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初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明霞

  【摘要】随着教学思想的转变,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扩大。初中生在学习数学学科过程中,容易受到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对于数学理论知识和问题解答领域不能够有效的掌握,课堂中没有独特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没有真正意识到数学学科的乐趣。数学是初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仅仅只靠教师的引导不能够有效地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渗透新课改的教学观念,还要根据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基础知识的了解,精心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加深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在课堂中开设小组合作活动,共同探讨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主学习 趣味性 复习巩固
  一、打破传统教学制度,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以往的数学学科中,大部分数学课堂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实行教学,教学体系比较单一,略显古板,在一定条件下制约了数学教学效果。另外,由于教学内容的繁琐性和復杂性,在课题设计中结合学生的兴趣取向,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和弃学现象,这不利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为了改善课堂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数学学科认识,让学生体现自主探究思想,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题导案,给予学生自主探究课题的机会,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数学思考能力,灵活运用新旧知识,巩固知识基础,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传授者,更应该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喜悦感”和“快乐感”。例如《数轴》课题讲解中,学生一时不能完全理解数轴的基本概念,所以教师不一定非要等到把所有知识点全部传授给学生之后,再让学生对其知识点进行逐步观察和总结,教师首先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前,把《数轴》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原理呈现在学生面前,如“加入把一个图形沿着另一条直线折叠后,可以与另一个图形相互重合,则这两个图形之间关于这条直线为轴对称关系”,在基本概念理解之后,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或者课堂中寻找轴对称图形进行举例,并且说明为什么类似于轴对称图形。学生只有自主探究和观察,才能够得到正确结果,在分析和探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和概念,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二、利用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在于好奇心强,借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事物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一旦有了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具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去发掘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是能够激发学生潜在能力,引导学生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该突出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在数学问题设计中增加趣味性元素,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模式,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在于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教师应该设计趣味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到数学学科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方程”知识过程中,为了拓展学生数学运用能力,丰富有关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式,教师将方程知识融入到“工程”问题中去,用于提高学生的生活意识,调动其积极性,问题如下:为了给某自治区新修一条公路,甲乙两工程队承包了这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假设甲工程队单独施工,那么则刚好如期完成任务;假设乙工程队单独施工,就要比甲队施工时间还要超出6个月才能完成任务。目前甲乙两工程队共同施工4个月,剩下的由乙队单独完成,刚好如期完成任务。提问:原来规定修好这条公路需要多少时间?该问题贴近生活,又引申出了方程问题,在解题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丰富数学知识,最后学生解答出:假设原来规定好这条公路需要x个月完成,那么甲队单独完成需要x个月,乙队完成需要(x+6)个月,根据题意得知4x+xx+6=1,x=12,则原来规定修好这条公路的完成时期为12个月。
  三、课后加强学生的复习巩固,提升学生数学知识水平
  初中生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都能够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想法,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但学生在课后不主动巩固知识,不对课堂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和学习技巧进行复习和拓展,因此导致学生数学成绩一直无法进步,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代表着教师授课的结束,课堂上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和学习方法知识给学生起到一种辅助学习的作用,而真正学习的主人是学生,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结束后,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且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拓展和探索。学生通过对课堂学习过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就能够牢牢地抓住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也是避免学生犯错误,学生学习的一种查缺补漏的方法。学生课堂上的活跃气氛只是表面现象,教师不能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而应该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关注到学生本身的学习特点和基础,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对课后学生的复习阶段进行辅助和传授,扎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另外学生通过课后的总结和反思,也能够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一种反馈作用,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更清晰的认知,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去探索和思考,如(1)对于抛物线y=12(x+2)2,当x为何值时,函数值y随学的增大而减小?(2)假设一个斜坡的坡度为i=1∶3,某物体沿着斜面向上推进10米,那么物体被升高了多少米?(3)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外角是100°,那么它的底角是多少度?学生在课后通过相关的练习题,能够对课堂学习过的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并且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探索,能够使得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激发探究问题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四、创建小组探讨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许多教师认为班级是一个整体,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整体进行探讨和交流,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集中精神,拓展数学学科认识,教学效率无法提高。为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采用分组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例如,在《几何面积计算》课题引导中,可以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一组学生都分配学习任务,学生可通过对几何图形概念的理解,灵活运用面积公式,求解几何图形的面积。利用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个体的作用,互相研究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方便学生共同学习。在小组探讨之后,教师可根据每组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汇总,利用好的知识点,通过学生的角度进行总结和讲解,对于疑难点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了解,采用不同程度的讲解方式为同学们解惑,并且学生在小组探讨过程中,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巩固学生知识基础。
  五、结语
  总之,数学是初中重要学科之一,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真正学习的主人依旧是学生本身。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多元化的数学活动,内容设计中增添趣味性因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另外,在课后还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的复习和巩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46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