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专院校图书馆员职业转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新技术不断发展,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已不能够适应现代图书馆发展,图书馆员的职业发展面临挑战。对目前大专院校图书馆结构进行分析,提出面临新时期、新技术,图书馆员职业发展的方向。
[关 键 词] 大专院校;图书馆员;职业发展;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 G25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198-02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移动图书馆广泛普及,新的技术和服务理念不断出现,为图书馆工作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挑战,也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中心,在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水平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地位。作为图书馆员,不仅要管理好图书馆的资源,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教学辅助作用,更要让图书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新技术对图书馆的新要求
随着国家对科研的关注,大专院校图书馆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资源中心,为学校科研提供帮助,辅助教学的任务将会是日后发展的重点方向。因此,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馆员队伍、建筑设备、规章制度等都要有新的发展目标。
(一)馆员结构的转变
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大专院校图书馆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关于图书馆员的规定第11条对图书馆员队伍的构成做了详细的划分,将图书馆员分为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在数量分布上,要求专业馆员的数量占馆员总数的一半以上;在学历分布上,辅助馆员需大专以上学历即可;对专业馆员来说,要求担任专业馆员的人需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对年龄较大的馆员要求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所有的馆员都需经过图书馆学专业培训。
《规程》将馆员队伍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不仅突出了专业馆员在图书馆中的重要地位,还规定高等学校要重视专业馆员的地位,将专业馆员与学校科研人才一起列入发展计划,鼓励馆员通过在职进修等方式提升科研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将辅助馆员的业务范围进行了明确的说明。从对馆员的划分可以看出,未来图书馆的服务将分为两个方向,即科研和服务。因此,未来的图书馆在高校中的作用将由单纯的教辅机构向科研辅助机构转变。
(二)读者需求的转变
图书馆的基本业务已经越来越难满足当代读者的需求,读者对图书馆的阅览环境、硬件设施、馆藏文献质量、电子资源数量、咨询服务和阅读推广活动等有更多的需求。
图书馆始终为读者服务,因此一切服务要从读者的需求出发,以“读者为本”。传统读者年龄偏高,这部分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仅仅停留在文献的利用,较少的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对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利用得更少。现代读者年龄偏低,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对图书馆的需求更多。因此,这部分读者对图书馆使用功能要求会更高一些,文献的形式从传统的纸本文献资源向电子资源转变,利用图书馆的方式从亲自去图书馆向通过移动设备登录网上图书馆转变,了解图书馆信息的渠道从传统的图书馆宣传栏和海报向网页、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渠道转变。他们不仅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还对图书馆数据库等电子资源产生了更多的需求,希望能与馆员建立联系,使馆员能够了解读者的科研需求,在科研资料的获取中建立合作,从图书馆获取更多的资料和检索资料的方法。因此,更高的需求也是引导馆员专业化发展的方向。
(三)图书馆服务的转变
传统图书馆服务的重心为纸质资源的流通管理。移动阅读技术和移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使读者阅读不再局限于图书馆,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阅读。RFID标签、智能书架和自助借还书机的普及也大大减轻了流通部馆员的工作量。
图书馆员服务的重心从传统的办理图书借还手续向其他服务转变。馆员要对自己有新的规划,专业馆员要向科技型读者提供价值更高的服务,如参考咨询、科技查新、文献检索培训等技术性服务,辅助馆员要向大众读者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吸引读者到馆。
二、大专院校图书馆员的结构特征
笔者通过对江苏部分大专院校图书馆员的年龄结构、学历、专业等进行分析,了解目前大专院校馆员队伍的结构。
(一)年龄结构特征
图书馆员的年龄结构影响着图书馆科研能力的发展。笔者调查了江苏省部分大专院校图书馆员队伍年龄构成,发现很大一部分图书馆馆员年龄结构呈现“断档”的现象,即30岁左右的年轻馆员和50岁以上的馆员在馆员队伍中各占一半,40岁左右的馆员人数极少。这样的图书馆开展新业务的动力远远不足,新馆员经验不足,老馆员虽然经验丰富,但是对新业务的开展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为教学提供辅助功能的作用十分薄弱,在开展阅读推广等读者服务时会遇见很大的阻碍。
(二)学历和专业结构特征
