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蛋鸡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蛋鸡沙门氏菌病是由于感染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病菌而发生的一种禽类疾病,鹅、鸭、鸽等也可感染发病。各种类型的鸡场都可出现发病,且各个日龄的鸡都能够发生,尤其是在饲养管理水平低的鸡场更加严重,主要诱发病因是环境卫生差、饲养密度过大等。如果雏鸡感染后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大部分会发生死亡,但耐过后会长时间携带病菌,成年后产出的鸡蛋带菌,如此代代相传,严重损害养禽业的经济效益,应加以防控。
  关键词:蛋鸡;沙门氏菌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疫情处理;严格消毒;净化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7-0062-02
  1 流行病学
  1.1 易感动物
  鸡和火鸡是非常容易感染沙门氏菌病的禽类,其中易感性最高的是鸡,火鸡要低些。体重较大的褐壳蛋鸡易感性要比体重较轻的白壳蛋鸡高些;母鸡的发病率要比公鸡高;雏鸡患病后具有非常高的病死率,而成鸡往往呈隐性感染。
  1.2 传播途径
  病鸡和带菌鸡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垂直传播。这是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即使用带菌种鸡产出的蛋进行孵化,出壳的雏鸡就会带菌。这些雏鸡一般在育雏期出现发病,病死率较高,耐过的会变成带菌者,用其作为种鸡,所產的蛋又会带菌,如此代代相传,出现恶性循环。
  水平传播。该病可通过消化道进行横向传播,即鸡接触污染病菌的垫料、饮水、饲料等就会感染发病。也可通过传播媒介进行机械传播,常见的传播媒介有苍蝇、老鼠、甲虫等。也可进行交配传播,如种鸡场采取人工授精,使用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的输精器具或者污染粪便的器具、精液,此时只要有少数患病,就会扩散至全群。另外,还可通过污染的防疫器械和断喙传播。此外,饲养管理不规范会加速传播,如育雏温度调控不合理,舍内卫生条件差,鸡群饲养密度过大,孵化过程没有严格消毒,搭配饲料不科学,鸡群发生啄癖等,都会促使病情加重。
  1.3 流行情况
  雏鸡感染病菌后通常急性发病,并表现出全身性症状,会导致大批量死亡。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未选择使用敏感药物或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雏鸡耐过后往往会变成慢性型,变成隐性带菌鸡,此时主要是导致长时间发生下痢,饲料利用率下降,生长发育缓慢,抗病力降低等。
  近几年,经常有产蛋鸡急性暴发该病,并表现出全身性症状,甚至死亡。产蛋鸡呈隐性感染时,在饲养管理正常的条件下,产蛋率的高低直接与沙门氏菌病的轻重程度相关。通常来说,沙门氏菌血清阳性率越高的产蛋鸡,产蛋率越低。同时,由于产蛋鸡群中存在带菌鸡和隐性感染鸡,导致整体抗应激能力明显减弱,存在应激因素时,鸡群非常容易出现急性全身性感染,从而造成产蛋率更低,蛋品质变差,死淘率升高等。如果是产蛋种鸡群患病,会直接对种蛋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种蛋受精率、合格率、孵化率以及健雏率明显下降,孵化中、后期容易出现大批胚胎死亡,雏鸡在未出壳前就污染病菌,因此在育雏开始几天就会大量发病死亡。
  2 临床症状
  2.1 雏鸡
  病雏体型瘦弱,精神沉郁,怕冷喜光,相互堆积、呆立,羽毛蓬松杂乱,双翅下垂,呼吸困难,少数甚至呈犬坐姿势,持续吱吱乱叫。嗉囊由于积食明显膨大,触摸手感松软,张口可闻到酸臭味。个别病雏在白天一切正常,但第二天早上会大量死亡,倒提起病死雏会有褐色的黏液从口中流出。
  2.2 成年鸡
  通常呈隐性感染,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鸡群产蛋率较低,种鸡所产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都下降,后代雏鸡往往在7日龄之前出现发病,病死率非常高。
  3 剖检变化
  3.1 雏鸡
  剖检病死雏,可见腹腔内存在没有完全吸收的蛋黄,内容物如同豆渣样。肝脏发生肿大,表面有50%左右存在灰色坏死点,小部分存在黄白色坏死灶,胆囊发生扩张。口腔黏膜潮红,存在假膜;嗉囊黏膜出现溃疡,含有干酪样乳白色的内容物。心外膜浑浊、肥厚,如同胶胨,心房存在淤血,少数心肌肥大,存在白色肉芽肿,呈小米粒至高粱粒大小不等。脾脏明显肿大,一般为正常大小的2~3倍,表面散布有出血点。肺部呈深紫色或者粉红色,发生水肿或者出现淤血。肾脏苍白,也有所肿大。
  3.2 成年鸡
  主要病变是卵巢的颜色和形状发生变化,卵泡形状不同,明显皱缩,大小不等,失去光泽,呈灰色、淡青色、褐色或者黑绿色,其内容物呈干酪样或者油脂样。心包存在较多液体,心脏发生变形、肿大,往往存在白色结节。部分病鸡的卵黄可坠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4 防控措施
  4.1 疫情处理
  病鸡立即进行隔离,并使用5%过氧乙酸对鸡舍进行带鸡消毒,同时在白天气温较高的时间将门窗打开,适当加大通风换气。取8 g阿莫西林与150 kg水混合均匀,还要加入益生菌营养液,混合均匀后供鸡群饮用,连续使用3天。也可在饲料中加入10%氟苯尼考混饲,每天2次,连续使用5天;并按每升饮水加入150 mg盐酸林可霉素,每天2次,连续使用5天。
  4.2 严格消毒
  鸡场环境保持清洁卫生,减少沙门氏菌滋生,抑制病菌繁殖,是防治沙门氏菌病的有效措施。鸡舍经常清扫,各种设备、仪器、器具、器皿等定期进行清洗,饲养环境也要定期进行消毒。
  尤其要加强孵化室及种蛋消毒,从根本上抑制发病。合格种蛋要先经过熏蒸消毒,入孵前再浸泡于0.1%新洁尔灭中消毒,在孵化过程中还要进行熏蒸消毒2~3次。保持孵化室干净卫生,定期进行彻底消毒,各种用具(如孵化机、出雏盘、蛋托、出雏器等)使用前也要进行清洗和消毒。
  4.3 鸡群净化
  鸡群定期检测,及时清出带菌者。净化过程中,种鸡要求逐只进行检测,采用血清学试验,及时将阳性鸡淘汰,然后采取综合性卫生防疫措施,全面消毒鸡舍。
  种鸡群净化后,要每间隔2~3月抽取存栏数的3%~5%进行检查。对孵化过程中出现的弱雏、死胚也要定期进行抽样检测,且在雏鸡饲养过程中仔细观察是否出现疑似病雏,有则要立即进行剖检、病原分离培养鉴定以及血清学鉴定,由此判断是否有存在垂直传播病。尽可能将传播途径切断,最大程度减少污染,保持净化良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48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