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视野多维度下史料选取和运用策略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吴爱华

  【摘 要】史料实证能力的基本要求是指能够搜集史料,辨析史料,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得出符合历史逻辑的结论,解决历史问题。要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必须在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下功夫,从实际出发恰当而有效地选取史料,灵活高效地运用好史料。那么,新视角多维度下如何选取和运用史料。
  【关键词】新视角多维度史料选取和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76-01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恰当选择和运用史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而且还能养成求真、求实的史学态度。为此,在教学中,我总结经验如下:
  一、史料的选取策略
  史料可以让学生多维度地了解历史,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我们选取時应遵循一下原则:
  1.充分运用课本中已有的史料。
  选取史料时不能忽略教材中的史料,这是因为这些史料基本上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和正文内容相互补充,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教学过程中应细致地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这些史料,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从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历史知识的真实感。
  案例1
  北师大版第3课《盛唐社会气象》一课,在了解唐代的衣食住行时尚的特点时,可指导学生观看课本的图片史料——《唐彩绘骑马戴帷帽侍女泥俑》,并阅读旁边的文字介绍,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有助于了解盛唐时社会风尚的特点。同时,研读大诗人杜甫的《忆惜》:“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师生共同分析理解全诗,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了解盛唐当时的社会现实,并更加理解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这些史料难度不大,都因出现于教材而为学生所知,而且也使学生对唐代的衣食住行时尚产生一点感性的认知。
  2.根据教学内容来选取史料。
  史料浩渺,难以穷尽,尤其是网络资源十分丰富的前提下,教师更应依据教学内容精选史料,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这些精选史料学习历史,显得非常必要而且重要。
  案例2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隋的兴亡》中,关于大运河的评价,自古以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教材虽对大运河的评价有涉及,但仍然有学生会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导致了隋朝的灭亡,为了客观全面地评价大运河,在授课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补充以下材料:
  史料1:“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史料2:“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史料3:“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史料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综合上述史料不难得出:一方面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交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但另一方面,大运河的开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隋朝的灭亡。这样的评价使学生对大运河有了一个更客观全面地认识。
  3.选择大众化的史料。
  现在许多老师在教学中选取材料喜欢求新求异,总为找到一些新鲜史料而兴奋不已,但经过千辛万苦找来的史料学生并不“赏脸”,教学效果要么没有大的改变,只是一时新奇,猎奇一番后并未见得能引发更多的思考。更有甚者,经过一段时间后,竟发现所找来的史料因过于生僻,“来路不明”而被发现错误百出,从而误导学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妨选择那些“大众化”的史料,这些史料一般经过史学家考证,大多数被认为是可靠的,同时也是非常典型的史料,能说明主要的历史现象与历史问题,而教师应该在如何运用这些史料上多下功夫,而不是一味地求新求奇,在寻找史料上下功夫。
  4.依据学生的情况来选取史料。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情感、行为变化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最重要尺度之一,史料选取当然不可能抛开学生的实际情况任意而为。
  案例3
  《两宋社会生活》一课,教学内容包括城市的发展、衣、食、住、行、娱乐、节日等,授课过程中,首先播放学生熟悉的清明上河图的视频资料,接着展示清明上河图里繁华城市的图片史料,从城市一角画面多维度地挖掘图片中的信息,分析当时的衣、食、住、行、娱等多方面的习俗。
  这样根据学生的认知、兴趣爱好等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史料来突破教学内容,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也提升了学生史料实证能力。
  5.从中考试题中撷取史料。
  在中考试题中每年都会出现大量的新史料,命题专家希望以新情境、新材料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这些试卷中出现的史料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引用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事实上,我们平时教学中的许多史料都是从历年中考试题中撷取的,这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但也要避免对命题者的过度迷信。
  二、史料的运用策略
  我们以史料为素材,研读史料,抓住重点词句;分析史料,提取有效信息;运用史料,论证历史观点;以此培养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
  1.研读史料,抓住重点词句。
  研读史料需要花功夫,急于求成是不能够理解史料中的真实含义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研读史料大体分为三个步骤:
  (1)慢读,反复读。读史料时,要引导学生读慢些。慢才能真正读懂,才能逐字逐句的读,才能注意到字里行间的真实含义。一遍读不透读不明白的时候,应该反复读,这样更能求真知求甚解。
  (2)抓住重点词句。在读懂史料的基础上,要求我们迅速找到史料的核心句,围绕核心句进行拓展,找到相关历史史实的背景、内容、影响及意义等。或根据课本知识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找到相关的答题点。   (3)注意标点符号。对史料进行分解最简单而有效的办法就是根据标点符号。特别是史料中的句号、分号、省略号,往往这些符号分开的就是一个层次。
  2.分析史料,结合设问提取有效信息。
  研读史料是为了解答设问,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史料,或从史料中找出解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中重新获得研读史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信息。再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寻找史料中相关的内容,归纳、概括历史信息,最后提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
  3.运用史料,论证历史观点。
  在研读史料和分析史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归纳、概括从史料中获得的认识。最后,结合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整个过程体现了“论从史出”的意识。
  案例4
  (1)出示有关义和团运动的目的和主张的相关材料。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干,全是教堂止住天。”“兵法艺,都学会,要平鬼子不费难,折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2)依据这则史料所提供的信息,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①揭帖反映了义和团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奋斗目标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斗争的手段?
  ②你怎样看待揭帖里的主张?
  (3)利用材料,引导学生研读史料,分析史料,运用史料,论证历史观点。
  揭帖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几个基本特点:义和团兴起的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义和团奋斗的目标是赶走侵略者,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义和团斗争的手段之一是“折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大轮船”。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史料内容,由浅入深地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原因、手段、目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概括,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义和团的主张。
  史料作为证据对建构历史知识的客观性有着重要的价值。在新视野下我们依据教学内容多维度地选取、解读史料,把史料作为证据,对历史观点进行实证,以培育学生的史料實证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成刚.《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顾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的理性运用[J].考试与评价,2018(2).
  [3]雷志伟.浅谈“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2).
  [4]高建文、田径力.历史课堂如何开展史料实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08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