由于大专院校自身等级的限制,这类院校图书馆馆员在学历上普遍较低,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馆员数量较少,具有本科学历的馆员占大多数,少部分年纪较大的馆员为专科学历。这种学历分布也比较符合大专院校图书馆的定位。大专院校学生以学习技能为主,科研需求较少,因此本科学历的馆员基本能够满足大部分读者的日常需求,只需较少部分的高学历馆员满足教师的科研任务,维持图书馆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未来大专院校图书馆员发展方向
未来大专院校图书馆员将会是高度职业化,不仅具有更高的专业素质,在服务方面,更要具备更先进的理念,具有科研精神,为高校教学提供有力的教学辅助支持。
(一)馆员身份专业化
未来图书馆中馆员的分工将会更加具体,对专业馆员和辅助馆员的角色会更加清晰。这两种身份的馆员职责和任务也更加明确。专业馆员的定位逐渐变为科研服务,向学科馆员方向发展,辅助馆员定位以读者服务为主开展各项活动,带领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活动中。改变传统的仅仅满足读者需求的服务方式,转变为向读者主动输出,在了解读者需求的基础上向读者输出图书馆的相关资源,介绍资源的使用方法,引导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除此之外,还可以向教师读者介绍馆内的参考咨询服务,发挥专业馆员的学科优势,主动为有科研需求的读者提供科研帮助,彰显专业馆员的价值。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形象的具体体现者,高质量的馆员队伍必然能够提升图书馆整体的形象和地位,为图书馆事业带来长远的发展。所以,馆员队伍的建设是图书馆未来重点关注的内容。
(二)馆员理念现代化
新时代不仅需要馆员具有新的技术,还需要馆员具有新的服务理念,用于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向新的角色转型。实际上,目前大专院校图书馆馆员的服务理念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服务上,大专院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也仅限于一般性的业务,囿于大专院校读者科研能力的限制,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深度较浅,远低于科研院所的读者对图书馆深层服务的需求量大。因此,如果图书馆员不主动向读者提供这方面服务,读者将永远不会获得图书馆更深层次的服务。因此,在新时期,馆员要更加注重图书馆深层次服务,由原来的一般性服务向更深层次服务的理念转变。对大专院校来说,每个学校的重点学科专业有所不同,图书馆的深层次服务也更有利于强调学校的专业优势,打造学校的专业品牌,这是一个互相促进的服务理念。
主动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已经提出很多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馆员还会给人一种被动服务的印象,这说明目前馆員还是没有真正地转变观念,以为变革与自己关系不大,没有足够地重视时代给予的要求。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馆员队伍正处于新老馆员交替时期,因此,对年轻的馆员更要重视起来,因为年轻馆员思维灵活,工作热情高涨,容易接受新理念。因此在这方面,年轻馆员要发挥优势,树立图书馆员队伍的新形象,主动出击,向读者提供咨询帮助。
(三)馆员服务多元化
传统图书馆只为读者提供书籍的借还等简单的流程服务,现在这些服务都可由智能设备来代替人工完成,因此馆员有更多的精力将工作重心向多元化服务转移。未来馆员不仅能够提供一般性的业务,还要能够提供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内容,高层次的馆员还要具有创新性的服务理念。所谓创新是指馆员不仅要继承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更要不断创新和探索,推陈出新,对教师科研工作进行调研,主动联系教师和科研团队,为他们提供科研帮助;开放读者研修室、影像室、休闲空间、创客空间等各种方便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料查询工作室,为广大的读者在各个方面提供便利。
(四)馆员队伍特色化
大专院校一般具有强烈的专业特色,因此图书馆也可以将学校的专业特色体现在馆员队伍中。在馆员队伍的招聘中,除招聘图书馆专业的工作人员之外,还可以招聘一些与学校特色专业具有相同专业背景的馆员。如江苏财会专业学校的图书馆员在招聘时可以招聘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连云港中医药专科学校这样的学校图书馆在招聘馆员时可以招聘医学类专业的毕业生。这些馆员在知识结构上与学校的专业特色相同或相近,对教师的科研需求、学生的需求都比较了解,也有利于与读者的沟通,方便图书馆开展业务。
四、小结
新时代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为新时代图书馆员工作指明了方向,推动图书馆员工作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和越来越高的科研要求,未来图书馆员队伍的建设会更加科学化,不仅满足科研发展需求的专业馆员,还有满足多样化服务的辅助馆员共同完成图书馆现代化的建设,使馆员的职业化道路更加明确,激励馆员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使图书馆员队伍更加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萍.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惰性现象分析与对策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20):110-111.
[2]张娜.网络信息化时代阅读推广研究:以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例[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9):100-103.
[3]官红兵.信息化时代下对大专院校图书馆员的素质要求[J].才智,2018(27):229.
[4]彭泳.通识教育环境中高职图书馆员知识结构分析[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3):107-109.
[5]谢红.浅谈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6):139,143.
[6]张坤.探析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对策[J].科技传播,2018,10(17):173-175.
编辑 马燕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6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