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分层教学之识字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都处于启蒙阶段,需要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培养。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适用于全体学生。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选择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为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養方式,使学生可以共同进步。基于此,本文将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以实现所期待的教学目标,促进小学生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分层教学 识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4-0156-02
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差距,将分层教学的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希望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提供他们能力范围内的识字教学,促进他们在他们的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认识更多的字。这样的教学方式,为教师的管理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无论学生属于哪个层次,都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
一、分层教学基本定义
分层教学是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总结分析出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心理状况等方面的不同。教师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因材施教,制定一套具有针对性并且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是每一个层次的教学方案都适应该层次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喜欢上识字,从内心深处爱上语文课堂。
二、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模式
1.合理划分学生层次
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考量,将学生分为基础层、提升层、优秀层三个层次。不能依靠个人喜好或者单纯依靠成绩进行划分,而是科学调查、综合考量。在识字过程中,以学生的识字量进行划分,在学生现有识字量的基础上,认识新的汉字,增加学生识字认字数量。
2.精心设计分层辅导
将学生的层次进行科学划分后,教师就应该着手准备对于每个层次进行辅导的具体教学方案了。利用“导学案”进行知识导入,不同层次的学生所接受的导学案是不同的,每一份导学案都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制定的。课程的流程还是和基本的课程流程一样,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制定的导学案上的学习流程和识字量和识字范围是不同的。
3.尊重差异分层评价
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分层教学后,教师要定时对学生当前的识字量以及识字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使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与自身相比取得较大进步。学生可以通过反馈,发现和弥补分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及时修正调整学生的层次,促进学生追求进步的意识。比如:基础层的学生识字量和识字效果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就被划分为提升层;提升层的学生识字量和识字效果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就被划分为优秀层。同样优秀层有适应不了该层次的识字进度的就会被划分为提升层进行加强学习,从而有所提升。比如提升层可能有学生经过评价反应后能力已经达到优秀层水平。就可以给予学生调整到优秀层的机会,同样优秀层有学生适应不了该层次的学习,就可以将其调整到提升层进行学习。在调整层次的过程中,不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与支持使学生依然保持自信心。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差异进行科学性分析,给予每个学生独特的评价,使学生渴望被关注的心被满足,改变学生的识字现状。
结语
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小学教育重视知识积累的情况下,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立足于学生的独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在教育理念转型的时期,小学语文教育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调整落后的发展思路,紧随时代的步伐,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实践活动与学生自身的独特性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创新型、实践型、高效型教育模式。小学语文课堂分层教育的有效实施应该是每个小学进行探索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路上依然会面临很多困难,老师面对重重困难,应该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小心谨慎,理性的看待不同层次的学生,以负责的态度进行分层教学。公正的对待各个不同的学生群体。在分层教学的改革与完善中,切忌急于求成。教育者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及时调整教育模式,使得教育模式符合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倡导。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小学教师上下齐心合力,才能将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分层教育真正的推向教育实践中去,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敏,林丽仙.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效性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2):62-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69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