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问题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预算绩效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有着积极作用,不仅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源进行合理科学分配,而且还能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但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解决策略
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财政部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注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不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制度。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不仅需要积极推行,并且评价结果也要得到积极应用,在不断践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积累绩效评价的经验,使行政事业单位对绩效管理形成正确的认识,促使绩效管理更加规范科学、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大多来源于财政拨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需要积极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这对单位的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以充分发挥绩效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
1.预算绩效管理是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举措
《预算法》在经过修订后,明确清晰地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坚持预算绩效管理原则,积极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积极应用评价结果,不断改善单位工作流程,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新《预算法》多次强调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阐明了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的施行,也能使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产生最大效益,以利于单位更好地分配公共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预算绩效管理的积极推进,有利于财政政策的调整完善,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是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必然举措。
2.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部分地区试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后,财政部将预算绩效管理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进行了概述:预算编制目标到位、预算实行监管到位、评价成果反馈到位、反馈成果应用到位。
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建立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评价等每一个步骤环节上,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是顺应财政改革的必然举措。另外,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及应用也会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同时绩效评价结果也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预算分配。在整个绩效管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助于财政部门实时了解、监控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提升,也符合现代公共财政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建立高效、廉洁、公正的财政管理体系。
3.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实现预算精细化管理
新预算法要求将预算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编制的每一个环节,这是推动预算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一步,将促进我国预算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因而,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遵循新预算法的要求,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紧密联系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密切部门沟通协作,完善管理流程,实行量化考核,提升整体工作效率,为行政事业单位决策提供必要保障,使公共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分配。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不足
1.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整体氛围不足
首先,因为预算绩效管理仍未深入人心,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还不够注重预算绩效管理。虽然近些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引入了绩效管理理念,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流程,但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仍然会受到传统的行政管理观念的影响,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中,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比较忽视预算绩效管理,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部分单位存在“重申请、轻管理”的现象,较为重视向财政部门申请财政资金,但是不太重视资金管理,也忽视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往往事倍功半。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甚至是缺失。当前预算绩效管理没有完善的制度法规指引,更缺乏具体指导的文件,对于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来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执行起来比较有难度。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相关工作时,没有一定的标准,绩效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导致工作流于形式,成效不明显。
最后,绩效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够,难以胜任工作。由于预算绩效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当前很多单位难以培养或招聘到满足工作要求的人员。由于绩效管理人员对相关工作的认识不深,也缺乏经验,往往照搬其他单位的做法,导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与单位业务开展存在脱节的情况,预算绩效管理的积极作用难以体现。
2.行政事業单位预算精细化管理还存在短板
首先,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还比较混乱,存在预算编制口径不一的问题,甚至还存在预算外资金等现象。由于预算管理缺乏严肃性和规范性,对单位其他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预算绩效管理更是无从谈起。
其次,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根据单位发展需要来编制预算,只是在往年预算基础上进行增减。由于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预算支出的执行率难以保证,导致预算绩效较差。
最后,预算管理没有实现全覆盖。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流程不完整,缺乏监督和考核环节,甚至还存在部分项目脱离预算的现象。由于预算管理流程不规范,在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导致预算管理的约束力较差,而相应的绩效管理工作也难以跟进。
3.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
行政事业单位引入绩效管理的时间比较晚,绩效管理的相关制度和体系都不够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也不够合理。目前,由于缺乏统一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行政事业单位只能自己摸索,受限于认知和实践上的不足,很多单位的绩效评价指标设计较为粗糙,既没有与单位发展规划充分结合,也难以对业务开展进行约束,导致绩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另外,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指标多为定性指标,量化指标较少,而且存在雷同性。定性指标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绩效评价不公正的情况。而量化指标设计有存在较大难度,评价标准难以确定,数据采集和分析又比较耗费时间精力,因而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会避开量化指标,或者简单地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进行评价考核。最终,绩效评价指标往往大而化之,点到为止,没有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积极作用。 三、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策略
1.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制度,加强队伍建设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大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宣传,通过网站、讲座、培训等形式,使全体工作人员都了解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明白相關工作流程和标准。只有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营造人人参与绩效管理的良好氛围,才能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结合单位发展需要和业务开展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积极借鉴行业内外的先进经验,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流程。
最后,提升绩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加强对绩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相关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加强行业内外交流,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本单位绩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2.加强预算精细化管理
加强预算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升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积极转变理念,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精确性,为预算绩效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该根据单位部门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基本支出的定额标准。基本支出越科学合理,对于绩效评价来说越有参考价值。项目预算支出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应该同时说明项目的绩效评价标准以及如何进行绩效评价,以利于预算支出管理。
另外,行政事业单位设置预算目标时,应该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不能好高骛远。预算目标要充分考虑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相结合,要契合单位发展规划,既不超前,也不滞后。合理的预算目标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目标设置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于绩效评价指标选择有指导作用,因而应该慎重对待。
3.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流程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可操作性直接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落实。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比较特殊,与企业能直观了解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同,行政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利润,所以一般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无法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在明确预算绩效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单位性质特点和内外部环境,综合考虑后设计一级指标;然后根据具体业务开展、部门岗位工作特点等来设置二级、三级指标。
指标设计要契合单位实际情况,需要覆盖单位所有岗位、部门、人员和工作环节,尽量选用可以量化的指标。如果指标难以量化,需要对其进行详细描述,保证指标清晰明确。评价方法上应该多种方法相结合,提升绩效评价的可操作性,只有选用合理的评价方法,才能保证评价结果公正客观,使被评价方容易接受。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告知各部门岗位,做好评价结果的说明工作,以促进后期完善业务工作。只有科学合理、可操作的绩效评价,才能调动全体人员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其约束作用,提升预算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洪杰.新预算法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20).
2.苏月彬.基于新预算法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对策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8(13).
3.蒋虹.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与对策.财会学习,2016(16).
(责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1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