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学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体育教学俱乐部是以体育俱乐部形式组织教学,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在教师指导下,有自主选择项目、教师、上课时间的权利。具有共同体育爱好的大学生基于生理、心理、社会和自我完善等需要,以素质教育、健康教育为目标,以体育锻炼者自觉自愿结合为基础,以学校体育场馆为依托,围绕着某一运动项目,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把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运动训练、群体竞赛融为一体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本文通过调研怀化学院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发展现状和借鉴国外和国内其他省份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成功模式,梳理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症结所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和对策。并通过对现状与对策的研究,完善了怀化学院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建设的理论体系,构建了适合怀化学院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教学俱乐部  课程模式  探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7(a)-0082-02
  2014年国家公布600所高校转型名单,建设“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日益成为我国部分高校的一项重要教育教学改革内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如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方向,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大学体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为了配合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转型,更好的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环境,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大学体育课的改革变成必然趋势。近年来,许多学者对高校的教学俱乐部模式研究多以开课模式、课程设置、选课模式、考试方法与评价体系、学生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但对影响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建设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少之又少。找出制约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发展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和对策,完善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建设的理论体系,构建适合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发展的模式,已成为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建设的重中之重。
  1  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建设模式研究
  现阶段大多数学者对高校的教学俱乐部模式研究多以开课模式、课程设置、选课模式、考试方法与评价体系、学生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但往往设计的模式与现实条件有很大的出入。
  怀化学院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实行“一、三制”。即第一学期设置“基础体育课”,主要教授基本体育技能与体育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基本体育能力;第二、三、四学期开设体育教学俱乐部课程。
  怀化学院体育教学俱乐部的选课模式实行:学生选课“自主化”、教师聘任“择优化”、俱乐部开课“规模化”、俱乐部开设“多样化”,但由于选课系统的制约和师资力量的不足使学生选课“自主化”、教师聘任“择优化”还无法实现。
  怀化学院体育教学俱乐部的课程设置采用3个途径解决:(1)根据现有师资的专业背景开设课程。(2)派青年教师外出学习,返校后开设新的课程。(3)根据学校的传统优势,开设少数民族体育项目。
  怀化学院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考试方法与评价体系设计很具体。(1)俱乐部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与考核,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的不同将学生设置成初级会员,中级会员、高级会员三个等级,根据不同的等级设置不同的评价与考核标准。(2)俱乐部对学生教学助手的考评分成指导教师考评与会员考评两方面,其中指导教师考评占60%,会员考评占40%。(3)俱乐部对教师评价实行“三级制评价”,从学校、学院、学生三个角度对教学进行全方位评价,学校、学院对教师日常教学进行管理与考评,学生对教师指导与管理情况进行评价。
  2  影响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发展的影响因素
  2.1 不同的体育项目特点对俱乐部教学过程实施的影响
  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在制定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时,由于没考虑各体育项目特点的不同大多是一个模式,给有些教师的教学活动造成困扰。
  2.2 现有选课平台对学生选课的制约
  大多数大学的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学生选课平台都是学校的公共选修课平台,然而这个平台无法满足学生选课的需要,造成学生喜欢的课程学生选不上,或者与其他课程上课时间冲突,就随便选一门容易过、轻松一点的、不用晒太阳的课,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不喜欢上这门课,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難度加大,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所以开发一个与之匹配并能与学校网络平台兼容的选课系统成为俱乐部发展的重中之重。
  2.3 考试方法与评价体系的差异性制约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各体育项目的平衡发展
  大多数大学的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的考试方法与评价体系由任课教师自己制定,并没有经过专家和教学团队的审核,造成各体育项目的考试难易程度差距较大,误导了学生的选课方向,使考试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学生选择的人数较少,考试难度较小的体育项目学生选择的人数较多。
