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开展职称评审论文检测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2017年,技工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在开展职称评审论文检测工作中采用了利用文字复制比数值大小来判定申报人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办法,这项工作有助于加强教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但在实践操作中,发现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存在检测盲区导致文字复制比虚高、论文来源不够统一规范、不同数据库文献不完全重合、同一篇论文版本不同、转页文字处理错误、外文文献资源不足范围受限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差异等现实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展开思考,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保证论文检测工作的良性运转和职称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称评审 学术不端检测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人社部印发《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技工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积极组织开展职称评审工作,另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将具备良好科研诚信状况作为晋级者的必备条件,主要体现在利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结果中的文字复制比数值大小来判定申报人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本文就自己所在学校在开展职称评审论文检测工作中发现的现实问题进行探讨。
  1高职院校开展职称评审论文检测工作的现实意义
  社科院2018版《反腐倡廉蓝皮书: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8》整理了近20年来国内媒体报道的64起学术不端典型案例,公开点名这部分有学术造假和论文抄袭行为的普通高校的教师以及知名院校的系主任、院长、副校长乃至校长,对此,有媒体评论“学术不端已渗透学术界各层级” 。为有效防治高校中频发的学术不端乱象,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国内重点高校相继引入了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比较权威的有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万方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武汉大学ROST论文反剽窃系统。笔者所在的学校也引入了CNKI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5.0和万方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主要为在职教职工提供未发表论文查新,硕博士学位论文和职称论文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服务。在开展职称评审过程中,学院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晋级者的标配,要求申报人提交的论文必须进行学术不端文献检测,对违反科研诚信者实行“一票否决”。为此,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评审机构,并指定由图书馆负责对职称论文的真实性、规范性和相似性进行检测,这项举措一方面能为同行专家提供比较科学准确的关于文章创新性的数据参考;另一方面能以有效的管理体制和严格的工作机制保证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
  2高职院校开展职称评审论文检测工作的标准要求
  由于申报人提交检测的论文覆盖多个学科领域,作品形式也不一而同,因此,图书馆做出以下规定:
  2.1论文来源和系统选择
  (1)中文论文调取渠道:检测人员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检索论文原文,无法调取到原文的,申报人应准确提供论文作者及位次、题目、出版物名称、出版年(期或卷)、ISSN号、CN号,以供检测人员进一步核实原文及刊物是否存疑。(2)中文论文检测系统选择:首选CNKI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CNKI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收录不全的期刊则使用万方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3)外文论文检测办法:外文论文的信息提交要求同中文论文的信息提交要求,根据申报人提供的ISSN号可以通过ISSN中国国家中心或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OPAC)或百度等检索工具来判断该文章是中刊外文还是外刊外文。对中刊外文可进入中国知网(CNKI)、万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据库(CSTJ)中检索原文再上传到系统检测;外刊外文由作者自行联系校外权威机构检测并提交检测报告。(4)比对范围截止日期选取:统一选取数据库平台显示的论文收稿时间,没有注明收稿时间的论文使用发刊时间。
  2.2存疑刊物及论文界定
  (1)存疑刊物:论文虽被刊物刊载,但该刊未被知网、万方和维普三大数据库收录,导致原文无法核实的,这类论文多因发表在文艺类刊物上因而不被三大数据库收录。(2)存疑论文:三大数据库收录了刊载论文的刊物,但能够查到的目录中未包含作者提交的论文;或因数据库存在时差滞后及回溯不全等原因导致未收录刊载的当期或收载当期的目录不全。比如《音乐探索》被维普数据库收录,但是申报人提供的作品是曲谱而非论文,所以导致作品无法被下载,即使通过其他渠道找到曲谱,但是受到作品形式和文本格式的限制,系统无法对其进行相似性检测。(3)不予检测的论文:以图书形式发行的论文集论文,经同行专家综合评议后,认定该论文水平无法等同于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或会议论文。
  2.3统计方法与认定标准
  在“选择对比库及范围”时采用了“去除本人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文献复制比”“单篇最大文字复制比”“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三个指标,排除相应重合部分后计算文字复制比,以其数值大小不超过30%判定该篇论文达到合格标准。
  3高职院校开展职称评审论文检测工作的问题探究
