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的后现代特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杰克·凯鲁亚克是美国“垮掉一代”作家的重要代表,其小说《在路上》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此时正是美国文学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过渡的时期,《在路上》堪称为“垮掉一代”的经典之作。这部流浪汉小说是根据作者的个人及朋友经历写成的,故事叙述了他们很多横穿美国的旅行经历。小说里面充满了如德国作家席勒所说的“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的浪漫主义奇想,也有黑色幽默。在小说中,凯鲁亚克打破传统的创作方式,尝试了一种崭新的创作手法——即兴写作;此外,小说中主人公的种种行为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而我们认为小说从内容到写作风格都表现出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运用后现代主义视角来讨论该小说的成果确实不多。有鉴于此,本文试图运用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和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的后现代理论来解读该小说中主人公的思想和种种行为,进而表明《在路上》是一部后现代特征鲜明的小说,从而深化对凯鲁亚克作品的理解。
一、《在路上》与后现代文学
顾名思义,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其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背景,在二战结束之后诸多的文学家开始反思文学创作的不足,认为现代文学创作技法和文学作品中所蕴藏的内涵无法有效地体现出二战结束之后特殊的社会现象,因此开始尝试采用一些全新的创作手法进行文学创作,由此创作出的文学作品被称为后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相比,后现代文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文学创作目标的转变,现代文学强调的是作家对社会与生活的独特感受,而后现代文学则重视对二战结束后人类思想情感的演变,即扩大了文学创作的目标,促使文学创作方向从个体转向为人类整体;其次是文学创作手法的改变,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在创作的过程中都是严格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的,而后现代文学在作品结构上随意性较大,更多的是根据作品表达的需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的作品结构,这也就导致了后现代文学作品大多没有一个固定的叙述者,叙述的主体成了不可靠、不可信、支离破碎的,在相关的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这种情况,很多时候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往往会插入一些来自另一立场的评论,从而造成了后现代文学解读相比于现代文学而言更加困难;最后是写作观念的转变,后现代作家仅仅将语言作为其思想表达的工具,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语言是纯粹为作品服务的,单纯的语言美较弱。
关于《在路上》这一作品,当前评论界的共识就是该部作品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集大成之作,无论是小说的结构内容还是人物设置都呈现出了典型的后现代特征。从小说的结构来看,《在路上》并没有一个稳定的线索,小说的发展完全是随着主人公萨尔和他的朋友狄安随意的生活经历而展开的,萨尔和狄安的任何一个荒诞、狂欢化行为都是一个新的小说事件,表明了作者对“垮掉的一代”的认知;再比如在人物设置上,《在路上》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多达几十个,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性格和故事,但是却都体现出了同一个特点,即叛逆、混乱、迷茫、野性,这些人物都是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也是作者与朋友的真实人生经历在小说中的反映。值得注意的是,评论界当前对于后现代文学的解读仍旧存在很大的争论,以《在路上》为例,当前有部分学者认为该部作品的最大价值是展现了美国那一特定年代的思想与生活,体现了以萨尔和狄安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对主流社会文化的反抗;也有学者认为《在路上》的最大意义就是作者将自己的人生经历贯穿于小说中,体现了以凯鲁亚克为代表的后现代作家关于社会、文学、文化未来发展道路的探索等。
二、《在路上》的社会文化背景
