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宾川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目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其中,宾川县是大理区域内较大的农业县,其葡萄特色产业较为突出。基于此,对宾川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的解决措施进行探讨,以促进宾川县葡萄产业更好发展,进而推进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产业发展。
  关键词 葡萄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宾川县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2.063
  1 宾川县葡萄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2018年,宾川县葡萄种植面积达1.22余万公顷,挂果1.19余万公顷。据宾川县农业局初步统计,平均每667 m2产2 400 kg左右,总产达43.42万吨,均价约为5.54元/kg,每667 m2产值13 515.22元,总产值超过24亿。其中错季栽培及二茬果666.67 hm2,每667 m2产1 800 kg,总产1.8万吨,均价可以达到8.25元/kg。
  1.1 宾川县发展葡萄特色产业的基础优势突出
  葡萄为世界四大水果果品之一,不论是新鲜食用或是风干食用都极为美味可口,并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大理宾川县的葡萄由于甜度高、颗粒大、口感好,在国际上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享有盛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市场扩容,宾川县的葡萄种植业不断发展壮大。
  宾川县位于横断山与云贵高原交界处,处于低纬度的高原地区,整体地势为盆地,四面环山且耕地资源丰富,土壤类型多样,空气含氧量较高,光照条件良好,能够增加水果含糖量,非常适宜葡萄栽培种植。宾川县生态环境优越,县域内工业厂区较少,基本不存在污染企业,适宜大力发展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和有机果品等高档水果产业。此外,宾川县地处云南省西北部,境内有大理机场、广大铁路等,且通过宾祥公路连接了杭瑞高速公路,再加上大攀高速公路,使得宾川县交通非常便利,有利于果品运输[1]。
  1.2 葡萄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当前,宾川县葡萄产业发展呈现稳定局面。随着酿酒葡萄及无公害葡萄产业的不断发展,位于宾川县境内的州城镇、宾居镇、平川镇等优势高效产区乡镇葡萄栽培面积进一步扩大,各镇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全县涌现出葡萄专业种植村30余个。宾川县葡萄产业处于稳中求进的阶段,正在持续稳步发展,只有将产量稳定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数值上,才能够着眼于提高果品质量,进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1.3 栽培形式多样化,设施栽培异军突起
  近年来,葡萄的栽培形式趋于多样化,宾川县葡萄栽培方式已由传统的露地栽培方式发展为设施促早栽培和避雨栽培等多种栽培方式。促早栽培的主要栽培地区在州城镇,使用温室大棚栽培,这种栽培方式通过改变气温、水分等条件来打破葡萄休眠,促使葡萄提早生长。该区域的红提葡萄可以在5—6月上市,能够抢占市场先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避雨栽培的集中区域位于宾川县大营镇、乔甸镇气温相对较低的地区,其主要目的是避免果实成熟期因雨水较多而引起霜霉病病害,从而达到减少农药使用量的目的。采用多种栽培方式进行葡萄种植,能够扩大栽培区域,稳定葡萄产量,对于后期葡萄质量的提升有显著效果,并且能够延长葡萄上市的供应期,使得葡萄产业的经济收益快速增长。
  1.4 宾川县葡萄知名度较高
  如今,宾川县葡萄质量过关,荣誉颇多,其主要荣誉为国家质检总局为其颁布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且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了宾川葡萄,沃尔玛超市在宾川选取了葡萄專供产区。此外,宾川县获得了“中国水果之乡”“中国葡萄之乡”的称号。宾川县具有自然条件优越,积温高、光照强度大、日夜温差大、降雨量少且水量可控、无污染等诸多良好条件,因而县内所产葡萄果实成熟度稳定、色泽均匀、酸度平衡,均可达到酿造高端葡萄酒的要求,是优良的酿造型葡萄。宾川县葡萄的果香浑厚、余韵悠长、品质绝佳,再辅以现代化的酿造技艺,形成了鲜明的贺兰山东部的葡萄酒风格,领先国内众多葡萄酒。
  2 宾川县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宾川县葡萄产业快速发展,种植面积和葡萄产量不断增加,但是其在产业化程度升级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2.1 优质早熟葡萄品种匮乏,品种结构不合理
  云南省涵盖多种气候类型,其中宾川县的干热地带是国内葡萄产区中葡萄成熟最早的地区,尤以露地栽培的葡萄最具代表,其上市时间在3—6月,相较于新疆吐鲁番葡萄产区,整整早成熟1~2个月,具有发展早熟葡萄的绝对优势。宾川县鲜食葡萄生产中,以晚熟品种红提为主,占66.25%,早熟品种优无黑、夏黑为23.46%,其他品种为10.29%。宾川县早熟葡萄的品种过于单一,品种结构不合理,不能够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抢占市场先机。
  2.2 缺乏优质的良种引进及苗木繁育企业
  宾川县葡萄苗木以农户自主供应为主,同时民间存在较小规模的苗木市场,缺乏规范化的良种引进及苗木繁育企业,苗木市场混乱,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宾川县如今栽植的葡萄大多以自主培养苗为主,在乔甸镇、平川镇地区已出现因为葡萄苗木质量较差导致产量较低、葡萄苗木发育困难的现象。针对此现象,应该由农科院来主持葡萄苗木的培育工作,提升苗木的质量,保证葡萄苗木的成活率及产量,为农户提供保障。
  2.3 葡萄栽培技术落后,缺乏科学指导
