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孙小进

  [摘           要]  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两个主导,一是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代表的经济总量增长;二是与经济总量增长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产业结构及从业人员结构的优化升级。“十三五”以来,长沙市坚持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引领,按照“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快速发展和积累,全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提高。而对区域经济而言,其发展的长远和稳定除了政策环境外,还离不开源源不断的人才供应。目前长沙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存在高等职业技能人员缺口,面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需要进行相对应的改革,以确保两者之间快速、健康、协调的发展。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7-0010-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高级职业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教育部门专门下发文件并提出要求:“高职院校需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上仍然存在不足,尤其是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存在不和谐或脱节现象,不仅不利于当地人才资源的有效流转,还阻碍了高职院校自身专业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相关研究中认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国家政府及主导行业对专业设置的专业评估与认证方面。学校有自主设置专业的权利,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则通过专业评估和认证对其实现管理和宏观调控,因此,国外职业教育专业的调整基本上是以社会需求为主,学校自主选择、国家宏观调控的模式而进行。国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研究主要研究的是职业教育模式,重点放在对职业教育发展历史、专业设置概况、功能的探讨,研究的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过程、专业资格体系的认证模式等,大多数研究成果是针对高等教育所设置的某一专业或单个专业种类所进行的研究,缺少对高等職业教育培养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对当地经济具体推动的研究。
   随着研究层次的不断深入,目前国内关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也由先前的宏观概念逐步过渡到微观实践,由理论层面逐渐走向操作层面。对专业概念、专业设置的界定及专业发展的走向有了更加深入的细致研究,尤其对专业设置的区域性研究更加受到学者的重视,强调专业设置区域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姜大源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理论思考》一文中,从高等职业教育角度出发,针对当前我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热点难点,从教育观念更新入手,对专业设置进行思辨,提出专业设置的理论模式。阙明坤的《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践——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一文中将微观的实践调研分为对微观范围的界定,其中包含对一省、直辖市专业设置的调研。张雄的《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从理论到实践各个层面进行研究,提出专业设置的对策与建议。
   由此可见,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革新,促使高等职业教育对专业设置的研究呈现微观化,而这种微观化并非泛泛而谈的理论探讨,而是更加趋近实际需要。王力俊的《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研究了39所高职高专院校的招生计划,结合产业结构的现状,对二者的适应性进行了统计分析,不再局限于宏观整体专业设置研究,出现了更多对具体专业的专项研究。喻靖文的《武汉城市圈内高职院校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要破解的几个问题》针对武汉城市区内高职院校在“两型社会”建设中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定位的错位、人才培养的规模发展和学校建设上存在投入严重不足以及“以就业为导向”和服务区域经济等矛盾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二、长沙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特点和发展目标
   (一)长沙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相关统计报告中指出:2017年湖南长沙市经济社会保持稳中求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初步核算,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535.51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9.4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98.26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57.80亿元,增长10.9%。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1、3.8、5.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42.1%、56.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135388元,比上年增长5.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6∶47.4∶49.0。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811.3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64.7%。
   (二)长沙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本研究对长沙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特点总结如下:(1)制造业。长期以来,长沙着力发展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新兴工业化,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工业发展成效好、集群覆盖范围广、产业规模扩张快、园区聚集效果强以及转型升级质量高的特点。(2)农业。长沙作为省会城市,近年来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贯彻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方针,着力推进农业设施化、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信息化,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有产业化水平逐步提升但产业结构不合理、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但支撑体系有待健全、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但社会化服务不足、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加快但高端技术普及不够、农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但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增大的特点。(3)服务业。2008—2017年,长沙市服务业经济总量连续突破并跨越了五个千亿级台阶。2017年全市服务业经济总量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是GDP总量增加的主要行业。服务业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位次逐步提升,先后超过济南和沈阳,跃居第6位,居中部省会城市第2位。近年来,长沙市抢抓服务业发展机遇,按照服务经济与智能制造“双轮驱动、齐头并进”的总体定位,金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旅游休闲等新兴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加快发展,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有所加快。但仍存在服务业占GDP比重偏低、服务业经济总量偏小、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高端服务业实力偏弱等问题。    (三)长沙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目标
   (1)制造业:加强统筹规划产业发展、主导引领推动园区聚集、围绕核心夯实产业链条、搭建平台实现增效提质、开放合作推动产业升级。(2)农业:以产业融合为方向,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提升农业竞争力、以精细生产经营为导向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以加快高新农业科技应用为突破提高农业创新力、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关键促进普通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3)服务业:强化思想认识,持续浓厚服务经济发展氛围;强化项目支撑,做大做强服务经济骨干支撑;强化方向引领,着力构筑服务经济核心优势;强化要素保障,切实优化服务经济发展环境。
   三、长沙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目前,国内对高职专业设置和区域经济之间的研究大多属于定性研究,而把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以及调查研究综合起来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从微观角度研究区域内专业设置与产业行业之间的关系,分析高职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相关性,对接长沙“十三五”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集群和长、株、潭“3+5”城市群建设需要,动态跟踪产业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集群,围绕业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从而希望能够为高职专业设置提供可借鉴的思路。长沙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分析如下。
   (一)长沙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需求
  长沙地区产业结构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显现除了地域和经济水平因素外,最为关键的是人力资源配置,尤其是高等职业技能人才的供给,也是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此外产业结构调整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之间具有密切的相關性,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导致地区人才需求的供给发生变化,而能够从容应对这种变化并为经济发展提供数量足、质量佳的专业技能高素质人才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目的和根本。
   (二)长沙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高职院校专业的合理设置需要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相互统一,由于这种订单式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能够为区域经济提供对口的人力资源,因此企业或单位均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将为高职院校的招生、师资、设施以及就业提供有力的保障和促进。因此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发展的制约作用
  虽然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提供方向,但是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缺点也较为显著,主要表现为对支柱产业的过分依赖。因此,单纯依赖区域经济发展并以此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进行考量势必会造成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片面和狭窄。一旦区域经济发展遇到瓶颈或转型,势必会导致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过时和不对口。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综合分析院校自身特点,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景进行综合分析,切不可盲目跟风,也不可闭门造车。
   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和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高职院校需在现有专业建设基础上,对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深入调研,持续优化高职教育专业的设置理念、专业教学资源配置,主动适应人才需求标准,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提高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自身生命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坚.新形势下广东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1):87-89.
   [2]崔顾芳.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7(6):60-64.
   [3]张等菊,江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切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高教探索,2017(3):96-101.
   [4]周树会,仲文婷,李红.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7):53-58.
   [5]王明贤,曾祥麒.高职院校专业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则与对策:以四川省高职院校为例[J].科教导刊,2017(10):27-28,44.
   [6]龚晓莉,彭靖,陈丽州.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实践[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284(5):96-97.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3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