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音乐审美鉴赏能力在大学生音乐治疗中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志远 周佳欢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疾病发生率大大提高,音乐治疗课程也越发受到高校的重视。作为音乐治疗的载体,音乐,却是所有艺术中最为抽象的门类,音乐审美体验过程的关键在于鉴赏者是否具备鉴赏音乐的能力,也将是音乐治疗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音乐治疗;音乐审美;音乐鉴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承受着来自生活、就业、人际关系上的心理压力,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大大增加。音乐治疗课程在高校中的开设成为疏导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方式,以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情感、心理效应,使求助者借助治疗师运用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情感联觉、心理疏导,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音乐治疗较之以往的传统治疗方式更易被人们所接受,因为无副作用,运用音乐为媒介,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来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进而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从而引导改变被治疗者的身心状态。
  音乐却是所有艺术中最抽象的门类,运用动态的、有组织的乐音构建音乐形象,通过表达作曲家的思想情感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音乐的旋律、织体、和声所代表的含义都是含蓄、抽象的,音乐思想也总是蕴含在这深邃的音乐语言中。因此,音乐审美与鉴赏在音乐体验中尤为重要,其作为音乐审美体验的一种形式,是审美主体(鉴赏者)对审美客体(音乐)的关照,是审美主体把握音乐对象,理解音乐内涵与意味,从而激发主体的情感、想象以及创造力,获得巨大审美愉悦的过程。音乐审美体验过程的关键在于鉴赏者是否具备鉴赏音乐的能力,用“音乐的耳朵”来解读音乐、感悟人生。
  一、音乐审美鉴赏能力在音乐治疗中的体现
  音乐治疗按参与人数分为个体音乐治疗和团体音乐治疗,个体音乐治疗有引导想象法、积极想象法、音乐回忆法等;团体音乐治疗有歌曲讨论法、音乐剧与舞蹈表演法、奥尔夫治疗法、即兴演唱演奏法等。个体音乐治疗的过程基本通过让治疗者聆听音乐产生情感共鸣,辅助治疗师的语言引导进行想象和心理疏导,来达到音乐治疗的效果;集体音乐治疗则通过音乐集体演唱演奏舞蹈,在一个即时产生的集体团队中获得人际交往的提升和身心疏导与愉悦。由此可见,不论是个体音乐治疗还是集体音乐治疗,都是首先通过治疗者对音乐的审美与鉴赏感受,辅助治疗师具体的语言与行动帮助,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二、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
  (一)具体策略
  本课题通过对比参照法与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通过将相同背景的研究对象进行差别教学辅导,一半的学生进行正常的音乐疗法教学,另一半的学生先进行8-12课时的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提高辅导后再进行音乐治疗课程,来观察其后期的效果差异。
  (二)对象
  本次调研的地点在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抽取本学期开设音乐心里疗法的8个班级,共3015人,专业分别为数字媒体、环境艺术、汽车检测、中澳会计,男生1620人,占被调查对象的54%,女生1395人,占被调查对象的46%。从专业分布上看,理工科类与文史艺术类占比基本持平,分别为48%与52%。
  (三)工具
  编制《大学生音乐心理疗法效果问卷》,包含单选题40题,多选15题,填空10题,判断10题,以及简述与建议题两题。问题包括音乐基本素养、基本乐理、中西音乐史、音乐治疗的基本脉络、大学生心理状况等。单选题针与判断题针对被试者的音乐基本素养,填空题与多选题针对被试者对音乐治疗的认知与课程经过一学期的开设具体起到的效果,简述与建议题为“您认为提高音乐审美鉴赏能力在音乐治疗过程中能促进治疗效果吗?”和“您认为对音乐的喜爱程度和对音乐的偏爱种类对影响音乐治疗效果吗?”。
  (四)程序
  采取网络问卷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现场调查为2019年1月5日-1月15日随堂进行,网络问卷在问卷星同期发布。
  (五)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经过音乐素养提高与审美能力训练的学生在喜爱音乐、对音乐的运用与感悟、对音乐治疗的配合度与实际效果都有明显的提升。如“西方有名的古典作曲家”“中國的五声调式与西方的大小调式”“大小调的色彩与情感区别”等音乐素养题,只有5.2%的学生能答出如“莫扎特、贝多芬、大调代表明亮、小调代表忧郁”等基本音乐知识,而经过审美能力提升的班级有67.7%的学生能基本答对或是有自己的正确表述;而如“您在积极想象法中能否随着老师的引导词联想到相应的画面”“您在奥尔夫律动中能否随着旋律与节奏型进行相互的配合律动”等有关音乐治疗配合度与效果方面,只有32.6%的学生能在治疗过程中很好的进行互动,而经过审美能力提升后的班级学生在整体治疗配合度方面达到了78.3%。
  三、音乐审美鉴赏能力在音乐治疗中的具体运用与表现
  音乐审美鉴赏能力根据能力指向可以分为音乐欣赏能力与音乐创造能力。音乐欣赏能力是指感知觉音乐的能力,在治疗过程中,具备音乐感知觉的学生能更轻易地从治疗音乐中产生一般情绪上的变化如高兴、忧郁、兴奋等,进而方便治疗师通过移情、联觉等手段显现如妒忌、恐惧、轻蔑等内心隐藏的复杂情绪,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音乐创造能力是指运用美的规律,通过“音乐符号”以及不同的音乐艺术形式如跳、奏、打、唱等来表现美,表达情感的能力。在团体音乐治疗中,如奥尔夫音乐疗法,参与者需要借助奥尔夫乐器以及人体乐器,通过治疗师和音乐的引导,运用具体的音乐形式来抒发自己积蓄的情绪情感,在团体协助中,感受人际关系的美妙。
  音乐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综合学习训练的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螺旋型上升的过程,理论方面指的是基本的音乐素养,如基本乐理,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以及各自如何影响音乐;如西方音乐史,了解西方作曲家、演奏家的人物生平、作品风格及时代风格;如民族音乐概论,了解中华民族音乐、调式、民族乐器与乐曲,进以更透彻的掌握五音疗疾理论。实践方面指的是视唱练耳,对音高、节奏、强弱等音乐要素有明显的感知能力,演唱演奏,能基本准确的演唱简单的旋律,感知旋律线条的波澜起伏,和声的明暗色彩;体态律动,能跟着旋律感知节奏律动、身体协调等。
  四、改进高校音乐治疗课程效果的策略
  音乐审美活动是音乐审美感知觉、音乐审美想象、音乐审美情感等多种音乐审美心理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塑造健全的音乐审美心理是音乐审美素质培养的关键所在。
  因此,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与品位不止能提高音乐治疗课程的实际效果,也是新时代“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音乐教育中具体教学方式,针对音乐审美鉴赏包含的欣赏能力与创造能力进行音乐能力的培养。结合校内外丰富多彩的社团、讲座等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来提高音乐治疗的有效性并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情操和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高天.音乐治疗导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
  [2]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张志远(1989—),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钢琴演奏。
  基金项目:音乐审美鉴赏能力在大学生音乐治疗中的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ZWX-181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3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