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扩句造句提高智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薄弱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本文试图从扩大学生词汇量、扩句造句的集中练习以及实践练习和写作几个方面详细的阐述如何利用扩句造句提高智障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扩句造句 智障学生 语言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造成智障学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存在着三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即:汉语词汇量严重不足;只会说简单的句子;不能将课堂中学过的语文知识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扩句造句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帮助智障学生理清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循序渐进的使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复杂的句子,从而达到帮助智障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分析问题:
对照教研组的“能够把语文基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不同情境中恰当应用”这一实用导向目标,分析了本组学生学习语文的三个突出问题和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1)汉语词汇量严重不足,甚至仅仅停留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水平,他们掌握的词汇大多是名词、代词之类的简单词汇,而形容词严重匮乏是导致他们说话简单、直白,缺乏艺术性的主要原因。
(2)学生只会说简单的句子,一旦加入修饰语、关联词语就混淆不清,使句子表述成为了缺乏逻辑、条理的词语罗列。也就是我们的学生对所出现的修饰语、关联词语不理解其意义,因此也不知道该如何用、用在哪里。
(3)不能将课堂中学过的语文知识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造成了课堂学习和实际运用两张皮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因为学生缺乏迁移运用的能力,更是我个人教学中没有大量的针对此方面进行有效的训练,导致学生不会迁移运用,也没有建立起自主遷移运用的意识。
主要措施:
1扩大学生词汇量
要想让学生学会扩句造句就要首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所以在本学期的语文教材生字词教学上,我设计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形容词、四字成语等等,其次还让学生自己搜集四字的成语,把课堂中的休息调试环节变成了四字成语对对碰、古诗词对对碰的游戏环节,学生都很乐于参加这样的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扩大了自己的词汇量。
2扩句造句的集中练习
在教材中我也特意设计了一部分练习的内容就是进行扩句造句的,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大量的进行扩句造句的练习,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充当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例如:以《冰糖葫芦》一课为例,我首先让学生说词汇,注意积累有关糖葫芦的形、色、味等方面的词汇,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去说词汇。 然后呢引导学生用冰糖葫芦造句子,在造的句子的基础上用学生积累的形容词词汇进行扩句子。在课堂中让学生先进行简单的造句,在简单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动自己的想象及所学过的形容词语,进行扩句。进行扩句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不同角度扩句的练习。
2.1给结果,找原因
生活中,每一个结果都有它的原因。将给出的句子找一些原因。
例1:没完成作业。
理由:我昨天生病了,所以没完成作业。
理由:我昨天和小朋友玩游戏,玩的太晚了,忘了写日记,所以没完成作业。
2.2推想练习
事情的发生,可能会有许多的原因。先推想其中的原因,再为每个原因写几句话。
例1:高兴的事。
(1)考试得了100分。
(2)收到很多生日礼物。
(3)“六一”儿童节和同学一起到公园玩。
写句子:
(1)这次语文考试我得了100分,老师表扬了我,我非常高兴。
(2)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妈妈给了我许多礼物,真高兴啊!
(3)六一”儿童节那天,我和同学一起到公园玩,好高兴啊!
2.3给原因想结果
每个句子都描述了一种事情,写出它会引起的后果的句子。
(1)今天我迟到了。
今天我迟到了,所以不敢走进教室。
3实践练习和写作
在课堂中练习之后,就适当的带学生进行实践的迁移运用的练习,让学生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与实践建立起迁移运用的关系,自己有意识主动的将学到的知识迁移运用到实践中。以《美味串串行》这一课为例,在学习过课文以及基本的就餐礼仪与用语之后,亲自带领学生用所学过的语言去麻辣烫店里进行实践,并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在学生吃的津津有味的时候采访学生吃麻辣烫的心得体会,学生们都很乐于与大家交流,有了实际的体验与感受,使学生的体验更加深刻,在语言表达上也更加的贴切准确。作为高组能力较好的学生,简单的书面语表达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实践过后,对于一些能力较好的学生引导其将感受写下来,写成日记或者是感言,而能力稍差的学生则强调口头表达,使学生能够加深体验,增强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贺玲.教材教法新探[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 闻龙.新课程通典小学阅读[J].南宁:广西教育,2004.
[3] 吴启坤.句型变化方法举例[J].陕西教育,1998(07-08).
[4] 陈爱武.如何提高学生的造句水平[J].江苏教育,1998(10).
[5] 胡宝森.也谈扩句缩句[J].河北教育,1995(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87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