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活动对智障学生自理能力培养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儿童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仍有许多患有严重先天性疾病的儿童,如智力发育迟滞。这些孩子通常被称为智障儿童。他们在认知水平和自理能力方面与正常儿童有很大差异。然而,对于这些特殊的孩子来说,日常生活需要家长和老师更多的关注。在日常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关键。如果智障儿童能够学会独立生活,不仅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而且可以减轻社会的负担。因此,在日常的特殊教育中,帮助孩子加强训练,让他们在基本的日常能力上掌握更多的东西,帮助他们提高自理能力,也是让孩子们在未来生活中更加幸福的最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智障儿童;生活自理;强化训练;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260-02
智力迟钝的学生由于智力缺陷程度不同而受到机体损伤或大脑发育不完全的影响,导致其认知和心理活动严重滞后,并在行动中造成各种障碍。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我知道,为了最大限度地修复各种损伤,有必要对儿童进行持续的康复训练。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康复训练为主导,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健康发展,探索新的思路,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一、智障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意义
1.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对于弱智儿童来说,他们希望完成一项基本的活动,这需要身体各个部位的密切配合。例如,弱智儿童刷牙可能很困难,因为他们不能在思想和行为不一致时用大脑来控制手和嘴的协调。由于他们的智力迟钝和不一致性,更需要加强对他们生活中自理能力的培养。即使他们只是简单地学会刷牙和穿衣,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这也将有效地保证他们的未来生活。
2.促进孩子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在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不良习惯和性格的心理特征。例如,懒惰、没完没了、衣冠不整、扔东西。通过对儿童生活中自理能力的培养,他们可以更加注重卫生,从头到尾做好事情,爱整洁,拾起东西可以回到原来的位置,甚至让孩子做的事情能够变得更有条理,这些都是一些很好的行為习惯,对孩子很有帮助。
二、了解学生,进行康复训练的基础
1.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
走进弱智学生的生活,多与他们接触,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找出他们在行为上的不足。跟着我参加康复训练的学生年龄从8岁到18岁不等。通过对学生的深入调查,我发现这些孩子有明显的前庭平衡障碍、触觉防御障碍、身体和运动协调障碍、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言语表达障碍等,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使我在训练中更有针对性。能更有效地找出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培训方法。
2.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审视。
在培训工作中,我阅读了大量的感官整合培训专业书籍,通过网络查询了解康复的最新发展趋势,并及时与班主任或其他教师沟通,初步学会了使用设备对学生进行评估,发现了其中存在的各种缺陷。通过简单实用的评价,我发现弱智学生属于中度感觉统合障碍,87%的学生有严重的感觉统合障碍,肢体运动智力远低于正常儿童。
三、利用游戏教学来培养孩子们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1.让孩子们加强进餐训练。
用游戏来训练孩子们的饭菜,比如把他们最喜欢的食物放在他们面前,或者遮住他们的眼睛,在他们的鼻子前晃动食物,让他们通过气味判断食物是什么,帮助他们把食物放进嘴里。这样,孩子不仅可以提高自己对事物的兴趣,还可以学会吃这写东西。慢慢地,他们不需要把东西喂到孩子的嘴里,而是可以让孩子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判断食物的种类,并完成自己的进食动作。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水对儿童也是必不可少的,让孩子们学会自己喝水。先让孩子们边喝水边看动作,然后让他们模仿。例如,找一个简短的视频,让孩子们在视频中看人喝水模仿,然后让他们比较谁模仿更多。或者让几个孩子一起玩耍,把水互相喂到别人的嘴里,或者让孩子们考虑如何喝水。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先学会这些基本的饮食方法,然后到我这里用汤匙和筷子,这样孩子们就可以一步一步地学习更多的生活技能。
2.帮助孩子加强上厕所的行为训练。
这里的残疾儿童上厕所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所以在我们的日常培训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便盆,或者让孩子在想上厕所时用手势表达他们的想法。这些孩子说话有困难,所以在训练中,我们必须注意孩子的手势。你可以用游戏指导孩子们看电视。例如,老师可以把孩子们组织在一起,然后给孩子们手势,让孩子们猜猜他们想要什么样的动作,或者老师可以找到一些图片,让孩子们看到这些图片。角色在做什么?其次,教师应该教孩子如何在厕所里穿衣服和脱衣服。有些孩子可能不会自己脱裤子。教师可以帮助儿童在开始时完成这一过程。但是,他们必须注意告诉学生具体的方法,让孩子们在上完厕所后注意清洁。这些孩子也需要鼓励,如果孩子们做得好,老师必须及时给予鼓励,使孩子们在日常训练中做得更好。
四、确立方法,进行康复训练的重点
1.创设氛围,快乐体验。
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以游戏为生命,多游戏,多快乐。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刺激的环境。智障儿童缺乏参加培训的个人动机和兴趣。他们缺乏主动性和意志力。如果他们在训练中盲目地使用强迫手段或无聊的机械训练,就会产生无聊、恐惧等不良情绪。这种训练没有任何效果,甚至有副作用。因此,特别重要的是要在培训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孩子们喜欢参加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更喜欢给培训活动一个游戏般的情节,以增加趣味性、娱乐性。
2.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对弱智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关键是要明确儿童存在的缺陷,设计适合其参与的训练方法,使儿童的身心反应和协调得到发展。因此,在每次训练前,我都要对学生的身心状况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在训练过程中坚持小步、多周期的原则,使训练难而适度,使孩子“抬一抬脚就能吃到苹果”,使他们有成就感,增强自信。
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改革,我的工作变得越来越舒适,孩子们的身体和运动功能也得到了发展,感觉整合功能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上下打量的。”虽然康复训练的道路崎岖不平,需要我们去追求和探索,但我坚信只要我们有决心做好工作,善待学生,我们就能为智障儿童撑起明天的太阳。
参考文献
[1]周颖.绘本在低学段智障学生语言康复中的运用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
[2]刘庚姝.康复韵律操促进智障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研究[J].吉林教育,2011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12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