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研学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春兰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生存自理能力,是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集体体验、个体体验、换位体验、模拟体验、野外生存体验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必要的生存技能,激发学生生存自理的强烈愿望,使每个孩子都学会自信从容、健康快乐地生活。
  【关键词】研学活动 小学生 生活自理能力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又称探究式学习。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学习过程。研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现有的学科教学不同,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目前,我国小学生的生存自理能力令人堪忧,意志薄弱、生活不能自理、社会适应性差、抗挫折能力低等缺陷普遍存在。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总结出学生喜欢且有效的培养途径——在研学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生存自理能力。
  一、在集体中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光荣”
  小学生天真烂漫,不缺少自理劳动欲望,缺少的是被爱子(爱孙)心切的家长剥夺了的机会。我们充分利用家长会、班队会和学校宣传栏进行大力宣传,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形成合力,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墙墙会倒,靠娘娘会老。只有靠自己,万事难不倒”的思想植入每个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思想中。我们要求低段学生日常生活做到“五自”:书包自己背、铅笔自己削、鞋带自己系、衣服自己穿、教室自己扫。中段学生做到“五会”:会拖地、会洗内衣、会缝纽扣、会炒蛋饭、会包饺子。高段学生做到“五能”:能补破衣、能洗衣物、能炒小菜、能带弟妹、能整理房间。在全体学生都参与的基础上,学校还定期分段开展“生活自理能力比赛”,让优胜者站上高高的领奖台,给予表彰奖励,学校上下营造出浓厚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光荣”的舆论氛围。
  我们开展“今夜不回家”活动,让孩子们做晚餐,小组间评比晚餐的色香味和营养程度,晚上睡在自己搭建的帐篷里,彼此取暖,体会集体生活的快乐,第二天早上自己收捡帐篷,自己煮汤圆鸡蛋,早上八点钟顺利回到教室正常上课。整个活动中,其乐融融,没有人吵架耍脾气、没有人挑食偷懒。家长评价到:在“今夜不回家”集体体验活动中,孩子们生存自理能力超出了我们的预估,真正起到了素质教育的作用,希望这样的活动经常开展。
  二、从自我体验中找到成长的快乐
  育人,不应该等到“三十而立”,而是要“三岁而立”。在儿童时代,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社会,都必须鼓励孩子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养成“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去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的良好习惯,把“劳动最光荣,懒惰最羞耻”的观念扎根于学生小小的心田。我们和家长沟通,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小鬼当家”体验活动,让孩子自己照顾料理自己的生活。“小鬼当家”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买食材、学会正确使用天然气灶或电磁炉,学会做简单的饭菜等,在体验感悟中,有孩子写道:我居然能自己买菜做饭炒菜了,我都佩服我自己,太开心了!有的孩子写道:今天我学会了用洗衣机洗衣服,我把自己的衣服和被单洗干净晾晒了,我再也不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寄生虫了!
  三、从换位体验中懂得尊重
  尊重他人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以及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现在的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较好,他们从心底里唯我独尊,看不起体力劳动,对清洁工更是不屑一顾,对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自律性差,对厕所卫生毫不在意。为此,我们让学校的保洁阿姨每周在工作日休息一天,让值周班级的学生开展“今天我是保洁员”体验活动,让值周班学生人人参与扫厕所、捡垃圾,通过体验活动,学生发自内心的说到:清洁阿姨好辛苦,每天保洁那么多的地方;清洁阿姨好伟大,一人脏换来学校环境洁。过去看见清洁阿姨绕道走的同学,会主动上前叫一声“阿姨好”,过去爱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的同学自律性强多了,过去对厕所卫生毫不在意的同学,自觉大便入坑,小便入槽,尽量减少保洁阿姨的劳动量。通过换位体验,孩子们懂得了劳动的意义,劳动者的伟大,学会了尊重劳动人民,促进了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自律习惯。
  四、从模拟体验中感受生命的可贵
  世界上最珍贵、最无价的是生命。小学生自护能力差,安全技能欠缺,在安全隐患面前无知无惧。为了增强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我们定期邀请民警为学生作交通安全知识讲座,邀请消防员作现场灭火示范,让学生现场体验用灭火器灭火的方法,掌握危急情况下的避险自救方法;我们还与医院定期联系,教给学生防控疾病、消毒杀菌的方法以及自我保护的措施;我们还邀请工商局人员为教给学生识别伪劣食品的方法,让孩子们现场体验辨别食品正品的方法,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我们组织学生到“安全体验中心”参观学习,让孩子们观看不遵守交通规则被碾压、私自游泳溺水身亡时家人撕心裂肺的悲痛场景,孩子们由衷的体验到生命的宝贵,纷纷立誓,不私自去河塘游泳洗澡。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制作了上学“路书”,规划出自己家与学校之间行走的最佳、最安全的上學放学路线,立誓做到,遵守交规,珍爱生命。
  五、从野外生存体验中学会合作共赢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谁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我们组织了野外生存训练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徒步拉链行军后自己找水源、搭建锅灶,砍柴生火,埋锅造饭。在此体验活动中,学生要学会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会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也学会对竞争或合作过程中的分歧和误会,不能心存怨恨,要理解谅解别人,形成优良的团队精神,只有合作共享,才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同时也懂得了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团队的利益,团队的成功才是最终的成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竞争合作求双赢。
  六、家校联合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的过度溺爱和“全方位包揽”造成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让学校学的在家中得到延伸,因为家里才是学生施展“才能”的最好“阵地”。只有家长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教育。家长一定要放开手脚,不要对孩子的锻炼行为过多的干涉,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使孩子形成心理惰性和依赖性格。因此,首先应转变家长的观念和做法。于是我充分利用家长会或平时家长接孩子等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达成共识,要求家长在家中要改变孩子的依赖性,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亲自参与,充分给予孩子生活自理锻炼的机会,如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洗红领巾,自己洗碗等。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养要靠家庭、学校共同来完成。我在家长会时结合学校培养的十大好习惯,指导家长要为孩子未来着想,从小培养孩子健康心理,适应生活的心理。在家里要让孩子知道孝敬父母长辈,简单的家务活可以让孩子动手。本班的多数家长能积极配合我开展活动。通过这些教育与锻炼,使孩子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而达到生活自理教育的目的。
  总之,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言传身教、耐心细致,多开展研学活动,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家园同心、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更好、更快的形成良好的习惯,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也才能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4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