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探索和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幼师学前教育课程对培养优秀幼教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幼师院校对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也应该积极反思,努力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目前幼师学前教育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改进建议,希望对促进该学科的进步有积极作用。
[关 键 词] 幼师;学前教育学;教学;探索;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148-02
我国幼儿师范、幼儿师范高专等院校中的学前教育课程主要采取的是教师主动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幼师学前教育课程也应该跟紧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对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有效探索,并做出有效创新。
一、目前幼师学前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方面
教材是学前教育课程中的教学根本,是教师开展教学时的理论依据。但是目前学前教学课程的教材有诸多问题,如存在生搬硬套、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问题,使教学缺乏有效性。教材内容对科目划分过细,导致教材内容具有局限性,学生不能获得全面教育。总体来看,学前教学的教材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教材观点和逻辑体系落后,不符合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要求。教材内有大量对幼教概念和任务的空谈,缺少切合实际的实践教学;教材内知识点乏味、枯燥难以吸引学生深入学习,难以吸引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研究。第二,教材内容落后,跟不上幼教改革的发展。学前教育教材应该注重“为幼儿一生发展打下基础”的教育意义以及因材施教等教学理念。但是目前的教材却缺乏对教育改革方向的探讨,缺乏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无法给学生长远目光和更深层次思考的引导。
(二)教学目标方面
要确认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要明确学前教育学课程在幼师院校内的定位。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理论知识学科,它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并且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教育观念来分析和评论我国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问题。因此在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能准确把握这门学科讲述的相关教学理论知识。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介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还要对教育学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教学观念分析幼儿教学发展方向,了解幼儿教学的教学目标。而现实当中,由于学生对学前教育学这门学科的理解有偏差,导致错误理解这门学科的教学目标,对学科内容寄予更多期望。有些学生认为学前教育学课程的实用性不强,无法对学生的教学技能给予帮助。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学前教育学课程脱离实际、晦涩难懂,知识又过于抽象,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起不到实际作用。这些想法都普遍认为这门学科缺少实用价值,对于提高教学水平作用不大。
(三)教学模式方面
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教材内的教学理论一股脑地教授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只能被动接收教师传达的教学理论知识。由于教材内的教学理论本身就具有单调、枯燥的特点,再加上这种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死气沉沉,学生难以对学习产生兴趣。课堂内一言堂式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意识,也妨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实习、见习形式方面
实习和见习是幼师学生就职前的重要实践课程,对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加深对幼儿教学的思考都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幼师院校的实习、见习往往是流于形式,教学内容简单,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学生参加见习时,由于只能看见幼儿经过彩排后的表演效果,就缺少對排练过程的学习和思考。而学生往往在参加见习后也没有主动对观摩课的效果进行反思,使见习效果并不明显,对学生的教学作用也不深刻。此外,在实习过程中,幼师往往是注重对学生教学能力的锻炼,将德育素质与教学能力区分开。虽然在实习课程中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的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教育水平,但是缺少将学生师德与教学能力的融合,容易使学生忽视师德对教学的重要性。实习、见习形式过于简单、没有形成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作用,实习效果仅停留在表面,无法满足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要求。
二、对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改进建议
(一)提高教材质量,调整教学结构
要重视对教材内容的创新性,不能墨守成规,必须紧跟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结合当今幼儿园教学实践情况更新教材内容。幼师院校应亲身到幼儿园教学中去了解现代幼教中的现象和问题,并将新的资料注入教材中。学前教育课程本身是一门理论课,教材必定也会注入大量的教学理论,幼师必须保证及时将新的教育理念和概念补充内教材中,使学生能及时学习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获得与时俱进的熏陶。在补充内容方面,还应该做到与幼儿园实际教学活动密切相连,不受科目内容和系统性的限制,在学前教育学课程教材中补充具有实际教学作用的教学办法,打破以往对该学科教材内容编辑的局限性。要明白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输,是为了更好地作用于实际教学中,因此有必要在教材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使学生对教学理论了解得更透彻。
要调整目前教材中的组织结构,使教材的实用性更强。如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幼儿教育学基础》一书中,对基础知识、任务、原则、教学目标等元素进行了保留;对游戏、幼儿园与小学、幼儿园课程这些元素进行删除;增加了学前教育的理论流派、社区学前教育等元素。教学材料的创新必须符合幼儿园对幼儿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材长年保持不变是难以起到有效教学作用的,必须对现代的幼儿园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后进行创新性调整。 (二)明确学科教学目标
要纠正学生对学前教育课程学科教学目标的理解。学前教育学科并非其他教育学生教学能力的学科,而是对教育學科学的理论传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此,学前教育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思想层面的教育,而并非技能方面的教学。必须使学生明确这点认识,才能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幼儿教学的对象是适龄幼儿,幼儿教育属于科学范畴,因此必须对学前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普及,使学生明确了解幼儿教学工作的特殊性。教师还要认识到幼师的学生还不是幼教,他们尚处于学习阶段,对幼儿教育事业的了解并不深刻。因此必须借助教学目标的作用引导学生,使学生从科学合理的角度去审视今后要从事的教育事业,逐渐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应改变以往注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要使理论知识的教学达到“够用”“相符”的标准,不要进行过多的灌输。教师应安排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教学想法的交流,引导学生对某一幼儿教学问题产生讨论。在教学当中,教师要做到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并适当延长实践教学的时间。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去幼儿园进行实践,并通过强化对学生的教育管控和引导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利用考评方式,迫使学生在实践中认真参与,在实践后产生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通过案例分析、情境体验、交流讨论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自主地产发生深度思考。为了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演示案例,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更加生动的教学手法,从而实现教学模式创新,使学生在学前教育学课程上学有所思、学有所悟。
(四)优化实习的形式
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了解幼儿教学的工作特点,短期的实习难以起到深刻作用。应该对学生的实习时间和实习内容进行调整,使实习时间延长,实习内容多样化。比如,将原本15天左右的实习期延长至1个月,使学生有时间能熟悉幼儿园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环境,可以有更多与幼儿打交道的时间。另外,因尚不确定学生毕业后参加幼儿教育工作的岗位,因此应该在实习时让学生对幼儿园内的多个岗位进行体验学习,培养学生对幼儿园教学工作的熟悉度,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可以安排学生在一年级时到幼儿园的保健室实习一个月;二年级时到幼儿园进行一个月的游戏实习;三年级时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进行一个月的跟班主任实习。经过多个岗位的磨炼后,可以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对学生今后的岗位工作有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学前教育学课程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是有重要的意义,在幼师教学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学前教育学课程的相关问题,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创新教学的具体办法,找出学生对该学科失去兴趣的原因,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梓菲.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艺术评鉴,2017(12):112-116.
[2]王光荣.贵州省幼师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体育教学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以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7(32):79,81.
[3]李晓洁.探索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学前教育学”教学新思路[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12):97-98.
[4]李娟霞.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幼儿教师口语》教学的创新路径[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1):109-114.
[5]王洁.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2018(15):233-234.
[6]李艳琴.浅谈幼师体育教学创新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8(1):29-30.
[7]周俊.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拓展与方法创新[J].知识经济,2017(5):147-1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41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