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美术的核心素养与绿色教育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教学的新变化,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诉求。美术是小学生学习的必修课,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也是创新教学的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美术 核心素养 绿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3-0226-02
在2014年,我国教育部门印发了有关美术教学的新意见,即《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中对教学做出了进一步强调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并注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小学美术课程被认为是教学的主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科目,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关注他们的成长与变化,立足教学的核心素养,强调教学质量的完善。而绿色教育则是教学的一种新趋势,对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突出绿色教育与美术的关系。
一、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
从概念上而言,核心素养这一词语的提出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世界教学的前沿阵地。如果教学活动只是单纯的教会学生如何绘画,不注重对他们精神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学就等同于无本之源,缺乏对灵魂层面的叩问。究竟培育出怎样的学生才是当下的题中之义,才是最关键的问题,才是教学最值得思考的本质。
二、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
核心素养是根植于学生体内的一种学习能力,具体而言包括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他们进行自我管理的科学策略。对于美术教学而言,所谓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识别图像、美术表现力、审美态度、创造力以及文化理解能力。
(一)图像识别
美术教学从本质上而言是有关艺术的鉴赏,课程中集聚了很多视觉图形,是学生欣赏水平的教学。广义的图像包括一系列的图形符号、照片图画和美术作品,狭义的概念则是图像识别的能力,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教学。
(二)美术表现
美术表现是美术教学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实践的基础,是学生用画笔进行的绘图,材料工具的制作和美术的创新也包含其中。对于学生而言,美术表现力是他们学习的重点,要通过画图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
(三)审美情趣
审美主要是指美术教学中的欣赏能力,包括对图画的审美判断与表达力,他是人类理想教育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审美情趣的培养,能够丰富人们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对他们的感官进行训练,提高学习的效果。
(四)创造力
即对图画作品进行的创作,通过想象和联想调动自己的思維,张扬学生的个性,改变绘画同质性的问题,将自己的态度融入作品之内,让学生对艺术创作有更深的了解。
(五)文化理解
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三、美术教学中的绿色教育
绿色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价值观的教学,注重美术对学生审美情趣和责任意识的树立。它与应试教学有着明显的差别,遵循学生的客观规律,旨在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通过构建绿色管理的渠道实施民主教学。
(一)创设情景,发挥想象
作为艺术学生,就应该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不仅仅是基础,更是最为重要的后盾力量。如果缺乏这种想象力,就犹如一潭死水,永远没有生机。
(二)认识生活,体验生活
作为一个美术老师,应该对自己的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有潜能都激发出来。
(三)形成个性
在美术创作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要对他们加以训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方法,调动他们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美术基础学科的“绿色教育”模式,不仅仅要重视培养学生艺术的创造力,引导学生感受美术作品内涵和作品的表现形式,还要注重美术和历史、文化和生活的联系,突出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段浩然.美术教学中“废旧物”材料再利用的价值与意义——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中青年学者论坛三等奖论文集[C].2016:10.
[2]蒋华剑.美术·核心素养·探究教育——高中美术教育对话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6,(13):80-81.
[3]钟思聪.从核心素养,浅谈家长在少儿美术教育中的几个观念误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2):242.
[4]孙宁.探析美术基础学科“绿色教育”模式[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08):113-114.
[5]施伊轩.幼儿美术教育中环保意识的培养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1,(29):38-39.
[6]李然.体验设计乐趣增强环保意识——在初中美术设计课中渗透绿色设计理念的教学探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1):185-18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1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