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钢琴演奏中的情感把控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情感把控是音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钢琴表演专业分析演奏者情感把控的重要意义,情感把控的具体措施以及情感把控最终达到的理想效果几个方面,以期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中更有效而恰当地表达情感。
  【关键词】情感把控;音乐处理;内心体验;审美追求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情感在音乐表演艺术中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从事音乐表演不仅需要娴熟的技巧,还需要有丰富的音乐情感。演奏者在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融入自己对作品内涵的深入理解,形成个人的特征和风格,达到音乐表演艺术的完美。本文结合本校學生调查问卷情况来探讨钢琴演奏的情感把控问题,以期在钢琴教学和演奏实践中不断提升钢琴演奏的艺术感染力。
  一、钢琴演奏中,演奏者情感把控的重要意义
  (一)恰当的音乐处理,有助于正确的演绎作品
  钢琴表演是感性和理性相融合的艺术活动,在演绎一首音乐作品时,感性理解必须建立在对音乐作品的主题动机、乐句、分段、和声及乐曲整体结构等等深入研究后,才能真正进入钢琴表演的创造性的活动过程。在弹奏《巴赫初级钢琴曲》中的《小步舞曲》时正确的分句很重要。正确分析乐句,避免断句断词的错误,才能使人听懂音乐在“说什么”,符合巴洛克时期上层社会宫廷舞的风格。同样,弹奏一首钢琴作品,整体结构的把控也要提前设计好。比如一个作品开始是平静的,中间段热情激烈,最后回归宁静。这种情绪状态对比的转换,小到乐句的处理,大到曲式结构的把握,都需要演奏者有意识的把控,从更高层次把握音乐的整体以及细节。
  (二)激发观众情感共鸣,有助于将其引入境界
  “表演者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投入到音乐表演中去,才可能真实生动地传达与再现音乐中的情感内涵,并使听众也感受到同样的感动。”钢琴演奏中能否对乐曲注以生命力,往往成为演奏的关键点。钢琴奏鸣曲中的慢板乐章一直被学生们忽视,他们认为不如快板乐章有激情,不能显示出演奏的才能。其实不然,对慢乐章的控制才能衡量出演奏者的功力。对音乐的每一个音细致入微的揣摩,全身心地专注,手指技术的完美,情感的真情流露,和声色彩,乐句进行及乐曲结构都在掌控中,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与艺术修养的完善,充分表达在钢琴演奏的活动中,观众也在情绪气氛渲染中提升艺术审美追求。
  中国钢琴音乐有很多是来自民歌、戏曲、器乐曲及民间舞蹈等等的改编钢琴曲,使得钢琴这件外来乐器让中国的观众“听得懂”。在钢琴上试图模仿不同的民族乐器演奏,激发观众情感共鸣。比如钢琴曲《二泉映月》对二胡音色的模仿,《梅花三弄》对古琴以美的追求、《夕阳箫鼓》有琵琶韵味的体验、《百鸟朝凤》里对唢呐音色的想象、《花鼓》有着鼓的明快节奏。这些钢琴曲运用了钢琴的丰富表现性能,揭示原曲所蕴含的形象和意境,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淡远结合,虚实相宜的美妙意境。
  (三)有效控制情感,有助于准确表达音乐
  钢琴表演者在真实生动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时,必须是发自表演者内心的真情实感,任何的娇柔造作及过度夸张都不是恰当的表达。奥地利著名钢琴家巴杜拉·斯科达这样说,“一个人可以全神贯注地投入演奏,但在内心某处必须有一种不能动摇的控制功能,否则感情会溢出理智所设置的堤岸,使演奏不够专业和标准”。
  在表达作品时,一方面要积极投入情感,挥洒自如、变化有序,另一方面要有所节制,不能过分激情而失去控制,不恰当表达反而会使人生厌。例如在演奏韦伯的钢琴曲《邀舞》时,乐曲的开始是表现男主人公邀请女士跳舞的场面,第一次邀请试探,第二次邀请比第一次邀请语气更加重,态度更诚恳,之后,两人交谈中慢慢熟悉起来,似说话你一言我一语,接着音乐才进入舞蹈的段落。这段引子的表现尤其是左手演奏,表达男主人公邀请的场景,有试问、恳求再恳求、相互熟悉的过程,情绪一次次酝酿,音乐流动富有生命力,这种手指尖的控制,画面感的想象,情感的流露,不过分,不夸张,不生硬,情感表达与理智思考相统一。
  二、在钢琴表演活动中,情感把控的具体措施
  (一)影响情感发挥的诸多因素
  钢琴演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在二度创作时不可避免出现心情的亢奋和紧张。这对于情感抒发有着一定的制约。本文通过对本校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专业100人的调查问卷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上舞台的机会少是影响情感表达的主要因素。通过本校学生问卷得知,学习专业时间大多为三到五年左右,因此学习曲目量、技术能力都比较薄弱,上舞台的经历少。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实践机会尤为重要,比如专业考试设置成公开的演奏会;专门主题的钢琴音乐沙龙;教研会上提供学生的演奏机会等等,这样可以增加胆量,提高自信心,体会演奏的快乐或锻炼克服困难的顽强品质。
  技术上不成熟,总怕忘谱是影响情感表达的另一因素。钢琴演奏技术技巧需要科学系统的日积月累的训练,作品难度大,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演奏就不能游刃有余,情感抒发也不会自如。因此,加强演奏的技术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例如一个学生双音技术不过关,八度弹奏吃力,弹奏门德尔松《随想回旋曲》就很难把音乐情感充分表达出来,教师必须在技术难点上给予指导,才能帮助学生弹奏富于感染力的音乐。
