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富川瑶族“讲歌”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讲歌”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多有发现,因与地方语言结合紧密,体现在旋律上也各具特点。广西富川平地瑶多居住山区,受瑶族方言“隔山不同音”的影响,各地的讲歌在旋律上也各有不同意韵,其中富川七都、八都两地瑶族“讲歌”便是其中的代表典型。
【关键词】讲歌;旋律;词曲關系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讲歌在瑶族、畲族、苗族、侗族、壮族等南方少数民族中都有所发现,讲歌的形式及功能也各有不同。有的讲歌以多声部形式夹杂在风俗歌中,如靖州苗族有一种婚嫁风俗歌,新娘第二天需要亲自担水泡米唱“担水歌”,担水歌是一种多声部歌曲,织体由“讲歌”“领歌”“和歌”三部分组成。讲歌是唱词的分节提示,以吟唱的方式衔接唱腔使之形成一个整体。有的讲歌则作为男女或主客间的提问交流方式,“侗族喉路歌中的讲歌内容分为两种:一种是男女投缘相约一起去坐仓楼,内容为女方向男方提出的一些问题,如知识、家庭、爱情方面等;另一种是来访客人来到寨子以讲歌的形式问路。”在瑶族中的“讲歌”有多种叫法,如“数歌”“冈宗”“读音唱”“母歌”等。其含义主要有两层:(1)教学,教歌人将歌曲讲给学歌人听,让学歌人更快、更方便地去理解、记忆歌曲;(2)将歌词用吟诵的方式讲唱出来,即带有旋律性地吟诵,取其唱歌犹如讲话之意。瑶族讲歌由于多是一人演唱,因此讲歌也以单声部为主。
一、瑶族“讲歌”应用场合
瑶族讲歌的应用场合有很多,在祭祀、节日、日常生活中都有所运用。在祭祀中,瑶族“坐歌堂”对唱时,所用的平腔当地瑶人称其为“冈宗”即“讲歌”,声调低缓,旋律比较悠长,歌手坐在一起距离很近,唱歌时声音不需要太高,有如讲话。此外,在过山瑶祭祀盘王时会跳“跳伞舞”,也会经常用讲歌的歌腔。在节日中,每逢特殊的节日,有客人来时,热情好客的瑶族就会唱起讲歌欢迎客人的到来,在敬酒时也会边唱讲歌边让客人喝完杯中酒。在日常生活中,瑶族学歌时都会先“讲歌”,即教歌人将唱歌的基本方法、曲调特点、形式种类等给学歌人进行指导并做示范,对学歌者进行教学。广西富川地区的瑶人演唱时必须先学会讲歌,才能进一步掌握其他歌曲,因此又将讲歌称为“母歌”。在富川平地瑶的讲歌演唱过程中,歌词是一字一字地“讲”唱出来,内容也多与族群历史故事有关。因为讲歌的旋律与语言音调紧密结合的关系,所以体现在各地的旋律也并不相同。如前文所提,受瑶族方言“隔山不同音”影响,甚至一个镇两个村的旋律都会有所差异,譬如富川的“七都”和“八都”两个相邻村寨的讲歌,无论在音调还是在音型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七都的讲歌旋律性更强,而八都的讲歌则更接近吟诵调。
二、瑶族讲歌的形态特点
讲歌的共同特点都是如讲话一般,因此旋律起伏不大。平地瑶讲歌的歌词句式多为七言四句,曲式结构都属于典型的方整型单段体,由上下两乐句构成的单一乐段。每一个乐句包含八小节,第二个乐句则一般为第一乐句的变唱形式或原样重复。广西富川平地瑶处于分散居住的状态,在语言上有着“十里不同音”甚至“隔村不同音”的现象,而讲歌又和地方语言结合紧密,所以,富川平地瑶讲歌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现以富川葛坡镇相邻的两个村——七都、八都的讲歌母体段对比分析如下:
对比以上谱例,“七都”的讲歌旋律性稍强,主音落在徵音上。旋律以级进为主,突出了小二度和大三度,使旋律更有歌唱性,前倚音的使用更加强了旋律感。曲式主要是“A+A1+A2+……”这种变唱的形式不断往复,有时甚至完全重复。每段旋律为八小节,为“a4+b4”的结构形式。乐曲使用了“起、承、转、合”的原则,前面四小节为“2+2”结构,前两个乐节使用级进,体现了“起”的作用,后两小节使用了溯形发展,保留了旋律节奏,改变旋律旋法视为“承”。b4也由“2+2”构成,前两小节使用了新的材料,并使用大跳,增加了音乐的动力性,转变了乐思的发展,起到了“转”的作用。最后两小节使用了a4后两小节的乐思,形成了收拢的“合”的形式。
“八都”的讲歌音调很平稳,“说”的意味更强,旋律感并不明显,是通过用大量的附点节奏对语言音调进行延长、夸张,每句下滑的尾音加在一起形成了类似于吟唱音乐的表现形式。曲式也是“A+A1+A2+……”的变唱形式。每段旋律为八小节,为“a4+a4’”的结构形式。主音最后落在宫音有强烈的结束感,符合人说话的音调。“七都”和“八都”的音调都是随着字音腔调的变化而变化,如第一句以七都、八都话讲“盘王”时,都是“入”声,体现在旋律上则音高降低;而“上位”的“位”,在瑶语中是“上”声,所以体现在旋律上也是音调由低到高。从词与音的关系去看,我们发现,“七都”的旋律性更强,多是一字双音,而“八都”的“说”则体现在多一字一音,音程之间的三度关系比较常见,罕见大跳音程;在调式调性方面,“七都”的讲歌为五音列徵调式,主音最后落在徵音上。而八都的讲歌则是四音列的宫调式,主音最后落在宫音上,有强烈的终止感。
三、结语
广西富川平地瑶“讲歌”的音乐形态虽然相对简单,但它不仅是瑶族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更是瑶族历史文化的“传递者”,体现了瑶族人民一代又一代的薪火传承。它不仅仅与语言有关,也与音乐教育以及传承有关,更蕴含着瑶族人民的智慧和对后代能更好地学习瑶族音乐、了解瑶族历史的期望。随着相关研究深入,瑶族讲歌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及其独特艺术魅力将得以多层面呈现,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接纳。
参考文献
[1]梁靓.湖南侗族喉路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杨凡.闽都文化青少年读本闽都“非遗”集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6).
[3]湖南省文化厅编.湖南民间歌曲集成4[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6).
[4]郑长天.瑶族“坐歌堂”的结构与功能湖南盘瑶“冈介”活动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4).
[5]范西姆.我的音乐人生[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王世文(1993—),男(汉族),南宁市,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民族艺术研究所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00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