  2.4 上课人数的不固定影响了教师授课的延续性
  由于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上课的人数的不固定,造成有时候上课人很少,有时候上课人数很多,有时候这个学生一个月也不来,有时候这个学生为了上满课时天天来上课,仅仅为了打满考勤,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例如:操化类、体育舞蹈、武术类的教学过程是一个连贯的过程,由于中间课程没上后面的课就没法继续学习,影响了教师授课的延续性,影响了学习效果。
  2.5 教师评分的客观性影响学生选课的方向,制约了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各体育项目的均衡发展   教师在给学生评分时由于缺乏监管,以至于出现认真负责的教师严格按照考试标准对学生进行评分,而比较随意的教师随便给分获收受学生好处而给学生高分,误导了学生的选课方向,给学校带来了不良的考试风气。
  3  促进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发展的对策
  3.1 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特点对俱乐部教学过程实行分类模式
  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在制定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时,考虑各体育项目特点,分类分课程群制定不同的特色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3.2 建立适合体育教学俱乐部的选课平台
  组织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师团队,研究选课的矛盾,制定选课的原则,聘请网络工程人员共同开发适合体育教学俱乐部的选课系统,同时做好与学校教务部门和网管中心的衔接工作,使选课系统与学校网络平台兼容,满足大多数学生选课的志愿。
  3.3 建立考试方法与评价体系的3级审核制度
  (1)一级审核:体育学院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对相关项目的考试方法与评价体系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
  (2)二级审核:体育学院组织各教研室全体教师对教研室成员所承担的体育项目的考试方法与评价体系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
  (3)三级审核:体育学院组织专家对所有开设的体育项目的考试方法与评价体系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
  3.4 固定教学班级人数保障教师授课的延续性
  2009年国家针对广大青少年制定了“学生阳光体育”计划,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要求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由于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上课人数的不固定,造成有时候上课人很少,有时候上课人数很多,有时候这个学生一个月也不来,有时候这个学生为了上满课时天天来上课,就是为了打满考勤,使学生在体育课上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也没养成锻炼的习惯,建议固定教学班级人数,如果与文化课上课时间有冲突的学生可在同一体育项目任课教师的其他授课时间段上课。
  3.5 建立统一考试制度
  体育学院对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对各体育项目进行分类,建立体育项目群,组织相关专业教师成立考评组合,对所有体育项目课程进行统一考试,成绩进行统一管理,杜绝教师给人情分,学生走后门拉关系的不良风气。
  4  结语
  怀化学院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的运行现状总体趋于稳定,与其他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比较还是有很多的创新之处,解决了体育教师缺编的矛盾、体育场馆设施不能满足需求的矛盾和大学体育课程与专业课程排课时间冲突的矛盾。但还是存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改进,建议如下:
  (1)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在制定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时,考虑各体育项目特点,分类分课程群制定不同的特色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2)组织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师团队,研究选课的矛盾,制定选课的原则,聘请网络工程人员共同开发适合体育教学俱乐部的选课系统,同时做好与学校教务部门和网管中心的衔接工作,使选课系统与学校网络平台兼容,满足大多数学生选课的志愿。
  (3)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应建立考试方法与评价体系的3级审核制度,即:第一,相关专业教师对相关项目的考试方法与评价体系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第二,各教研室全体教师对教研室成员所承担的体育项目的考试方法与评价体系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第三,专家对所有开设的体育项目的考试方法与评价体系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
  (4)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应固定教学班级人数保障教师授课的延续性。
  (5)体育学院对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各体育项目进行分类,建立体育项目群,组织相关专业教师成立考评组合,对所有体育项目课程进行统一考试,成绩进行统一管理,杜绝教师给人情分,学生走后门拉关系的不良风气。
  参考文献
  [1] 唐大鹏.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课程设置优化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J].体育科技,2018(9).
  [2] 问绍飞.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重构研究[J].体育科技,2018(1):110-111,113.
  [3] 唐大鹏.深化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改革的路径——以体育国际化为视角[J].体育科技,2017(3):159-160,162.
  [4] 董燕.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7(12):81.
  [5] 朱有德,马月平,刘文佳.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探索与重构[J].科技创新导报,2015(36):243-244.
  [6] 王少博.我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化改革探索——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2016(4):42-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4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