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激發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爱学;要善于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学生能学;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
  【关键词】高效教学 数学课堂 教学效果
  一、做好行之高效的教学准备工作
  首先,要仔细研究学生,做好学情分析。“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备课时要对学生做出深入和具体的分析,对学生了解的越清楚,就越能调动所有学生的思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其次,要落实《课标》,研究教材,把握教材,超越教材。好的教学效果直接指向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教学中要始终紧扣《新课程标准》,以《课标》中的要求为基准,对学生在相应学段应达到的学业程度进行衡量。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拘泥于教材,做到“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知识背景,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化难为易,以简驭繁,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并适当引入一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实例,使课堂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特别要精心设计“知识与能力”的教学过程和方法,保证课堂教学中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它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的功效。好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的程度,把握的越好,就越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课堂教学,减少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方向性、针对性、高效性。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二、做好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工作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终生学习的愿望是人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就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那些唤起学生学习探究欲、惊讶感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所以在教学中要灵活选择、优化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情景,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有这样一句话让我感受很深,“老师告诉我的,我会忘记;老师教给我的,我把它记住;我自己参与的,我会明白。”所以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去推导。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讲授者,更应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用心去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以活跃、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去积极参与学习之中,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让数学从此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自主学习的魅力,成功的体验,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支撑点。可以说教师的教就是为学生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弹跳力,让学生跳过横杆,而不是把学生托过横杆。教师的责任不是“教师讲,学生听”,是指导学生改变“在听中学”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做中学”“尝试中学”“体验中学”的机会,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主阵地。
  2.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
  学生主体性的最终实现是“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因此教学中加强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着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便更高效地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重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创造。教师不仅要提倡学生打破常规思维的约束,积极探索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而且更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养成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3.实施分层教学
  十指有长有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一定不要有偏见。对差生,主要从非智力因素方面多加培养,抓住各自的性格特点,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在学习上要更有耐心的辅导,取得点滴进步就要充分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4.适时全面、公正、合理的评价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评价是实现高效学习的催化剂。要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和及时做出评价,评价要有激励性,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评价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服务。评价必须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既表扬确有值得表扬之处,批评也是如此。评价并不排斥适当的批评,它们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批评与赞赏应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2018,(16).
  [2]教育部.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86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