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策略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有效实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彰显出来。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而对德育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在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才是作为班主任应考虑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激励策略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有效实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关键词】激励策略 小学班主任 德育教育 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088-02
前言
随着近几年来小学教育不断地改革,使得社会与学校对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视。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将激励策略融入其中,从而由传统的教学转变为新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德育相关的知识,从而促进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1.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现状
虽然现如今对小学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在实际教育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德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具体如下:(1)缺乏完善的激励策略。大多数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激励体系,影响到学生德育学习的质量。比如,缺少明确的激励规定、没有完整的记录过程、激励项目过于狭隘等。(2)学生的德育学习过于被动。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中,始终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又因在课堂中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很少主动发言,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当中。此外,班主任也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很多班主任只是在讲解理论知识,不重视实践参与。(3)没有建立完善的德育组织。由于学校始终缺少完善的德育组织,导致小学生德育教育水平没有显著的提高。学生在某个环节中犯错了,也不能有针对性的查询相关管理条例,更不会有组织的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有效教育,进而给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激励策略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有效实施
2.1因材施教,激励学生提高德育的品行
班级是由相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组成的[1]。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对不同学生的个人性格与学习能力有针对的进行德育教育,从而激励学生提高德育的品行。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同时,也要对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方法。在一般情况下,效率与动机激发程度成正比。因此,班主任就要正确的掌握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从而对能力稍差的学生,通过激发学习动机来弥补德育品行的欠缺。比如,在学习中,德育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天道酬勤”的道理,只有自己不放弃,通过刻苦努力就会取得显著的成绩。因此,班主任要运用好因材施教的方法,才能更好的激励学生提高德育的品行。
2.2奖惩适度,激励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
为了促进德育教育工作更加高效的实施,班主任可以在激励策略中采取相对应的奖惩措施。对于小学生来讲,奖惩要适度,且要符合小学生年龄与身心发展的需求,不可使奖惩过度而起到反作用。比如,学生在上课期间无精打采、开小差 、甚至出现了不交作业等不好的学习现象。这时,班主任就可以给学生提出相应的惩罚,惩罚的力度不应过重,但又要有一定的效果来避免类似不好现象的发生。有的学生在课堂表现得非常好,上课积极发言、对待老师与同学都有礼貌,这时就可以适当的奖励学生。作为班主任要掌握好奖惩的度,才能更好的激励德育教育有效实施进行。
2.3贴合实际,促进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
小学班主任应当贴合实际,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2]。小学班主任可以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而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例如,教室是学生共用的场地,是与学生每天朝夕相处的地方。教室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状态。如果教室的环境不好,班主任可以激励学生组织教室大扫除,将教室打扫的一尘不染、焕然一新,使学生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提升学习成绩。班主任对打扫教室时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激励全班学生都像这位学生一样辛勤的劳动。采用激励的策略,使学生在贴合实际生活中自觉地学习德育知识并树立良好的榜样。
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实施因材施教、奖惩适度以及贴合实际的方法,来激励学生更好的學习德育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日后德育的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天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47.
[2]赖则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7(04):31-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5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