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德育管理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实现传统文化在德育管理中的渗透,不仅有助于德育管理质量的提升,更对学生成长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在阐述小学德育管理重传统文化渗透必要性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渗入内容及要求进行分析,并指出德育管理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以期有利于传统文化与德育管理的高效结合,继而在保证小学德育管理质量提升的同时,实现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德育管理;中国传统文化;小学
一、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理念下,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目标。就德育管理而言,其直接影响着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人格完善,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大影响。从教育过程来看,综合性较强、人文影响较大是其主要的特征所在[1]。新时期,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管理交融已成为其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趋势。
1.优化德育管理教育资源
要确保德育管理质量的提升,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德育管理中就必须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应用。传统德育管理中,思想品德教材是其教育实施的重要依据,其指导了德育教学的实施和具体品德的培养。然而从管理过程来看,其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单薄性。而传统文化中含有大量较为典型的人物和事迹,其显露出较为积极、优良的道德品质,将其应用于小学德育管理,有助于德育教学内容的丰富。
2.优化德育管理教学过程
小学德育管理的质量受到学生年龄特征的直接影响。具体而言,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其认知能力有限,这对德育管理的过程造成较高难度,并导致了学生德育学习积极性不高,德育教育质量有限等问题。而在传统文化渗透下,德育管理的形式愈发丰富,教师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美德知识进行基本理念的灌输,还可以在传统节日活动中,进行学生价值引导。其在激发学生德育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了小学德育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
3.实现德育管理质量提升
传统德育管理中,受教育资源和形式的限制,德育管理质量总体不高,难以实现学生道德品质的高效率、高质量引导。而在传统文化渗透下,德育管理的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其使得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认知和践行环境,有助于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小学德育管理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内容
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小学德育管理开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保证[2]。教育实践中,要确保德育管理质量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在传统文化的渗透内容上进行有效规范。
1.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渗透
传统美德是我国高尚民族情感和良好民族习惯的综合,是中华民族形与魂的外在体现。小学德育教学实践中,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品质都是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从本质上讲,这些品德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在德育课本知识引导的同时,实现自强不息、爱国主义等多种道德品质的挖掘,从而确保中华传统美德与德育管理的高效融合,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2.实现中华传统节日融入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继承的关键,传统节日中含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情感,其对于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具有深刻影响。传统教育模式下,小学德育的开展主要以课程理念灌输为主,其实际的践行较为缺失,并且传统节日元素的融入较少。新时期,教师应注重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学生教育中的应用。例如,在端午节吃粽子的同时,进行学生爱国主义品质的培养。唯有如此,才能在确保学生对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认知,并能积极、主动地在生活中予以践行,实现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小学德育管理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
1.注重教学资源挖掘
教学资源是德育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小学德育管理中,要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丰富,教师就应注重以下要点的具体把控。其一,注重课本知识的深层挖掘。具体而言,在小学德育课本中,其往往通过简单的故事进行了一种品质的阐述,教师应注重基本教材的应用,确保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课本上故事所包含的品质,并能积极主动地予以践行。其二,注重社会中传统美德的引入和培养。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名言警句、寓言、历史典故等内容的搜索,并从中探讨主人公所具备的品质,并教育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和践行。其三,实现传统节日资源的合理应用,以传统节日活动、讲座等形式,实现其在德育管理中的高效应用。
2.实现教学环境优化
教学环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较大影响。在小学德育管理中,要实现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学校就应注重良好校园氛围的营造,从而实现环境对学生的熏陶。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地组织德育管理活动,通过具体的活动实现学生品质的培养。例如,在教师节当天,小学各班级可通过感谢师恩的活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培养。就活动开展过程来看,庆祝活动、知识竞赛、歌舞表演等都是其重要的践行方式。另一方面,注重基础环境的建设,学校应通过名言警句展示、文化宣传栏建设、主题周活动等形式,实现日常教学环境的有效改善,从而为学生的道德养成奠定良好基础。
3.进行教学形式优化
传统德育教学中,按照德育内容进行基本的理念灌输是其德育管理的主要形式。新时期,教师应注重德育理念及方式的有效优化。具体而言,确保传统文化中德育理念与现代意识的融合。例如,孝敬父母,尊重師长是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文化中,这些内容也有体现。《弟子规》就指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应注重该理念与现代自由理念的结合,在实现学生孝敬父母品质培养的同时,避免一味盲从现象的发生。另外,德育教学应注重品质的具体践行。在管理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自身人格修养的提升,并能在实践中以身作则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确保学生真实地感知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实现其道德素质的有效提升。
此外,在德育管理的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其还应注重学校与家庭的协调。例如在传统文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领悟过程中,学生可在学校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然后在家长带领下,了解传统节日,从而实现学生德育水平的有效提升。
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小学德育管理,对于德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德育管理实践中,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并在明确其渗透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应用策略的保证,才能确保传统文化与德育管理的高效结合,实现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娟.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8):42-43.
[2]李飒.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新校园(中旬刊),2017(12):5.
作者简介:黄海燕(1971—),女,广东广州人,副校长,研究方向:德育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0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