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化学“微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新的教学技术被应用到初中化学课堂当中,如何实现新教学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的完美融合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微课堂”作为研究切入点,论述了“微课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微课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希望能够在深挖化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实现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
【关键词】初中化学;“微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83-01
一、“微课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1.有效的实现教学内容的浓缩。
“微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具有教学效率高以及教学内容高度凝练的特点,使得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得到了充分的突出。与此同时,由于“微课堂”能够有效的实现化学教学内容的浓缩,无形中提升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如何能够在短短的5-10分钟的时间内将繁杂的化学知识点讲懂、讲透,从而有效的压缩教学环节变得更加的紧凑是当前教师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可见,“微课堂”能够优化现有的化学教学设计形式,使其变得更加的简单突出,确保学生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把握化学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提升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注意力,突出化学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2.有利于提升化学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教师在制作“微课堂”的教材内容时需要立足于實际的化学课堂教学情况,全面的评估本班级学生关于化学学习的进度,以解决并分析化学教学问题作为制作的切入点,降低化学学习难度,确保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疑惑能够得到彻底的解决。与其他教学形式不同的是,“微课堂”教学更注重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一份看似简单的“微课堂”教学内容,往往凝结了教师的集体心血,教师通过反复的相互讨论以及交流彼此的化学教学实践经验,从而有效的优化了“微课堂”教学方案,以取长补短的形式弥补传统化学教学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切实有效的提升了化学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以及实践性。通过灵活的运用“微课堂”,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
3.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传统的教学形式主要以即时的课堂教学为主,一旦学生在课堂中出现”开小差“的现象,那么将会错过部分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而“微课堂”主要依托于多媒体设备,且资源容量较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随机插入“微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满足个性化的教学需求。不仅如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放“微课堂”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研究,切实有效的提升化学教学工作质量。而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微课堂”的内存容量较小,较为普遍的视频格式能够满足手机以及笔记本等移动设备的应用需求,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通过反复的播放“微课堂”的内容,加深对于化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实现无拘束的随时随地学习。再加上“微课堂”具有重复播放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二、“微课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1.确保化学教学内容的重点能够得到有效的突出。
“微课堂”的特点在于所展现额教学内容的高度凝练,为了能够确保“微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制作“微课堂”时就必须把握好“微课堂”的播放时间以及播放内容。一方面,教师在设计“微课堂”时需要结合本班级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状态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以及教学内容,确保在有限的化学教学时间内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配置,从而详略得当的突出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每一个章节的学习主线,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制作“微课堂”应当始终围绕着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作为核心,以线构面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切实有效的突出《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的集中化,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后结合现有的教材内容以及“微课堂”实现学习内容的把握,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效率。
另一方面,教师在制作“微课堂”时还可以以题目作为主要的设计素材,通过典型例题来讲解知识,引导学生有重点的把握化学知识点,将抽象的化学知识点与典型例题结合在一起,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必备的解题技巧,在融汇、贯通化学知识点的过程中理清自我的解题思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以下题为例,由于酸和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烧杯中加入5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接着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利用滴灌加入稀盐酸,最后不断的搅拌,此时酸和碱将会产生哪些反应,请列出酸和碱的中和化学反应方程式。借助于“微课堂”的形式能够更好的还原酸和碱的中和化学反应过程中,帮助学生理顺酸和碱的中和化学反应方程式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的表现,加深学生对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理解。
2.加强“微课堂”的设计应用能力。
为了能够构建系统化的“微课堂”教学形式,首先,教师应当加强“微课堂”的设计应用能力,完善现有的“微课堂”教学资源,其中,“微课堂”教学资源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微课堂”的教学课件、“微课堂”的教学练习、“微课堂”的教案设计以及“微课堂”的教学点评,以此构建全方位的“微课堂”教学应用模式,其中,教师应当将“微课堂”教学体系的重点放在“微课堂”教学资源设计中。
一方面,为了能够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不受限制的化学学习,教师在设计“微课堂”时应当以可移动、可重组的教学形式呈现给学生,确保学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微课堂”教学资源设计应当重点的突出化学知识的深度,而不是化学知识的广度,通过深入的挖掘某个化学知识点,从而提升“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在设计“微课堂”时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即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从而保证化学教学活动开展的秩序性。以《金刚石、石墨和C60》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应当明确本章节的教学目标目标是向学生介绍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特性,因此相应的“微课堂”的教学练习、“微课堂”的教案设计以及“微课堂”的教学点评应当围绕该目标进行开展,切实做到微而不缺,确保“微课堂”资源的充分性。 其次,“微课堂”的应用在于能够以最短的时间讲透某一个化学知识点,因此,教师在编制“微课堂”时应当结合本章的教学内容科学划分知识点,确保每一个知识点之间能够以环环相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保证必要的教学效果。以《金刚石、石墨和C60》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将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拆分成多个“微课堂”的形式,分别围绕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组成元素以及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进行设计,从而确保“微课堂”教学的合理性,做到微而不乱。最后,教师应当明确的把握好“微课堂”教学的本质,即引导学生主动的开展化学学习,从自主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取得良好的化学学习效果,增强学生自我的化学学習自信心。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堂”时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心理,用最精炼的教学语言向学生讲述抽象化的化学知识概念,引导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作为一种“学习型资源”,教师在日常的化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反复的梳理教材内容,准确的把握化学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在制作“微课堂”对于每一句话都应当反复的斟酌,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应用形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表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有效的实现教学内容的浓缩,确保学生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关键的知识点;第二个方面是有利于提升化学教学工作的有效性,短时间的“微课堂”内容播放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专注性;第三个方面是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确保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开展化学学习,以零散的知识点的形式来激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为了能够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更好的应用“微课堂”,教师在设计“微课堂”时应当确保化学教学内容的重点能够得到有效的突出,确保学生能够迅速的把握不同章节中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化学知识点网络体系。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加强“微课堂”的设计应用能力,不断的丰富“微课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到化学“微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宁.中学化学微课的教学策略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2]陈玲玲.初中化学微课程教学的设计及应用实践微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7(04).
[3]张老德.初中化学“微课堂”有效教学的特点与优化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06).
[4]孙红杰,金凤.优化初中化学“微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科技视界,2015(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8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