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众所周知,在高中的理科类课程结构体系中,物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示科学研究的成果,还能够揭示事物的规律,有效传承物理知识,搭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鉴于此,为了突出和化解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它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就有了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也有了物课堂比较理想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不断迅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它的技术支持与协助。借助信息技术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现代化水平是新课程改革的明确要求和目标。为了能够深入、有效地深化教学改革,老师也在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推动物理教学的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深奥、抽象的物理知识,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如多媒体教学方法与手段就是最常用的。所以,本人在此结合自身多年在物理教学中实践经验,就高中物理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谈几点自己的建议,与大家讨论。
一、重视信息技术重要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科学运用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问题与知识点都具有一定的抽象化特点,这些深奥,抽象的内容仅凭口述教学学生很难理解,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困难。比如,微小的形变,两球碰撞时先压缩、后恢复过程,速度、加速度的变化,电磁学中的电场、磁场等概念,光学中的干涉、衍射等等,这些知识只凭口述是很难讲清楚的,也很难突出重点。还有一些实验由于种种原因,课堂上无法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然会影响教学效果。但是当下如果能科学地采用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演示,就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演示过程,促进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物理知识,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学习内容,达到知识的灵活迁移与运用,使学生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也能够灵活地根据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以及信息技术教学的演示,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但会得到质的飞跃,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有更大的进步。
二、进行仿真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发现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借助信息技术不仅能够使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更加丰富、有趣,还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对一些物理原理进行生动地模拟,通过Flash动画等或其他方式来演示物理过程,呈现物理现象,让学生更加清楚、更加直观地理解完整的物理过程。比如,很多高中学校在机械能守恒方面的教学,缺乏足够的实验设置与配合,这是由于现实的教学环境中确实难以做到排除存在空气或者是其他摩擦力的影响。但是单摆问题又是机械能守恒实验的重点内容,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清楚这一物理活动的过程和规律,不但是学生需要,更是很多高中物理老师工作的需要和重点。现实中的单摆问题会存在一定的摩阻力,使单摆会随着摆动次数的不断增加而减少振幅,直至慢慢静止,这并不能真实地体现出单摆运动的实际情况。如果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模拟出完整的“永动”模式的单摆系统,这种方式就能够轻松地排除实际的摩擦力的影响,大大节约物理授课时间,增强物理实验的说服力,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其中蕴含的规律,掌握机械能守恒方面知識内容,促进物理教学。
三、运用信息技术演示物理规律,增强学生理解
实践证明,高中物理有很多知识相对来说都比较枯燥、抽象、艰涩,仅仅靠老师的描述和讲解或者是通过实验来演示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规律,掌握知识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都是按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来讲解这些物理规律,没有相应的辅助教学方式来更好、更有效地施教,因而教学效果不是太理想。现在,只要老师适当地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能够打开老师的教学思路,使他们脑海中一些更好的想法得以实现,还能让学生更加形象、轻松地学习物理知识,积累物理知识。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这一内容时,为了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热情,促进学生理解,物理老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看一些百米赛跑的场景。在塞跑前我们发现,有经验的运动员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通常会将身上的配饰取下。物理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现象来思考质量与运动状态之间存在的关系,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学生的学习氛围会更加浓厚,探索精神也可得到培养和提升。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了解教学重点难点,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为物理课堂教学服务。高中物理老师只要在教学中能充分掌握物理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把握分寸,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多样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听讲老师的教学,物理教学成绩才会真正得到前所未有的刷新,学生的物理成绩才会逐步得到提高,进而,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达江云.基于信息化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4):21-22.
[2]覃天奇.高中物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2):1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03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