  目前,宾川县鲜食葡萄的栽培模式多由农户根据土地的类型自行确定种植密度、行距等。宾川县盆地葡萄行株距为1.6 m×0.3~0.4 m,每667 hm2种植800~900株,山地种植时缩短行距,加大种植密度。由于宾川县境内水源较为缺乏,山地葡萄灌溉多以喷灌和滴灌为主,增加种植密度可以降低喷灌、滴灌的安装成本。同时,宾川县葡萄存在栽培理念和技术落后、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此外,宾川县葡萄栽培还存在以下3方面问题:1)种植设备价格普遍较高,葡萄种植成本逐年上升;2)对于鸟类危害的防控压力大;3)化学肥料及农药使用过重,导致葡萄园生态环境逐年恶化,葡萄种植效益逐年降低。尿素等化肥的使用量较高会导致土壤硬化,因此每隔6~7年就必须对葡萄园进行翻地,重新种植葡萄苗木。同时,激素使用过量的情况时有发生,安全隐患较大,对宾川县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2.4 葡萄种植产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宾川县葡萄种植的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只有一个云南国巨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其他的以私人自产自销为主,且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不足0.33 hm2。1)生产规模小,无法对整个产业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2)生产方式多以家庭独立耕种为主,不能形成多单位覆盖,而且生产投入低、技术能力差,只能依靠农户间互相帮助,没有专业的技术指导,无法形成规模化的家庭农场、生产大户等新型农业结构单元,使得小生产供应大市场需要,造成尖锐的矛盾。3)销售主要以外地果商收购为主,组织化程度整体偏低。4)由于种植分散、分户管理,且部分农民商品意识淡薄,管理粗放,技术落后,导致果品质量差,致使宾川县葡萄市场竞争力弱,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价格差异较大。
  3 宾川县葡萄产业发展建议及对策
  3.1 加强葡萄新品种的引进和筛选
  针对宾川县葡萄品种过于单一、种植结构不合理问题,要加强新品种的引进和筛选。新品种筛选要选择品质优良、耐储藏、易于运输、果味独特的葡萄品种,最好选择早熟品种,便于利用区位优势抢占市场。在此筛选条件下,展开大规模、多品种的鲜食葡萄品种区域化试验,深入研究各个产区的生态优势,引进更多的优质高产葡萄品种。
  3.2 建设优质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积极建设葡萄优质良种苗木繁殖基地,引导宾川县鲜食葡萄栽培品种的更新和新产区的合理布局。以州农科院为培育优质良种苗木的主要科研力量,并让企业参与到优质良木的销售、指导工作中,使农民没有后顾之忧。宾川县应该从优良葡萄品种入手,争取建立农户-农科院-优质苗木销售指导栽培一站式苗木购买种植指导模式,大力支持建设现代化苗木企业,使农民们能够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栽培种植良种,进而提高果品质量,增加自身收益[2]。
  3.3 开展葡萄绿色、无公害栽培,主攻国际市场
  以栽培技术的变革为主,改变以往粗放式的种植方式,向精细化、绿色方向发展。宾川县葡萄因为化肥农药的检测结果达不到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进口标准,目前只能对东南亚地区出口,其经济效益远远低于出口到发达国家。因此,宾川县应培养一批无公害、绿色葡萄种植专业户,进行种植技术等方面的探索,待技术成熟后在宾川县盆地内葡萄园推广种植,提高宾川葡萄的含金量,主攻发达国家市场。
  3.4 加大资金、政策支持,促进当地龙头企业发展
  宾川县相关部门应该为葡萄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加强企业、生产者与科研人员之间的联系合作,支持各生产企业与其对应的科研单位、生产基地进行交流,鼓励企业、科研单位、生产基地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创立葡萄专业协会,明确各类种植规范并整合县区资源,使葡萄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单元形成规模。同时,政策要适度向葡萄专业合作组织倾斜,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壮大产业竞争力,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发展葡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建立健全葡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3]。通过合作成员之间的帮助能够使葡萄先进的实用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并为农户提供相关种植信息,使葡萄产业的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壯大产业竞争力。此外,还要培养壮大一批葡萄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提升宾川县产区葡萄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共同提升宾川县葡萄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4 结语
  宾川县作为优质的葡萄产区,发展特色水果产业是促进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宾川县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加强新品种引进与筛选、建设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开展绿色无公害葡萄栽培并大力支持当地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果实品质与产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永辉,刘海刚,张武,等.云南高原特色葡萄产业现状及建议[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3(5):64-66.
  [2] 骆世明.中国生态农业制度的构建[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8,26(5):759-770.
  [3] 芦千文.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组织创新逻辑与融合机制设计[J].当代经济管理,2017,39(7):38-44.
  (责任编辑:刘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88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