众所周知,凯鲁亚克的作品《在路上》一直饱受争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该部作品的反主流文化的叛逆色彩,这种特征决定了小说难以入传统文学评论者的眼中,而导致这一“反叛性”作品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垮掉的一代”反叛的社会背景,为什么凯鲁亚克在作品中常常会以“垮掉的一代”为小说的主人公,究其原因就在于作者本人就属于“垮掉的一代”中的青年知识分子,小说中主人公对于社会主流文化的反抗本質上就是作者对未来社会文化发展的探索。在上世纪50年代,虽然舆论界一再高喊“个性自由”与“机会均等”,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美国社会阶层分明的特点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也从而催生了“垮掉的一代”反叛性行为和相关作品。例如作为“垮掉的一代”先驱的塞林格在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反映了年轻一代受到主流社会压迫的困窘心理、约瑟夫·海勒的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反映了年轻人自由的天性在那个特殊年代所受到的束缚等。这种特殊的文化背景也使得凯鲁亚克创作了一系列“反叛性”作品,其中《在路上》更是其系列作品中的代表之作。
其次是从凯鲁亚克的文化背景来看,探本溯源,“垮掉的一代”反叛价值观基础就是亚文化,对于亚文化《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是“亚文化是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是由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各地区、各群体文化特殊性的方面。如因阶级、阶层、民族、宗教以及居住环境的不同,都可以在统一的民族文化之下,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群体或地区文化即亚文化。”美国20世纪50年的的亚文化群体正是“垮掉的一代”生长的土壤,亚文化的兴衰存亡也关系到这一流派的兴起与衰退,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斗争也左右了“垮掉的一代”的生存发展。在分析凯鲁亚克的作品时,我们可以发现,作品的叛逆性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排斥逐渐加剧而诞生的。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诞生的“垮掉的一代”被视为涂鸦之作,凯鲁亚克的小说和金斯堡的诗歌都很难获得专业文化学者的认可。这种因亚文化边缘性而被主流文化所排斥的经历,使得以凯鲁亚克为代表的“垮掉的一代”作家们诞生了反抗社会主流文化的思想,并尝试性地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主流文化的批判与反抗,《在路上》正是诞生于这一背景之下。
三、小叙事的视角
萨尔·帕拉迪斯是小说的叙述者——“我”,整部小说可以说都是通过“我”的口展开的,作为故事的直接参与者,“我”的经历可以说是其他人物的最好写照,更具有真实性。因此凯鲁亚克在创作的过程中赋予萨尔多种性格,一个是反叛性格,在小说中萨尔反叛传统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选择了与小混混狄安结伴而行并参与了当时不为社会所接纳的所有行动包括飙车、酗酒、裸奔等,另一个则是妥协的性格,不同于狄安处于社会底层,萨尔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反叛并不十分彻底。这种复杂的性格决定了萨尔在小说中的特征,一方面,他希望能够像传说中的黄色的罗马蜡烛一样不停地燃烧,“因疯狂而生活,因为疯狂而口若悬河”,并通过疯狂拯救自己;另一方面,他的过去,他的作为中产阶级一分子的历史频频向他召唤,屡屡迫使他做出妥协,遗憾地离开狄安及其所代表的一切。 狄安·莫里亚蒂可以说才是《在路上》的真正主人公——一个来自最底层的流浪汉、小偷、小囚徒。与萨尔相比,他的性格更具有多重的、矛盾的和不确定的特点。离经叛道的主题在狄安的身上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他集中了反权威、反传统等“垮掉的一代”的主要特征。他的许多行为是邪恶的、具有破坏性的,令人不可思议。其放荡行径可以用“mad”(在小说中经常出自他和伙伴们之口)这一多义词(疯狂、混乱、亢奋、野性)来概括。他会早晨起床赤裸裸地站在阳台上看日出,赤条条地开车飞奔,裸体在公路旁的草丛里又蹦又跳,将自己巨大的裸体画挂在房间里最抢眼的地方……他两次横穿美国大陆,甚而越境去墨西哥,就是为了同现有的女人离婚。但狄安的身上却有着那种“善待生命的良知”,六岁的时候他就到法庭请求法官释放酗酒的父亲,把乞讨得到的钱送给父亲。他内心极其痛苦,还装出对生活无限欣悦的样子。狄安总是乐于助人,在伙伴手足无措时总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他是一个骗子,但他所以行骗只不过是因为他一心要活下去,急于想和一些原来对他全不理会的人生活在一起,因此萨尔称之为“胸襟开阔的神圣的骗子”。他对下层社会的人们充满了敬意,痛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干涉,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他看来,由所谓权威倡导的生活模式不足仿效,而“圣徒的路,疯子狂人的路,彩虹之路”等种种人生道路均可以成为人们的选择。狄安自始至终都在实践着他的哲学;而由于“它”或“垮掉”的获得必须以否定历史为前提,因而狄安的行为构成了对中产阶级价值传统最为彻底、也最具颠覆性的反叛。
