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扎实的才是深刻的,民族的才是动人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17年的音乐周已经是世界音乐周学术活动自创办以来的第九届,这次音乐周的特色是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合作举办,也就是说,本次音乐周走出了音乐学院的校门,这样的举办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对音乐生活的需求,也可以把前端的音乐学术思想和音乐教学实践成果更直接、更广泛地传播到人民中,同时,还可以针对青少年及家长目前所面临的音乐学习的困难进行及时讨论与解决,做到“问题一起探讨、随时解决,教学共同参与,随时进行”。本次音乐周共举办了12场讲座、工作坊、音乐研讨会和5场音乐会。笔者在参会后,发现从事音乐教育的人应该丰富自己的学识,扩大自己的视野,这样才能为音乐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世界音乐周;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的音乐周,笔者有幸看了六场,其中讲座四场、研讨会一场、音乐会一场。这六场在表达与交流音乐时使用形式虽有不同,但表达出来的内涵是相通的。这六场笔者是连续观看的,可能是连续的学术交流碰撞,也可能是不断的知识沉淀,让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笔者参加的最后一场:加拿大音乐学家Randy教授的“跟着乐器走遍天下”——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世界音乐。在这场讲座中,笔者明白了作为一名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在这次音乐周中对笔者产生影响的还有格鲁吉亚音乐会,在格鲁吉亚美妙的人声复调中,笔者被民族音乐深深打动。在这些碰撞下,笔者迫不及待地把自己以下的感想分享给大家。
  一、扎实的才是深刻的
  (一)多元的讲座风格
  首先,我被Randy教授的讲座风格所吸引,虽然Randy教授的讲座是工作坊性质的,不能认为他的此次讲座是一堂课,但却从Randy教授身上看到了他上课时候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对我的思想是有极大碰撞的。他类比的教学方法值得我学习,如,在他讲解、演奏一些我们不常见甚至没见过的乐器时,他会说他手里现有的乐器类似于中国的某件乐器(泰国笙类似于我国的笙),这样的方式对于我们首次看见泰国笙的人来说是最直观也是最易接受的。可能这个时候会有人质疑,认为这样的类比方法会导致人们主观地就把中国笙的所有特点附加给泰国笙,从而进行理解,会对进一步了解泰国笙的特点形成一种障碍。其实,这一点大家无须担心,因为Randy教授在现场还对泰国笙进行了演奏,这样人们就可以在欣赏的同时发现它与中国笙的很多区别。这就引出了Randy教授的另一个教学特点:用所提及的器乐进行演奏来做示范。现在的大部分音乐教师是只精通一门乐器,对同类乐器也达不到基本掌握,这就会导致他们在讲课时有局限性,在为学生介绍乐器时不能更加形象地为学生展现(只能通过视频进行介绍)。这也就出现了目前音乐课堂上常见的现象: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了很多知识,但效果却不是最佳甚至是甚微。究其原因,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通过声音、音乐本身与学生进行直接沟通,而是用语言去解释和传播非语言的音乐,造成了学生的困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Randy教授使用简单、直接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进行讲课,这一点值得笔者学习与践行。
  (二)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次,我为Randy教授的严谨治学态度所震撼,他的讲座名称是“跟着乐器走遍天下”,而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演奏的乐器遍布世界很多地方。他不仅学习乐器的演奏,还要深入乐器发源地或者使用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知道他所学乐器的发展历史,从而更好地掌握这门乐器,也能更好地演奏这门乐器。他不是盲目地为了增添自己的能力来学习乐器,也不是只研究民族音乐的当地风俗而忽视乐器。听了他的讲座后,我认为研究民族音乐时,民族的文化与音乐是必须同时了解的,也就是乐本体与音本体是同等重要的。这点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是一样的,无论是音乐鉴赏课还是音乐理论课再或者是音乐实践课,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把音本体与乐本体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可能在不同的课程设置上音本体与乐本体的重要性不一样,但二者是不容分割的。如在音乐鉴赏课中,音本体是载体,也是直接客观展现给学生的,乐本体是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一些外在因素,但不意味着乐本体是可以解释音乐的,就像以上所述,音乐是非语言的,是需要人感受、表达、共鸣、再创造的。也就是说在音乐鉴赏课中音本体与乐本体是相辅相成的。在音乐理论课中如果讲述一位音乐家,乐本体是先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然后才是音本体的聆听或者演唱、演奏,最后才是总结,在这种课程中,学生们学习乐本体可能更多,但音本体同时存在,不容忽略。
  (三)扎实的音乐素养
  最后,是Randy教授扎实的音乐素养触动了我。Randy教授说他之所以可以演奏101件乐器,是因为他知道每件乐器的同宗并且知道如何把这个宗族最原始的乐器很好地演奏。就比如你能很好地演奏二胡,在了解其他胡琴乐器与二胡的异同点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合理训练,你是可以把诸如高胡、中胡、马头琴等演奏得很好的。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能把同宗分清很重要,但是一开始就把同宗中比较原始的乐器演奏好才是关键。要不就像盖楼,地基如果建在河滩上,是不稳定而且会塌的。笔者认为扎实的才是深刻的,这样的扎实才能推进自身的发展,才能向未来的教学活动迈进。
  二、民族的才是动人的
  虽然最后一场讲座是印象最深刻的,但其他讲座却也不是没有意义的,它们也给予了我全新的认知。格鲁吉亚音乐会是由格鲁吉亚的一个小型合唱团表演的,他们在这场音乐会中唱到的都是本国的民歌或者是有特色的歌曲,这样的合唱连续听都不会有疲劳感,反而是越来越享受,因为自己能跟着他们美妙的声音进入美丽的格鲁吉亚,随着旋律的起伏感受不同的格鲁吉亚:时而激昂,这时笔者感觉自己就像在高加索山脉上望远;时而温婉,这时笔者感觉自己就像在格鲁吉亚的河边一览旖旎风光;时而低吟,这时笔者感觉自己像是看到淳朴的格鲁吉亚人在阳光中享受生活。在“一带一路”音乐资源极其丰富的讲座上,张伯俞教授沿着丝绸之路把每个地区有代表性的作品都展现了出来,他不是简单地展现那里的音乐,而是在展现过程中配上那里的地貌或是风俗文化进行讲解。在这样的讲解过程中,我们对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会觉得那样的音乐就应该只属于那里,民族的音乐结合着民族的历史才是最打动人心的。
  三、结语
  音乐教育是一条外表光鲜、内在“心酸”的专业,它的光鲜体现在就业的大好趋势,“心酸”体现在未成体系的專业需要我们先从基础做起。未来的音乐发展不单单靠的是专业人士,它更需要人民的参与,而人民的音乐素养需要音乐教育。所以,笔者认为学习音乐教育专业的人一定要具备扎实的知识,一定要发掘民族音乐的动人之处,才能为音乐的发展,尤其是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增添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肖瑞.多元化音乐教育对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探究[J].艺术评鉴,2019(5):83-84.
  [2]何佳宁.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9,39(3):35-36.
  [3]张文君,孙芳.新时期背景下音乐教育的探索[J].黄河之声,2018(15):97-98.
  [4]王琳.多元音乐文化价值观初探[J].北方音乐,2018,38(15):229,235.
  [5]张克东.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2018(6):25-26.
  作者简介:方琰(1993—),女,汉族,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专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52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