  表演想获得观众的认可,这样一种“虚荣心”也是影响情感表达的一个因素。拉赫玛尼诺夫曾经说过,小的音乐家表现小的音乐观念,大的音乐家表现大的音乐观念。对于每一位钢琴演奏者来说想得到观众的认可是毫无疑问的,但在表演中,私心杂念太多会影响到顺利的演奏,专注演奏作品,仔细打磨每一个音,弹好每个乐句,顺畅连接下去,音乐向前发展,持续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指引听众理解作品的涵义,这才是演奏者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演奏者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内心体验
  西方生命哲学、体验美学中“体验”一词,意为遭到、经历到、亲眼见到等。一个人从自己的内心情感出发,主动积极地去体验生命及其价值,感受和揭示生命的意蕴。“体验是一种新的深刻地情感生成。包括形式美、思想、感情、精神、气质等因素,不可代替、不能言传。”
  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问及喜欢演奏什么样的风格作品,90%的同学回答流行音乐以及浪漫抒情的音乐。对于钢琴学习者来说,古典严谨风格并不受欢迎,本文认为其原因主要是流行音乐大众很容易接受,容易被流行音乐外在的情绪所调动,例如钢琴副修的学生,钢琴考试时喜欢弹流行钢琴曲,而不喜欢弹小奏鸣曲;对古典时期严谨音乐风格研究不细致。在钢琴教学中,师生对于作品背景、风格把握、文献阅读、曲式分析、音乐特征等等研究不足,无法从内心体会或感受文化和音乐风格。例如,古典时期钢琴音量微弱,不是现代意义上真正的钢琴。因此在弹奏莫扎特奏鸣曲时,音阶式的经过句是含蓄而透明的音色,多一些指尖的轻巧,而少一些胳膊的重量;古典音乐是寻找自己对于作品精神的理解和感受,这需要深层次修养和情感。本校音乐专业学生在“快餐”文化影响下,加之文化课基础较弱,对于文学修养、美学、哲学等等理解欠缺深度思考。
  (三)加强对音乐作品高层次的审美追求
  以情動人,还是以技惊人,二者区别在于是否具有高层次的审美追求。巴赫曾说过,“炫技派的演奏者其精湛的演奏使人赞叹不已,但是不能激发人的感情;演奏者使人目瞪口呆,但打动不了人的心弦。”钢琴家傅聪喜欢演奏的曲目中有德彪西和莫扎特的作品。他认为德彪西音乐能传达出境界即中国文化美学上强调的意境,而莫扎特音乐追求天人合一自然天成的创造,因此弹奏作品时,在追求与作品审美情感一致的同时,表演家有着独特创造与体验。
  提高审美品味,必须广泛地接触音乐。不论是交响乐还是室内乐,不论是现代音乐还是古典音乐,不论是人声合唱还是器乐演奏,当发现了喜爱的作品要多听几次。可以思考作品是什么时期的音乐,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派还是现代派音乐?音乐是否有特有的语言风格特征?作品的旋律或和声特征是否和其他某个作品相似?分析之后,品鉴音乐,提高音乐修养,对于指导钢琴演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在音乐表演活动中,情感把控最终达到的理想效果
  (一)达到自我表演的最佳水平
  音乐表演要忠实原作,更要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富有个性的创造,逐步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作为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来说,现阶段主要是学习和模仿,学习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的唱片、录音、录像及相关文献,向更高的境界迈进;模仿前辈的演奏,更要思考适合自己表演的方式,使音乐表演和作品内涵交流更直接。在舞台上演奏有合理的兴奋与紧张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在舞台演奏中充满自信,拥有良好的演出心理状态,表达自己,发挥自己水平。
  (二)通过表演,使观众情感达到你所理想的追求
  钢琴表演是运用音乐特有的符号、语言、技巧和风格,在一种复杂微妙的多种心理活动交织融汇的审美情境中,创造出一种情感形式。乐曲通过不断积累的努力和练习呈上舞台,在演奏者手上自由地呈现出来。演奏者能够把他的感情清楚地传达到观众的耳朵,才是成功的演奏,将自己内心的想象和观众沟通,抵至观众的内心,营造音乐氛围。观众在情感体验过程中,参与着意识、想象、联想多种心理活动,自由地投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中。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二度创作的美学思考[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415.
  [3]周海宏.对部分钢琴演奏心理操作技能的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1).
  [4]冯效刚.关于音乐表演心理的几个问题[J].中国音乐学 (季刊),1998(3).
  [5]露丝,史兰倩丝卡,王润婷译.指尖下的音乐[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王飞宇(1979—),女,太原学院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教学、音乐理论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14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