四、《在路上》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作为后现代文学代表性作品,《在路上》完全体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特征,对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首先是小说的“小叙事”视角。正如上文中谈及后现代文学特征时所提及的后现代文学在作品结构上随意性较大,更多的是根据作品表达的需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的作品结构,因此后现代文学作品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小叙事视角为主。而分析《在路上》,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特征贯穿了整部小说。《在路上》讲述了萨尔、狄安和同伴们数次横穿美国的经历与日常生活,萨尔与狄安身无分文,只能够依靠打零工挣钱,依靠搭便车的方式来实现自己横穿美国大陆的愿望。而在狄安攒钱买了一部旧汽车之后,他们这种疯狂被发挥到了极致,一次次地在路上漫无目的地狂奔,对于他们而言每一个城市都只是一个驿站。在路上他们讲粗话、醉酒、吸毒、不停地换女人,对战争、对政治的无视,对富裕生活的无动于衷都表明了他们始终处于一种迷茫状态,不知道路在何方,只能一直不断地追寻。这种以旅途为线索的小说情节安排决定了作者能够自由地根据需要来采用不同的创作手法,例如小说中的谋杀、侦探、偷情、同性恋、酗酒、滥交等都可以采用一种不同的小说手法。而将小说连接在一起的就是“道路”,道路既承载了萨尔与狄安的旅行,也表明了作者对未来道路的探索,也许这也是凯鲁亚克将小说的名字从《垮掉的一代》改为《在路上》的根本原因,我们一直行走在道路上,却不知道正确的道路在何方,正是小说的核心思想。
其次是弱化的非线性情节。从故事情节的角度来看,后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后现代文学彻底抛弃了传统文学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的情节结构,对于后现代文学而言,零散的碎片材料就是一切,它并不追求在历史变迁的线性关系中寻找人物矛盾的解决之道,而是追求一种现下的阅读体验感,在后现代文学中时间变化小,现实的变化则永久存在。后现代文学作家在创作时就如搭积木一般,从之前作品事件的发展转变为强调事件本身的价值,这种非线性情节可以说是后现代文学的一个主要特征。从凯鲁亚克的作品《在路上》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其非线性情节设置非常明显。具体而言,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五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萨尔与狄安的结识过程,并借助萨尔的口首次描述了狄安第一次横穿美国大陆的旅行;第二部分主要讲述的是狄安通过打零工攒够了买一部旧汽车的钱,并带着女朋友来寻找萨尔,几人再一次开始了横穿美国大陆的旅行;第三部分讲述了萨尔再次到达丹佛,然后与狄安一起横穿美国大陆回到西部的故事;第四部分讲述了萨尔等人前往墨西哥的经历,这是他们首次横穿北美大陆,旅行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第五部分是小说的最后一部分,讲述了狄安将萨尔留在墨西哥,最后萨尔选择了独自一人回去的故事。分析小说的五个部分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这五个部分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讲述了同一个故事,即旅行的故事,但是因旅行的主人公、旅行的目的地不同,从而衍生了各种故事。每一部分都可以说是一个单独的小说,这是对传统小说中始终沿着时间轴发展的一种颠覆,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记流水账式的小说情节,而这种简单的情节处理恰恰体现了后现代文学特征。在解读《在路上》这一作品时,如果一味地追求挖掘小說的完整情节,试图将小说的事件拼凑在一起完全是徒劳无功的,究其原因,凯鲁亚克在创作时就有意识地将小说的情节抛弃了,尝试性地通过空间安排与客观景物的描写来展示小说的内核,这是一种“无意识”创作手法,它使得作品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自由地组合、置换,但是并不影响小说核心价值的表达。“无意识”创作手法是凯鲁亚克多年混迹于酒吧,受酒吧波普爵士乐影响而提出的一种创作手法,由于该手法有别与传统的文学创作手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后现代文学创作中,因此成为后现代文学的一个代表。“无意识”创作手法之所以成为后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原因就在于它的创作理念恰好契合了后现代文学家的创作理念,例如“无意识”创作手法强调以真实的情绪冲动、彻底的自我暴露精神、不假思索的文字来进行创作,而后现代文学追求消除文学的华丽外表,重视文学的“真实性”,二者可以说不谋而合。这种追求真实的创作手法产生了相关作品中字里行间的流动感和畅快感,它颠覆了传统的写作方式,不再一味地追求谋篇布局、选词炼句,而是追求一气呵成。《在路上》正是“无意识”创作手法的产物,凯鲁亚克创作这一作品仅仅花费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在创作的过程中凯鲁亚克直接将一张30米长的白纸塞进打印里,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因此在作品诞生的那一刻几乎只是一篇长长的文字,既没有空格,也没有段落,甚至部分地方没有标点符号,可以说这是一部彻底的宣泄头脑中思想的作品。 