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环境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郑颖
[摘 要] 基于“新零售”环境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展开深入研究,针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实践教学的实施力度有待提升、缺少充足的师资力量等问题,总结了几点可行性的措施,主要包括结合“新零售”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第二教育课堂、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等,充分彰显“新零售”的应用优势,实现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而为物流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关 键 词] “新零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8-0166-02
在信息技术的强大推动下,极大地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而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促进了物流行业的迅速转型和升级,从而全面进入“新零售”阶段。对“新零售”来说,主要是指借助信息技术,将线上和线下销售整合在一起,现已经成为新型的销售模式之一。在“新零售”发展的同时,也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制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必须要将“新零售”融入进去,使之成为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不断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进而与新零售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一、“新零售”的内涵分析
结合《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1]对我国实体零售创新转型提出了全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实体零售企业将信息化水平提升上来,充分发挥线下物流、服务以及体验等优势,并与线上的商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等充分联系在一起,进而实现线上和线下的统一,构建全新的智能化网络格局。小米的雷军和阿里巴巴的马云对零售业转型给予了高度重视,要求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经营方式的顺利转型,集中整合线上和线下,进而成为全新的零售模式。对“新零售”来说,要求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全面升级和改造商品的生产、流通以及销售过程,实现业态结构和生态圈的重塑,并深度融合线上服务、线下体验[2],作为全新的零售方式之一,对用户的日常消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可以确保人们及时获取自己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总体来说,“新零售”是线上、线下以及新物流的集中整合,其中,线上和线下分别指代云平台和销售门店,而新物流旨在将囤货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将物流行业推向信息化、云端计算的全新高度。
二、基于“新零售”环境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在物流行业中,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是重要的构成内容,但是结合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严重缺失,而且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而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此来与市场发展需求相契合。基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重要的一大问题就是有着较强的随意性。
首先,物流管理专业涉及较多的内容,且不同产业之间的差异性也比较显著。其次,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体系也比较复杂、繁琐,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仅仅从某一层面开始,所以整体课程体系的随意性特点比较显著。再次,在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诸多院校在更新教育内容过程中[3],仅仅整合了简单的内容,且出现了不契合的问题。最后,一些院校在删改教学内容时,并没有进行系统化验证,进而导致教育的随意性越来越显著。
(二)实践教学的实施力度有待提升
物流,是现代商贸物流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属于重要的商贸活动,与传统商务活动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之处,尤其在物流服务体系和供应商等方面,而且对实践性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是在总体上,目前一些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对传统理论教学模式进行了应用[4],学生诸多时间都用在了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相关理论知识方面,所开设的实践教学时间比较短,进而很难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稳步提升,不利于满足学生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三)缺少充足的师资力量
目前,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师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大问题,对物流管理教育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物流从业人员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首先,一些高校在招聘人才时,虽然以社会招聘方式为主,在事业单位考试以后进行选拔,但是应聘人员的群体仍然以研究生主,在物流行业相关工作的经验严重缺失,所以其了解程度也严重不足。其次,一些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商学院和相关专业下属专业之间的联系也比较紧密,其教师虽然比较擅长商贸流通方面的知识,但是对物流行业也存在着思想误区,进而很难推动物流管理专业发展。
三、“新零售”环境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结合“新零售”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
新零售与传统物流行业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这在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且与物流运输和产品生产等环节也具有关联性,在未来行业过程中,“新零售”将会在物流行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在物流管理專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新零售”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5]。首先,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在“新零售”中,现代信息技术对整个供应链重构和管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培养物流管理教育人才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此来开设所有课程,保证学生充分掌握与新零售相关的信息技术。其次,商务和营销课程体系。商务、营销课程体系和新零售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是“新零售”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在构建营销课程体系过程中,必须要涵盖“新零售”这一内容。最后,实践课程体系。借助实践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 (二)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可以与企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相符合,基于“新零售”视角,必须要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制定可行、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由于现行的实践教学时间并不长,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必须要不断创新和改革原有的实践教学计划,设置充足的实践教学时间,进而与实践教学内在需求相符合。其中,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将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分别落实到位,高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设置校外实训基地,比如仓储配送中心和零售企业等,确保学生可以对实际工作进行学习和锻炼,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化。
其次,高校要加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积极介入顶岗实习期间教学,实现学生“工”与“学”的顺利转换,并将就业指导落实到位。其中,要加强多种合作模式的应用,比如“校中厂”“厂中校”等[6],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到顶岗实习工作之中,同时,还要安排教师进行追踪教育,密切关注学生在岗适应情况,进而进行有效的教学成果考核。
最后,加强校企合作。学校可以要求企业安排专业部门管理人员深入高校,为学生和教师讲解企业的发展概况和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同时,高校也可以与企业进行定向合作,定期安排实习生进入企业进行学习,充分掌握企业的工作业务流程,确保自身工作能力与工作需求相契合。
(三)开展第二教育课堂
对于高校第二课堂来说,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具有极大的帮助,可以引导学生树立高度的创新意识,并健全人格。首先,成立物流协会组织。对协会来说,可以对实务操作进行落实[7],比如部分物流实训中心建设等项目。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各项比赛活动,比如电子期刊和物流知识竞赛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教师要加强创新型团队的构建,积极开展科技竞赛,并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在物流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师资力量薄弱严重影响着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对“新零售”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因此,高校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制定完善的“双师”制度,比如在教师招聘过程中,高校可以将企业优秀工作人员引进过来[8],具体要求这部分教师可以在企业工作。学生进入企业实践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和教育学生,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上来。
此外,在学校与企业联合过程中,高校要积极邀请行业代表到学校进行专家教育讲座,将实际案例和教学结合在一起,与教师和学生分享创业过程中的经验,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零售”环境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校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将“新零售”全新发展模式融入其中,不断增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最大程度地满足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进而为物流行业培养一大批高质量的综合型物流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冯琳.“新零售”背景下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研究[J].经贸实践,2018,226(8):306-307.
[2]孙宗耀.“新工科”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7):418,420.
[3]王磊.基于实践教育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J].现代经济信息,2018(12):468,482.
[4]张小桃.双创时代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山西青年,2018(18).
[5]段圣贤.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以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物流科技,2017(8).
[6]罗纯军,付啟敏.电子商务与物流业融合发展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8):207-208.
[7]苏东风.“三新”视角的“新零售”内涵、支撑理论与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7(9).
[8]陈宏犇.新零售业态下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江苏商论,2018(2):45-47.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29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