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正臣

  [摘           要]  中国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很重视教育的国家,高校学生干部在各大高校中层出不穷,作为学校学生中的佼佼者,具有多重身份,首先是学习者也就是接受教育者;其次是管理者,不同的职务需要做不一样的工作;还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等工作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起到了带头作用的同时还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使学校运行更加稳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就业已成为很棘手的社会问题,学生的专业素质要迎合社会新时代的要求,同时对高校学生干部也要有创新要求。以就业为主导方向,着手高校学生干部的创新模式进行仔细研究,从而提升学生就业率。
  [关    键   词]  学生干部;就业;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8-0246-02
   一、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主要特点
   (一)内涵层面的丰富性
   在校期间,离不开学生干部这个词,那么什么是学生干部呢?主要是指团学组织的学生干部、班级或社团等组织的干部,平时能够参与各种各样的工作内容,如校内运动会的开展与监管、班级内部事务的管理、社会实践或者社团活动等组织策划实践。随着我国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那么就需要各大高校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让学生变得高质全面。学生干部平时生活和学习方面都需要进行嚴格的要求,丰富校园的质量和内涵
   (二)实践层面的周期性
   针对干部培养学校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从学生入校开始的形成到成长,最后到成熟阶段都有着一定的周期性,在整个过程中指导老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干部的现状进行分析,使学生干部能够时刻端正学习态度,提高个人的思想觉悟,增强自己的责任心、心理素质、业务能力以及个人的综合素质。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干部就需要做好长期的准备,循序渐进能够更有效地提升所培养的学生干部的能力。
   (三)学生干部的工作性质和内容
   学生干部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老师、服务同学,由优秀学生代表组成,一般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拟定条件、公开报名、公开选举、任前公示、正式任命,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干部选举透明化、日后进行日常的事务工作的时候能够更有权威性,更具信服力。学生干部的职责主要由职位决定,日后的发展情况更是由自身情况而定。对学生干部来说,能够带来一定的正面影响,如有利于获得上层资源与信息资源,有利于为升学、就业增加筹码,有利于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同时还有一些负面影响,如容易对学业造成影响,容易陷入不同群体间的冲突,容易沾染官本位思想等问题。针对学生干部任职和工作等方面,还制订了倡议书,让学生干部从最开始就明白自己的重要性回报,更好地为同学和老师服务,也享受自己所应该获得的回报。
   二、现阶段高校学生干部培养存在的问题
   现在各大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比较重视,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很多的专业性人才,这些人才具备优良的品德,他们的能力也格外出众。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高校学生干部的一系列培养工作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培养机制不健全
   我们通过对校内学生干部以及老师的谈话中发现,有很多任课老师、辅导员、团学指导老师等由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工作能力匮乏,思想和理念的落后等内外因素的制约,限制了学校管理和人才的培养水平,应用到实际的能力稍有不足,甚至出现自顾不暇的情况,这就导致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不到位,不能有效、系统地进行学生干部的选拔,至于接下来的培养、激励、考核等环节更是令人担心。学生干部日常工作中,如果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的话,对学生的心理会造成一定的压力和不良影响,甚至会打击他们接下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工具式”培养,养用失衡
   目前,许多学生认为高校学生干部是一种荣誉,还不能真正地认识到其作用和意义所在,学生干部对高校来说并没有当作主体来看待,而是将学生干部作为辅助教学和管理的“工具”,学生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各个活动中很难得到体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需求也很容易被忽视。对高校来说,如果想要健康持续发展就需要将学生的就业放在关键位置,这个时候如果学生干部仅仅有在校期间积累的知识、能力和个人素质等,是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还需要道德品质、领导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才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说学校的“工具式”人才培养需要进行改进。
   (三)学生干部“用工荒”
   这一批大学生几乎都是“95后”和“00后”,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依赖现代化的社交APP等通讯软件,一部分大学生对事物的辨识能力减弱,主观意识不强,个人主义强烈并且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组织上,奉献精神薄弱、服务意识较差,因此很多高校出现学生干部“用工荒”的现象,这也是主要的一个问题。
   (四)形式与内容相对单一
   目前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形式只有两种,一是校级;一是院级。除此之外,每次培训只是利用闲暇的时间,如晚自习、课间休息等,不能让学生干部体会到培训的重要性。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不能够一蹴而就,也不能要求对其培养的效果很快就呈现出来,因此平时潜移默化的影响十分重要。
   (五)目标清晰,团队协作能力较差
   在校内日常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学生干部为了高效完成任务而独自一人埋头苦干的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一部分学生干部奔波忙碌,另一部分学生没有事做甚至是挂职。我们能够分析出目前学生干部的两个方向,一是具有特别清晰的目标,清楚地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二是团队意识较弱,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不强。    (六)个性鲜明,创新精神凸显
   由于目前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都是以孩子自身为主的,所以高校学生干部存在自我意识较强的特点。很多人能够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并且有勇气对权威提出异议,表达自己的方式也是越来越多。
   三、以就业为目标探析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方向
   学生干部是校内比较突出的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结合所学专业的基本发展方向对学生干部进行就业指导,让他们明确就业方向,定期进行职业规划以及短时期内的目标制定,指导老师可以起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推荐适合的岗位,主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让学生干部更积极地参与社会工作。
   (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不论是教学还是工作,都要将学生和学生干部放在首位,以他们的思想、需求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结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对不同的学生要制定适合其发展的培养模式,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思想状态的学生干部开展适合的培训,一些小组或团体活动能够增强他们的合作能力;定期举行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干部潜移默化地培养服务和奉献精神。
   (三)培养学生干部的工作实践能力
   很多高校的学生干部都清楚的认识到在校期间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在步入社会之后能够更好地投入工作。学校通过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能够把优秀的学生干部直接输送到企业内进行实习和正式工作,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早一点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企业还能够减少用人成本。通过加强校企、党团结对共建,为双方提供了有效保障的同时更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四)建立学生干部导师小组制
   学生干部小组制就是指以指导老师为根本,组内成员由指导老师、校内优秀老师或党政干部组成,针对该专业或是熟悉的学生干部进行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科研实践、身体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了解,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强调学生干部的科研实践能力,使学生干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共同发展,为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统筹规划三级培养模式
   想要让给学生干部更好地为学校服务,学校需要先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培养教育。学生干部的培养直接关乎到未来走入社会的人才质量,学校应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课堂设置、第二课堂、能力提升等多个方面进行规划,这样有利于学校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既然已经成为干部,就说明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多了一些主动性,学校可以给学生干部提供平台,让他们能够在活动中创造并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二级学院下的各个班级可以开展活动,争取做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提升,这样的培养体系能够很好地保证学生干部培养的特色和统一。
   总之,学生干部在校期间应该不断提升自我价值,以就业为目标,站在新时代高校就业的前端,积极开阔视野。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对学校的文化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希望学生干部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真正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辛立章,周国桥.基于“青马工程”的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
   [2]朱春花.高校学生干部“四级”培养模式的开发与实施: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才智,2017(6):104,106.
   [3]孙玲.按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下院系学生党支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9):45-47.
   [4]杨康平.“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创新浅议[J].求知導刊,2017(24):55-55.
   [5]李光富,李姗姗.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1(6):26-27.
  编辑 赵瑞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28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