最后是反英雄的人物。弗雷德里可·杰姆逊在《后现代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概括了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审美特征之一是主体消失。也就是说在后现代文学作品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级制度已经消失,作品的主体更是无从谈起,大多数后现代文学作品要么是主体被淡化,要么是直接没有主体。而作家采取这种做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后现代文学作品相比于传统文学作品而言故事情节较为散乱,缺少一定的时间惯性,因此往往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小说,这种情况下如果过于凸出作品的主体则很难保证有效地将散乱的情节连接成一个整体。这也是后现代文学作品中很少直接描写人群和社会,更多的是通过客观空间的安排与景物描述来反映社会现实的一个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文学作品的核心,人物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后现代文学作品虽然没有了主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作品没有人物形象,相反,后现代文学家通过小叙事的手法塑造了大量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性格和经历不同,但是其共同点也是十分显著的,即颠覆传统,以性格扭曲、心理障碍、性情冷漠为主,由此可见,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已经从传统文学中的“英雄”转变为“非英雄”,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亦是如此。《在路上》整部小说出现的人物(与萨尔和狄安相关)有几十个,分析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人物几乎没有一个符合传统的“英雄”形象,他们的所作所为也与传统作品中的“救赎”截然不同,酗酒、裸奔、盗窃、吸毒、滥交是这些人物的日常生活,可以说是社会反面的代表。但是在这些狂欢化行为的背后,我们要注意的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即对社会主流文化的鄙视、对政治的无视、對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的不屑一顾以及对未来的茫然。可以说,看似疯狂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年轻一代面对社会的压迫的无奈,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了这种方式来发泄、麻痹自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路上》中的人物大多是精神分裂者,一方面他们对于社会现实十分的不满,试图探索一条全新的道路,呈现出善良而又敏感的一面;另一方面,在生活中他们的行为又是极其荒诞而疯狂的,这种复杂的人格使得小说拥有了更深刻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李晓丹.凯鲁亚克小说《在路上》的后现代主义写作特征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2]刘惠玲,陈春华.《在路上》的后现代审美特征解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7):43-45.
[3]钟金花.后现代—一种新的元叙事的合法化进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4]丁丽芳.《在路上》后现代主义叙述策略[J].现代交际,2013(1):80-81.
[5]曹诗忠.论凯鲁亚克和后现代主义[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6]肖明翰.垮掉一代的精神探索与《在路上》的意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7(1):64-69.
[7]刘颖.在路上成长——从存在主义视角分析《在路上》主人公萨尔[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8]高振凤.追寻真实存在之路——《在路上》的萨特存在主义的解析[D].兰州:兰州大学,2008.
[9]Guinness.Os.The Dust of Death:the Sixties Counterculture and how it Changed America Forever[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0]Swartz, Omar. The View from On the Road: The Rhetorical Vision of Jack Kerouac[M].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2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