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应对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解相梅
[摘 要] 语文学科本身具备非常强的人文性,其有助于塑造学生完善的品格与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在当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新课标定义语文学科的价值为工具性和人文性。为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有效结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价值。然而,在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由于缺失人文情怀,因此阻碍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难以体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从而使语文学科固有的思想品质教育丧失。为此,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意义、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问题表现以及应对措施。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160-02
随着我国多次改革教育课标标准,新课标尤为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其中,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其人文内涵变成教育教学的一个重点。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中,语文教学理念单一化,仅重视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征,从而忽视了其人文性特征。尽管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朝着人文性的方向发展,可是难以实现理想的实际发展效果。下面,笔者主要对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应对问题进行简要探究。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意义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当前时期,中职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为技能高超、思想素质高、适应社会的多能型人才。这应对学生进行更加严格地要求,引导学生立足于学习,可以在做每一件事情的过程中保持认认真真、埋头苦干、坚持不懈的心态。立足于培養学生个性品质和人格魅力的基础上,结合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契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通过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可以敦促学生体会大千世界的靓丽景色、认识自然世界的发展特点、尊重存在的各种民族文化和风俗、感受各个阶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习惯,进而提高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并且,通过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具备日雕月琢的决心以及自信心,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学生可以把握社会生活中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
在当前迅速发展社会形势下,科技水平日益提升,一系列的文化和思想互相融合,这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思想文化繁盛时期。当前社会要求的也是全面型人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现代化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以人文的高度敢于想象、不断创新,可以实现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和适应社会。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一)中职语文教学内容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中职语文教学具备较强的职业性,绝大多数的教学知识以将来的工作方向为核心,为此,中职语文教学缺少人文精神的内容。中职学校教育基本立足于企业与社会的需要,企业需要社会要求学生具备哪些知识以及什么技能,学校就教授哪些方面的知识以及技能,这一系列的知识与技能可以迅速为企业与社会带来效益。人文精神教育形成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都是隐形的,为此,往往不被学校重视,从而使中职语文教学缺少人文精神。除此之外,中职学生大都缺少较高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因此接受人文精神教育的要求自然缺失。
(二)中职语文教学形式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当今,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形式都是讲解和考核学语文教材内容,如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尽管能够实现较为满意的语文知识教育效果,可是在人文精神教育上不具备较大的优势。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形式不注重人文精神教育,也未曾实施适宜开展人文精神教育的形式,绝大部分的中职语文教师都是实施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课堂地位是主导性的,学生仅仅是被动学习和接受,学生常常感觉语文知识单调和乏味。并且,中职语文教师自身难以透彻把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问题,未曾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渗透人文精神的内容,也不懂得以适宜的方式开展人文精神内涵、知识的教育。可以说,人文精神无不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教师能够结合一系列的形式渗透人文精神的内涵,可是校方考查的语文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这导致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单一化,不利于人文精神教育的良好开展。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应对措施
(一)转变教学理念
因为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具备系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其对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备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在工作实际中,语文教师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不断优化工作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尤其是针对当前教育形势下中职学生大都学习基础差、综合素质和能力较低的现状,以人人都可以成材的人本理念作为教学的总指导方针,在语文教学的始终渗透人文精神,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体现,重视凸显学生的个体不同之处,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最终实现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大大提升。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沁园春·雪》时,由于该篇课文语言浪漫、结构紧凑、篇幅较短,其题材是诗歌,这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读课文之后,为学生呈现诗歌朗诵选段以及语文教学课件,结合较强的视听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诗歌情感与意境,提出“诗歌中哪些词句通过以静写动的方式体现动中见静的效果呢?”“通过该首诗词你联想到了什么或得到了怎样的启发?”等探讨的问题,以激励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能够自然而然地渗透人文精神。 (二)通过各种学习形式的指导渗透人文精神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材是最为直接和具体的形式,可以说,教材是传递精神文明的关键载体,而教师是传承精神文明的根本所在,只有在教材的文章中渗透精神文明的精髓,才可以向学生传递教材中蕴含的精神文明素材和内涵,才可以让学生体会精神文明的实质、内涵、真谛,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作为传承精神文明的教师来讲,其需要做的是,把各种文化知识中涵盖的人文精神结合各种形式予以体现,以使学生可以融入文章的情境中感受文章的含义与主旨等。能够让学生在朗诵中体会人文精神,在一些文章中,学生只有大声朗诵,才可以真正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处境或心理。并且,教师应指导学生朗诵的技巧或方法,要么在朗诵中欢悦些、要么在朗诵中惆怅些、要么在朗诵中悲愤些,只有如此,才可以感受文章的悲喜之情、大起大落之势。除此之外,也能够让学生以表演话剧的形式把握人文内涵,针对具备复杂人物关系的文章而言,只有结合表演话剧的形式,才能够对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进行解读,以淋漓尽致地表达文章内容,让学生更加有效地把握文章中人物的心理,要么苦闷、要么无奈、要么纠结、要么高兴等。
(三)教师在丰富自身人文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并非一味地传递文化,而应激发学生的心灵与人格,从而体现教育的实质作用。教师自身只有先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以及具备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够合理创设人文情怀的教学气氛,才能够让学生受到人文精神气氛或环境的感染,才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中职语文教师应不断钻研教材内容,并且广泛阅读多种书籍以及注重跟社会发展的潮流与时代特色保持统一,有效统一时代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联系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渗透人文思想,以实现语文教学过程中与人文精神培养的完美统一。例如,教师在讲解《鸿门宴》这篇文言文时,应把握文章牵涉到的历史文化背景,然后为学生讲解当时的文化思想,启发学生由项羽平生的经历中探究其为何最终失败,学生之间能够互相探讨,这样学生不难总结出“人不可以骄傲自大”“项羽不听取别人的建议”等观点。教师再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自身生活、学习中是否存在骄傲的时候以及是否听取家长、同学、教师的一些建议等,从而实现人文教育。
(四)让学生通过写读书笔记丰富人文精神
每个人都具备属于自身的一个世界,每一个自身世界都存在邪恶、善意之分,当每一位同学阅读完一本著作或者是一篇文章之后都形成属于自身的人生体会或看法。为此,教师能够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读后感,从而实现自身情感的累积、精神世界的丰富。结合阅读,体会社会上每一个不同阶层的声音,每一种不同的价值观的宣言,每一类不同种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文明……让学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随笔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跃然纸上,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纠正其不妥之处,引导其善良正义的一面,帮助其树立一个正确、向上的人生目标,使其朝着这个目标勇往直前,不会被外界的诱惑所吸引,亦不会为周围的不良之风所覆盖,更不会与社会中的黑暗一面同流合污。
总而言之,对于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情怀缺失问题的整改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进行多方面的革新,将语文中具有的人文价值开发出来。目前在中职语文中人文情怀的缺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语文主要作为一种工具性学科来进行教学,而这也正是教学活动中需要整改的部分。以上对于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情怀给予了相应的建议,同时还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吸取经验,通过人本的教育理念来解放学生的思想,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凌玲.浅析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价值[J].新课程(下),2018(5).
[2]王静.关于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
[3]苗玥婷.贯彻人文精神 培养人文素养:高中语文人文性的体现与渗透[J].新课程导学,2018(29).
[4]王亮华.漫谈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23).
[5]陳秉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途径探微[J].人生十六七,2018(5).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21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