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给社会带来巨大变化,通过进一步了解人工智能,我们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它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由于发展的成熟,这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许多隐形的挑战。那么,如何准确定位人工智能,将人工智能技术恰当应用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1人工智能的相关概述
1.1定义
人工智能( A I )是指利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使各种自动化机器或智能机器(主要指计算机) 能够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类的智慧和能力,从而实现某些机器思维或脑力劳动的自动化。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一般可从两个方面理解,即:人工和智能。所谓人工比较容易理解,即我们通常理解的人为的动作与思维。而智能存在的争议性较大,它涉及到意识、自我、思维等问题。其实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智能设备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应用最普遍的智能设备就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存在已经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2功能
1.2.1强大的数据记忆与处理功能
人工智能的突出功能是数据处理,它可以模仿人的思维方式,更快速、更精确地将外界未经加工的“粗”信息,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转化为概念化的“精”信息。并且它可以自动地将输入的信息进行检索、分析,做出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和判断决策,产生相应的反应。
1.2.2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
人工智能不仅仅具备人的声音、语言以及多种仿真化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具备类似于人一样的思维、判断能力。人们可以与人工智能设备进行沟通,它根据人传递的信息进行自主分析来回应。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机器人模拟人的思想和行为,利用强大的计算机帮助人们或代替人们进行感知、识别,从而具备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行为能力。
2人工智能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
2.1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在教学领域,人工智能一方面可以开辟新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另一方面可以辅助传统教学。智能机器人可以联网,充分利用网络数据资料,分析整理制定出多样化的教学方案,对不同學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网上教学。也可以在传统教学中起到辅助教学作用,比如充当投影仪、播放器等,帮助老师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它还可以作为一种课堂监测工具,实时掌控学生的到课情况,方便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出勤率。同时智能机器人可以通过其强大的感知系统,敏锐地抓住人一切的感官变化,客观公正地评测老师的教学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可以说人工智能不仅仅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也可以大大减轻老师的工作压力。
2.2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繁琐、复杂而且敏感,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精力。比如日常的人文关怀,按照传统工作方式,这项工作需要辅导员或班主任逐次找同学谈话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对于智能机器人来说,其实这项工作学生只需要和智能机器人简单地沟通几分钟,智能机器人就能够快速分析整理出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里健康水平,而且还可以直接形成一种书面结果,方便存档。其次,生成结果的真实性更高。用传统方法完成这项工作,耗时耗力,一方面当涉及敏感话题时自尊心强的学生不方便和老师坦露心扉,也担心老师泄密,所以可能会掩盖一些重要信息。另一方面一些老师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调查结果和数据方面弄虚作假,导致调查没有起到实际效果。而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由机器人和学生交谈,在一种虚拟化的氛围之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对学生的思想管理大有帮助。
2.3扩展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发展空间
马克思认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空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的自由时间的增加意味着个人发展空间的扩大。在传统工作模式下,辅导员、思政课老师的日常时间被简单、琐碎的事情占据,无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最大能效。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将得到充分提高,他们的发展空间也将得到巨大扩展。思想政治工作者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根据自身的需要来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补足自身短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朋友;可以在忙碌过后有更多时间来使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得到短暂休息……
3人工智能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3.1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人工智能是一项新兴技术,需要人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认识、接受与应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有扎实的教学能力而且还需具备对新兴科技的驾驭能力。对科技没有深刻认识的教师一定是不行的,但对科技过度依赖的教师又是绝对不行的。毕竟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育人。高效和便捷的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效率,简化了人们的思维路径。但是因为工作性质的限制,我们不能将这项工作完全交给机器,在拿到机器设计的方案和反馈意见后,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凭借自己扎实的工作素质理性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将人的工作完全依赖于机器。否则,人将被机器异化,成为机器的附庸。
3.2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不良影响
人工智能解放了劳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产方式。随着智能化设备的逐步应用,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简单工作将逐步由智能化设备来完成,剩余的高难度工作由高素质人才来完成。这对大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大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大学生想找到一份理想工作必须付出比以往更大的努力才行。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极大地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会使人们对它产生高度依赖感,享乐主义、拿来主义这种学习态度、生活态度会逐渐滋生。这种态度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对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会产生极大地阻碍。 3.3可能带来一些不安全隐患
首先,人工智能優势在于数据分析和处理,但是大量的数据中不可避免涉及许多个人的敏感信息。特别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保护工作对象的个人信息安全尤为重要。如何有效地保护这些信息,防止信息泄露是人工智能面临的重大挑战。其次涉及伦理问题的思考。人工智能目前还在不断的发展中,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如果让机器拥有自主思维能力,人类社会可能会被机器颠覆。另一方面生活中智能化设备的过度使用可能不利于人脑的进一步优化,机器的智能化程度越高人对机器的依赖性越强,最终导致人脑逐步退化,人被机器操控。
4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准确定位
4.1走人机结合之路
人工智能的优势和缺陷显而易见,它可以极大地减少人们的工作量,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但是不管人工智能技术怎样先进,始终离不开人对它的指引。未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人工智能技术将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帮助承担思想政治工作者繁杂琐碎的工作,进而扩展他们的发展空间使其能专注精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攻克智能机器不方便完成的难题。
4.2勇于大胆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是启迪人生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以实践为本,也要以先进的思想为先导。人工智能时代强大的思维创新能力是关键,只要人们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特点和未来的目标大胆创新,就能让数据和信息为自己服务。这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来说也同样适用。虽然目前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教育、管理等行业的具体应用还不太成熟,但只要人们保持创新精神,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明确自身的目标和责任,大胆地开拓进取,攻克难题,未来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实现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将不再是幻想。
4.3完善相关制度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制度是对行为的约束和规范。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既是很好发展机遇又是难以预测的挑战,所以我们在充分利用先进技术的同时要注重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霍金曾发出这样的警告:“人工智能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如果管理不善,会思考的机器可能会给人类文明划上句号。”这也许真的不是危言耸听。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这为我国人工智能的更好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在微观层面上,针对具体行业的具体运用我们也要有明确的规范。例如:针对研发人员的道德约束、针对操作层面的法律约束、出现紧急情况时的一系列应急措施等等。只有我们做到有备无患,有计划有步骤地应用,才能实现先进科技我们人类发展贡献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2017〕35号)[Z].2017-07-2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余胜泉.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开放教育研究,2018.
[4] 刘阳.人工智能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31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