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创新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程远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已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德育的教育水平能为国家塑造高素质和高品质的全面型人才。德育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奠基,肩负着特殊使命,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创新德育工作,在实践中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为我国初高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德育教育 道德模范榜样 校园宣传 德育氛围现阶段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国家的政治、科学、文化正发生着的变化,来自外界的文化正在與我们现有的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这种变化既存在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很复杂多样化。很多初高中生还没有社会经验,社会责任意识薄弱,自我认知还不够成熟,思想价值观念不够清晰,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对外来的文化理解扭曲,了解不完善,使其心理发生复杂的变化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积极主动找出问题所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因此提高德育教育有效性,开拓创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现阶段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工作的开展没有贴近实际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外界的思想潮流正源源不断地被引进到中国。对学生而言,外界的文化潮流与价值观念对他们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此盲目地崇拜新潮流已在学生之间蔓延开来,甚至并以此为荣,这就使部分学生出现叛逆复杂的心理,从而对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而学校的德育工作只是一味地进行书本上的知识理论讲解,并没有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没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被动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性。教师一味枯燥地传授课本上的知识点,而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导致学生对德育学科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德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只要理解了便可以掌握,德育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着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来。因此,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德育教育。
  (三)德育教育环境复杂,不注重问题根本
  当今社会环境变得复杂化,学生接触到的新事物越来越多元化,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社会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另外,社会及家庭对学生的身心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单亲家庭的孩子很有可能因家庭教育不够完善而导致心理方面的疾病;也会有身为独生子女被父母过分的溺爱,变得自私、自我等现象。对此,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问题入手,了解实际情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学校与家庭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
  许多家长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并不重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出现逆反现象时,老师和家长只会一味地谴责,并采用强制的管理方式。这种做法会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很大的影响;而教师在这一阶段如果不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和帮助,学生的心理和性格都会发生不良的变化,因此德育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学校及家长都应积极重视起来,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五)德育教育内容过于单一,内容过于政治化
  无论是初级阶段的德育课本还是大学阶段的德育课本,都会出现知识内容重复、内容空洞、缺乏创新性,不能根据具体的时代要求进行改进和创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对德育教育不重视,认为其并没有实际意义和作用,同时这也增加了教师授课的难度,使德育教育的实质意义难以得到发扬。
  二、德育教育的创新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
  我国现代化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学生与教师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提高自身对外界新生事物的判断能力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教师也能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反馈。
  (二)提高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来自于外界的干扰大于学习本身所带来的压力,教师应结合家长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初高中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还很薄弱,教师和家长应对其重视起来,要时刻理解学生现阶段的心理变化和发展,积极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中以及家庭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鼓励学生勇于面对挑战,强化学生的应变能力。
  (三)丰富德育教育知识内容
  教师应把德育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结合新形势下的社会现状进行优化。在我国指定的德育教育的大纲中指出: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还要积极树立起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优秀的民族精神,更要建立起学生的法律意识,要学会知法、懂法、不犯法,为社会国家培养出全面型的人才。
  三、德育教育工作的具体实践
  (一)树立道德模范榜样
  在德育教学中,树立一个道德模范榜样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有了榜样的示范,全校的教师和学生将更加具有上进心,同时在同学之间起到相互竞争的关系。优秀的道德模范榜样应该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投票产出,而不是由校方领导自主决定的,这样的模范才会更加使大家信服,更具有说服力,能够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作用,引领和帮助更多的学生改进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正,不断地提升自我,也能更好地带领大家向着目标努力奋进。另外,学校应积极宣传道德模范的行为思想,使其发挥道德榜样的作用。
  (二)举办校园宣传活动
  学校可以在全校宣传德育知识,使德育的思想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学习中。学校可定期开展德育的演讲或者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式的互动也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可以促进师生共同学习进步。学校可开办德育宣传课,为学生提供《弟子规》等思想教育方面的书籍,定期为学生开办辩论赛等活动来增加学生对德育的兴趣,让德育教育的宣传最大化。
  (三)积极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德育教育的创新需要学校各工作人员的一致努力,我们需要营造良好的和谐友爱、平等互助、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氛围,有了良好的环境才能实现环境育人的理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优良传统。全体教师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专业水平,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榜样,这需要由学校的每一位成员来共同完成。
  (四)学校之间可定期开展交流研讨
  多年来,学校的德育教育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很多学校应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了因人而异,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得到了很大的帮助,但是在收获了教育经验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很难解决的教育难题,因此应该由教育局组织各个学校定期开展交流研讨会,借助这样的平台,学校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教育经验,共同学习进步,使更多的学校及教育工作者从中受益。
  (五)德育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
  德育的目标与德育内容的更新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要做好德育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可以把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来。例如,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去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自愿加入志愿者队伍,遵守交通规则等,都体现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与意义。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传统中学生的德育教育还面临着许多不足和困难,教师应不断勇于尝试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把理论知识巧妙地运用到生活中去,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垠亭.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体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4.
  [2]焦传凤.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
  [3]林育敬.当前中学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新课程导学,2017,(36):9.
  [4]刘锦江.浅谈中学德育的低效性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69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