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基础教育中音乐“创造力”的研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创造力简而言之,就是根据现有的条件,展开自发性的心理作用,从而得到新的知识,把一对互相不相同甚至矛盾的事务联系到一起产生新事物的能力。比如说从原来的思维方式当中走出来,开始尝试用另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做早已熟悉的事务。创造力是由现实激发从而转向大脑进而思考重组的活动,其产品是否具有创新力,是否独特,是否有社会价值,是创造力的判别标准。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不会一昧的只相信前人经验,勇于借鉴,却不盲从,想象自己脱开所有的束缚,自在圆融,独求己道。小学时期是人生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音乐课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课程。本文章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创造力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式;第二部分为“创造力”教学的实施建议以及教学后的教师评价;第三部分为文章结语希望该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最后成果能够为小学音乐创造力基础教育略尽微薄之力,也希望我们在音乐课程创造力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关键词】创造力;小学;音乐课;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创造力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有关于音乐创造力教学的历史发展以及产生的理论方法
  有关于音乐课程的创造力教学开始流行的时间是二十世纪初,首先起始于国外。国外最早对音乐课程的创造力教学研究的教育学家提出了具有发散性思维是产生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它可以代表个体的创造力水平。自此以后涌现了大量关于创造力的研究,集中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和教育学。在关于创造力的研究中发现,音乐创造力水平比较高的人通常会具有比普通人强烈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音乐课程创造力的教学在我国起步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较晚,直到118世纪末~9世纪初,才渐渐出现了有关音乐课程方面创造力教学记载文献,这类文献并不多见,出现的初期并未被社会广泛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方面创造力的相关书籍文献相续出现,这些书籍与文献的大量出現开始改变人们的认知观念,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创造性思维是由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互补和协调之中构成并完成思维活动的,创造思维是通过思维的反射通过信息的输入中枢神经的处理最后神经输出,由大脑左右半球相辅协最后发出指令来实现完成的,音乐的创造过程中,有理性的作用也有想象、直觉的作用。总之,音乐起始于创造。
  (二)影响学生音乐创造力的因素
  缺乏新知识输入会制约想象力。思维惯性、群体思维、无法跨界类比、没办法强制联想、没办法转换视角,在关于创造力的研究中发现,创造力水平比较高的学生所具备的身体素质和基础知识都高于创造力较低的学生,一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也就是说这类人对复杂新颖的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兴趣广泛,并且在遇到困难时,有强烈想要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满足感和征服感的驱动力;二是具有灵活性和冒险精神,这些群体拥有发赛的思维,积极主动的行动能力,不受客观与主观的约束,积极敢于从事挑战性的事物,超越自我;三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即具有善于捕捉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物,把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能力;四是包括抽象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在内的各种关于音乐创造力的综合能力,任何人关于音乐的学习,其创造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都是具有创造性特征的人的共性特征,包括严密的思维,善于总结与思考、等。除此之外,影响创造力的条件是多方面的……
  二、“创造力”在音乐教学中的建议及相关正对性的音乐教学评价
  音乐教学实施实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处于一个动态生成教学活动的过程,范畴不局限于教师开始执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加强其教学实际动态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控实尤为重要的。文章认为音乐课程的创造力教学,不仅需要关注教学实施过程,还需要完善的设计策略。以下是笔者总结的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
  (一)强化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其他综合能力的激发与培养
  学者表明“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是思维散发和想象力最丰富非常关键的阶段,此阶段被称为关键期,在此阶段教师一定要区别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不能错过其,这对学生的未来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可见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感受力的重要作用。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善于捕捉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产物,把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能力。
  (二)给予学生审美自由
  每个人的阅历、性格、生活经历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就导致了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有不同的情感方式。为此,音乐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把音乐教师放在主导地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在班级中多采用教学分组,质化分组和不同分组,从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方式,在教师引导下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发挥想象力,从更深层次激发音乐课程兴趣。
  (三)在音乐教学中努力创设愉悦、公平、宽松的学习情境
  在音乐教学中创造活动进行时,音乐教师应力争做到轻松、愉悦、公开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变现从容自如,为使学生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开放思想,积极表现自我创设条件。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发挥潜能。
  (四)研究学生创设轻松地教学环境
  音乐教师应该正确看待音乐教学中的创造性教学,不刻意的过分强调学生们的创造结果与其创造的高度,重点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创设与教学环境的设计上。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做到重点呼吁学生的存在,尊重个性。在教学中其他同学表演时奉行多一点欣赏的态度,尊重与虚心学习别人的创造,鼓励求异思维,呵护想象力。另一方面,只要学生积极认真地参与音乐创造活动或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教师就要积极地表扬与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进步,从而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缺点或者不足之处,教师要客观地进行量化与批评指正,在一个教学班级中对于性格内向、腼腆、的个别学生,要多一些关心与爱护,多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和班级的温暖。若有非常内向、不愿出声的孩子,可以退而求其次,让他做一些他可以尝试或接受的事情,教师可在课后单独进行交流和引导。最后,关于音乐教学中学生们的的学习作品,要保持耐心的矫正,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积极引导,毕竟创造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重在过程。 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多种答案,开发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对音乐教学的浓厚兴趣。
  (五)根据音乐的实际教学情况,适当调控
  音乐的教学过程是音乐教师根据所带的年级的学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水平的整体水平所决定的。音乐天赋与映月基础较好的学生、孩子所需时间较短、反应快、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反之有些学生存在着接受能力弱和反应慢的情况,就会造成音乐知识与技能水平较低,对相应的学习任务掌握得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区别对待,并且给予学生帮助与提高。
  三、结语部分
  音乐课程的创造力的教学是基础教育中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是发挥音乐这门学科的主要充分条件,是培养基础教育中学生音乐创造力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创造力的教学不应该相孤立与音乐教学中还要与其他学科形成交叉教学,贯穿于基础教育中的所有课程或者全过程。笔者认为有关音乐课程创造力教学基础教育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研究的课题,在未来时间将会升入进一步研究,加深对音乐创造力教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程建平.音乐与创造性思维[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8).
  作者简介:肖伏东,男,宁夏吴忠人,一级教师,本 科,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69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