育中融洽的亲情关系使得对学生的教育更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尤其在我国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学校教学与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农村初中阶段,对学生德育方面更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教育模式能够提升教育效果。
   一、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家校互动渠道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普遍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彼此间的交流,家庭和学校合作的方式也由单向交流的模式转变为双向互动交流的模式,合作渠道也由过去的书信单一模式转变为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互动交流形式,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班主任与家长可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校讯通、博客等动态交流形式,为家校合作提供方便,提升沟通效率。老师可利用这些媒体平台推送班级动态、学校安排,也可以展示优秀的教学成果、学生作品,宣传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家长可以及时直观地关注学生的动态,欣赏学生的学习成果,尤其对于那些长年在外的家长,不受地域限制,通过网络平台随时与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动态。此外,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家校合作创造了自由、交流环境,丰富了家校双方互动的方式。
   二、多元参与提升家校互动效率
   家校合作的方式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的完成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统一,所以要把社会资源引进教育的行列中,形成立体化的合作方式。学校教育中专职老师是教育的核心力量,但是社会各行业的榜样也可作为扩充家校合作资源中的力量,让他们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辅导员,成为合作渠道中的资源载体。比如,在建立家长学校时,不必局限于本校的老师,根据情况可邀请别的行业内的专业人士,让他们为家长传授知识与技能,因为他们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教学方式就会形式多样,能有效调动家长学习的积极性。学校也可邀请有经验的心理辅导员,定期举办讲座为家长讲解教育孩子的经验,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方法。再如可邀请社会工作人员,结合当地的实情举办多样的德育活动,来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多种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但能拓展合作的渠道,也能提升家校合作的效率。
   三、组建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互动“桥梁”
   家校合作中家长委员会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家校合作组织,在实际合作中,为了有力保证家校间的顺畅交流,家长委员会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学校要重视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提供保障家长委员会正常运行的机制,从而提升家长参与意识,真正给予家长行使权利的可能。比如在组建家长委员会时,可采用选举的方式,选出那些真正热爱教育,由不同职业领域的家长代表,让他们参与、了解、管理事务。
   二是家委会的运行要有明确的制度,各司其职、分工清楚。比如成立监督机构,對学校的日常管理、教学行为形成有效的监督,随时参与管理,查看是否有乱收费、体罚学生的现象等。再如成立座谈组让专人负责,直接与学校的领导和班主任沟通,反映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等。
   三是家委会要定期举办多样的活动,发挥机构应有的职能。比如举办“悦”读会、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活动,一方面增进家长与学生的亲情交流,另一方面丰富学生课外视野。这样的活动能够促进家校间的合作。
   四、完善家长学校巩固学校教育
   家校合作中的家长学校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说家委会是家校间沟通的一座桥梁,那么,家长学校就是巩固学校教育的大厦,大厦稳固也有利于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进一步促进家校互动合作。
   第一,家长学校的教学有组织性。既然是学校,就有一定的计划性,根据各年级段的家长特点,按照既定的教学要求,来有计划地完成教学任务,真正让家长学校的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因为家长学历水平不同,职业不同,所以在集中授课时要注意分层教学,根据家长的兴趣和需求针对不同的专题进行教学。
   第三,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在对家长学校进行授课时,要区别于学校教学的方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运用启发式合作性的教学方式,才能事半功倍,学习时家长不仅是学习者,也可以是讲授者,来讲授一些自己的教育经验,供他人借鉴学习。丰富的教学方式不但提升了教学效率,也能调动家长、学校的积极性。
   总之,在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家庭与学校已经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双方应该做好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教育学生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3-54.
   [2]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9.
   [3]席春玲.家校合作理论研究述评[J].教育评论,2010(4):21-22.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家校互动,形成农村初中教育合力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639。
  编辑 王彦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552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