  3.1高职院校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结果总览
  定位于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笔者所在的学校针对职称论文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结果的统计数据表明:其一,两年来校内职称论文的总复制比合格率均在90%以上,有小部分论文单篇复制比过高,提示这部分文章的抄袭可能性较大,也从侧面说明了在“选择对比库及范围”时加入“单篇最大文字复制比”标准的必要性,因此,防治学术不端行为应重点加强原创性引导。其二,外文论文提交数量明显增多,一方面说明了高职院校教师对外交流性学术成果增多;另一方面因为外文论文检测结果的复制比较低,较中文论文通过检测的几率更大,也促使作者选择多发表或多提交外文论文,更有可能滋生学术不端行为。   3.2学术不端文献检测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
  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操作替代传统的人工劳动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是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仍存在较多检测盲区,笔者就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列举如下:
  (1)系统无法准确区分合理引用与真实抄袭,导致文字复制比虚高。①文献中引用政府文件、领导人讲话、权威著作、历史资料、法律法规等,系统会误判为句段抄袭。②同一领域的研究方法和举证案例常常具有相似性,而论文写作一般都遵循固定格式,所以在语句表达和术语应用上易造成重复。③检索同一研究方向的文献得到的结果、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不会有太大差别。④作者在自己前期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后期成果往往会引用前期数据或出现表述相同的文字。⑤有的论文核心内容极少重复,但检测结果的文字复制比却可能偏高。
  (2)各个检测系统收录文献并不完全重合,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差异。①知网、万方、维普等三大数据库收录的文献虽然数量都非常庞大,但是种类、格式却并不完全重合,因此系统在检测同一篇原文时却可能会因平台差异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不同。②如果作者抄袭了回溯建库之前的文献,则系统无法从库中调取到相关数据进行检测。③部分科技期刊与知网和万方分别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造成这部分文献只能在协议库中检索到,而其他库中却没有相关数据。④由于各数据库对图书资源的收录存在较大空缺,所以系统无法检测抄袭图书内容的论文。⑤原文参考文献与其他论文的参考文献重合,有时会被计入文字总复制比(虽然系统可以设置“去除参考文献后复制比”标准,但是有的参考文献不能被有效识别)。
  (3)论文版本不同、转页文字处理错误,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差异。由于CNKI和万方检测系统均支持常见的文本格式文档,通过三大数据库直接调取到的论文原文是以PDF格式上传到检测系统,系统再将其转码为DOC格式进行检测。因此,①受期刊版面字数限制,有时两篇论文共用一个版面或同一篇论文被转页排版或同一篇论文原文版面格式不同,都可能会出现被检测的论文与其自身重复或者同一文章被系统误测为两篇,导致文字复制比虚高或检测结果出现差异。②原文中有图片未被去除,检测结果可能会出现乱码。③有些PDF图片格式的文件能够从三大数据库中下载,但是系统常会提示“系统无法读取原文”,需要将其转换成DOC格式文件或由作者提交符合格式要求的原文再进行检测,否则检测结果易出现差异。
  (4)造假者利用系统技术漏洞“反检测”,导致“思想”抄袭行为。分别运用CNKI和万方检测系统检测同一篇论文时,因为在工作方式、后台数据库、算法识别等方面存在技术差异会导致不同的检测结果,而且有时差异较大。针对系统的检测原理,造假者通过调整句段顺序、替换词汇、改变表达方式等方法来“反检测”,把严肃的学术研究变成了虚假的文字游戏,更有甚者会利用翻译软件将中文文献或外文文献翻译后再发表。简而言之,就是系统检测的是论文“文字”重合度,对抄袭者与原创者论文“学术思想”的相似性却无法检测,导致系统误判抄袭论文为创新性论文,针对此类情况需要组织同行专家进行补充评议,以确定抄袭者论文的真实学术价值。
  (5)外文论文检测水平亟需提高突破,检测报告标准应如何界定。①外文论文检测结果的文字复制比偏低,一方面造成了外文论文发表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也给造假者将已发表的中文论文直接翻译为外文论文发表,再利用系统技术漏洞轻易通过检测创造了条件。中刊外文与外刊外文的学术水平与创新价值应如何衡量和界定,较低的文字复制比并不能反映外文论文的真实水平,这与数据库中收录外文文献数据不足、范围有限有关。②部分外文会议论文不标注作者或系统不能自动识别不同写法的外文姓名,比如:Li Xiao SUN VS Li-Xiao Sun,检测时则无法排除同一作者提交的期刊论文重合部分。
  4小结
  高职院校开展职称评审论文检测工作确实能够有效甄别存在抄袭、剽窃、伪造、篡改行为的学术成果,震慑和防治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结果也有助于评审委员和同行专家快速了解申报人的科研学术水平。但是,不可否认,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检测人员应以严肃负责的态度认真解读报告,慎重给出结论,必要时应进行人工学术鉴定。评审机构也应合理使用检测报告,必要时应组织同行专家进行综合评议,不能完全依靠文字复制比大小来判定论文的真实水平和创新價值,更不能完全依靠学术成果来判定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水平、专业能力和实际贡献。
  参考文献
  [1] 学术志.学术不端七宗“罪”[EB/OL]. https://new.qq.com/omn/20181104/ 20181104A0OKQI00,2018-11-04.
  [2] 窦学俊,高巧林,栾世杰等.山东省部分高校论文学术不端检测分析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使用体会[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41(06):18-22.
  [3] 李永莲.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检测盲区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05):78-80+86.
  [4] 朱燕.试论反抄袭软件的学术规范功能及其局限性[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0):91-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87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