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教学模型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阶段,“智慧学习”已经在我国多地的基础教育领域展开试点,但大部分地区的教育事业中,教师仍缺乏对智慧型教育软件的理解和应用,并且智慧型教育软件种类和功能的欠缺,也成了制约“智慧学习”深入开展的主要难题。因此,应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积极响应国家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号召,依托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构建实用性更强的智慧教学模型,从学习分析的动态采集、精准分析和有效反馈等方面,搭建出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智慧教学模型,让我国教育水平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智慧教学;模型
一、智慧课堂的特征分析
智慧教学课堂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课堂,相较于传统教学课堂的“一刀切听讲”,智慧教学课堂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智慧教学侧重于学生的智慧思索,即在信息技术带来的学习工具丰富的情况下,教师要将学生带入自主学习的轻松课堂。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智慧教学工作者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潜在优势,即在丰富资源和先进设备都无须准备的情况下,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教学内容的实践上,即如何有效地启发学生智慧,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智慧探讨知识点,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重难点,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智慧课堂的发展历程
基于信息化视角的智慧课堂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步探索、试点应用阶段。起始于2008 年IBM 提出的“智慧地球”战略,“智慧”概念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推广与应用,从体现互联网“感知”特点的智能教室,到基于“电子书包”的智慧学习,再到基于“云、网、端”平台的智慧课堂,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实践,提出了智慧课堂1.0 定义,出版了《智慧课堂》专著,初步建立了智慧课堂理论、平台和应用框架。第二阶段为集成建设、综合应用阶段。在各类智能教室平台、资源系统的基础上,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教”“学”“評”“管”等信息化教学系统进行集成建设,开展智慧课堂全面应用和教改实验与理论研究,结合学科特点探索学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智慧课堂升级版定义,形成了智慧课堂2.0概念和常态应用模式。第三阶段为融合创新、智能发展阶段。在智能时代和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对信息化课堂赋能,增强课堂互动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智能化水平,促进智慧课堂创新应用和学生智慧发展,新一代智慧课堂应运而生。
三、智慧教学中信息技术支持的促进作用
1.方便情境创设,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复习,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和厌学的情绪,尤其对正在发育成长的学生,这个现象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教师要在信息技术的有利条件下,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引入一些情境,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其在思考中发散思维,进而形成学习的智慧。
2.可观的交互环境,促使学生逐渐产生智慧
在信息技术的平台上,学生可以带着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搜索合理的答案,或者借助信息技术对自己提出的假设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放手让学生探索,并使其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如此一来,不仅让学生自主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同时学会了归纳总结,充分发散了思维,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学习水平。
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教学模型的构建过程探究
1.系统工程框架设计
目前真正能实现自动干预的教学平台较少,对智慧教学的设计主要通过学习过程的评估方式,并且还需要教师对评估结果进行总结和干预,未能充分发挥智慧教学模型的信息技术优势。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教学领域的信息技术支持也越来越高。因此,搭建智慧教学模型的系统工程框架,需结合大数据技术与分层教育理论。通过整合个性化学习要素,对学习者进行动态分层。整体系统框架以学习数据为核心,先由学习者接受学习内容的传递模块,再根据学习情况和知识接受程度,进入自适应模块,当系统进行算法分析后,整合进学生信息系统和学习者数据库,并将最终结果进行可视化,呈现给教师与管理者。此外,系统还应增加Agent 交互模块,经过Agent 交互模块的智能处理,加强教师在智慧教学模型中的实时参与,并及时对学生的反馈进行鼓励,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2.运行流程设计
智慧教学模型的系统运行流程主要包括教学平台登录、数据时间戳统计、自适应模块预测、教师干预调整。学生在首次构建智慧教学模型的过程中,系统应根据学习风格和认知特点,对学习者进行能力量表和心理学量表的测定,以平台内部算法为基础,构建学习者个性化的整体学习规划模型。当数据时间戳统计结束后,将整体学习规划模型存入学生数据库,预测模块会通过调用数据,根据不同算法和模型调整分析结果。自适应模块会根据学生在智慧教学模型的学习进度、阶段性学习成果和知识接受度等指标,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进行预测,将学习者按照相应指标进行分层。最后教师会根据可视化结果分析报告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进行调整。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可视化结果分析,调整自适应模块对学生的分层情况,提升智慧教学模型分组的准确性。管理人员与教师共享可视化结果报告信息,对智慧教学模型的管理活动进行及时调整和补充。
五、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教学模型的构建措施
1.明确问题,让学生认同学习内容
每个知识点都有着特定的主题内容,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明确主旨要点。因此,在智慧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明确问题,引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寻找答案,将问题的价值表达出来,深刻体会学习的实际意义,并自觉地认同学习内容。
2.学习新知识,实现个性化学习
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平台中,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放手让学生搭建知识体系。在搭建的过程中,会引申出更多的新知识,学生可有效选择与吸收自身想要掌握的课外知识点,促进其发散思维的形成,实现个性化学习。
信息技术打破传统的“你听我讲”的教学方式,而智慧教学模型则给予了学生自主探索、思维发散、创新思考等学习的机会,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因此,即使在现在的实践环境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相融也还需磨合,但相信在智慧教学模型的应用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因经验的积累会越发成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一批善于发现、敢于创新、乐于思考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冀红,王怀波,杨现民.进化性学习资源支持的高校智慧教学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8(12):57-68,80.
[2]胡钦太,郑凯,胡小勇,等.智慧教育的体系技术解构与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49-55.
作者简介:李瑞(1990—),男,山东平原人,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0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