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带一路背景下乡村扶贫旅游开发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乡村扶贫旅游不仅需要满足乡村服务健康与旅游产业的稳步发展,通过改进旅游服务质量、变更旅游结构、减少旅游成本及加强旅游资源结合等不断地提供更准确、更丰富的有效供给,又要满足扶贫的目的,即需要鼓励大量的经济匮乏人员主动积极参与进来,获取相应收益,这项系统工程的难度较高。文章首先对陇南乡村扶贫旅游方式进行了简介,之后深入探索了发展困难,并阐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扶贫的方针和方法。
  [关键词]乡村旅游;一带一路;模式发展;扶贫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扶贫旅游指的是具备丰富旅游资源的贫困乡村,采用因地制宜政策,根据国家相关扶贫制度,有效合理地发展及开发乡村旅游行业,促使当地贫困人口通过发展旅游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另外关注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积极性,促进扶贫旅游的目标。
  1 陇南市乡村扶贫旅游的几种主要方式
  陇南市地理位置在西秦岭山区,自然景观秀美,人文气息浓厚,民俗丰富,民风淳朴。最近几年,当地政府针对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将扶贫开发、美丽新乡村建立及乡村布局有效融合,促进乡村旅游事业发展,构建了多样扶贫旅游方式结合发展的形式。
  1.1 “农户+企业”乡村扶贫旅游方式
  陇南市将乡村旅游与美丽新乡村构建融合起来,将很多的乡村旅游特点融入到新乡村的构建上,努力营造“农户+企业”融合的乡村扶贫旅游方式。例如,康县的凤凰谷村和大水沟村是国家扶贫旅游的重点村落,其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及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美丽乡村发展并构建“农户+企业”乡村旅游方式。
  1.2 “旅游+特色产业”乡村扶贫旅游方式
  陇南市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根据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地实行度假、农业观光、体验及休闲活动,促进农副产品制作、住宿、餐食、娱乐、购物等行业快速进步,促进旅游业与特色产业共同进步,营造范围更广的产业经济共同效应。
  1.3 “旅游+民俗文化”乡村扶贫旅游方式
  陇南市有机地将乡村扶贫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融合,满足游客对民俗文化“求异、求新、求知、求乐”的需要,研究出极具当地特点的“旅游+民俗文化”乡村扶贫旅游方式。比如,文县铁楼乡的草河坝村山水资源较多,是白马藏族人的居住地,通过发现及整理当地特色的文化资源,打造及还原独特的民俗文化,促进以民俗文化为根本的乡村旅游事业发展。
  1.4 “旅游+区位优点”乡村扶贫旅游方式
  陇南市融合乡村的区位优势,在大力发展乡村扶贫旅游中,针对乡村地理位置的优势,努力布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康县长坝镇的花桥村处在公路附近,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美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构建养生、休闲与农业相结合的全新乡村休闲旅游中心。许多陇南地区通过展开扶贫旅游政策,使得乡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大的改进,很多村民通过扶贫旅游提升了自身的修养,并提高了经济水平,乡村面貌得到很大的改进。综合而言,陇南乡村扶贫旅游方式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以旅游为核心方式,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产业及景点景区融合进步。二是政府指引下的社会共建。
  2 陇南乡村扶贫旅游开发的困境
  自从开始扶贫旅游制度以来,陇南市在政府的协助与指导下,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弊端。由于没有深入探索及思考一带一路,很难充分发挥游客乘数效应,这对陇南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完善及发展带来了限制。目前,陇南乡村扶贫旅游存在以下几个难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与关注:
  2.1 简单地将旅游开发与乡村扶贫旅游对等
  乡村扶贫旅游主要是帮助贫困人员,该类人员通过该方式提高经济收入,进而提高精神与物质生活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脱离贫困的现状,实现扶贫旅游的目标。不针对当地乡村贫困人员开发旅游就不能有效地促進农民收入提高,帮助其脱贫致富。
  2.2 缺少对乡村旅游供需矛盾的详细探索
  最近几年,陇南政府在促进旅游公共服务制度上做了许多努力,乡村旅游状况基本已稳定。然而扶贫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在某些机构中还不足。例如有些贫困人口参与乡村旅游致富的力度不够。如何组织、培训并促进贫困人员广泛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各个步骤中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扶贫旅游,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3 缺少对乡村旅游消费需要的动态跟踪了解
  很多乡村旅游村落关注了构建村落景点,却未对旅游的真实感受与需求进行深入了解,游客通常会失望而归。被动现象突出,抑制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2.4 民风民俗体验不具备深度
  陇南一区八县各地乡村在民风民俗方面的不同点还是很多的,如何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与乡村旅游融合起来,让即使邻村的游客也能体会不同的民风民俗,这是目前陇南市乡村旅游做得不完善的地方。在一带一路中不关注乡村旅游产品质量的改进,会限制扶贫旅游的更深发展。
  3 一带一路背景下乡村扶贫旅游的创新策略
  3.1 健全制度,强调创新
  乡村扶贫旅游不仅须吻合游客的消费需求,还须关注大部分人员的脱贫,人员参与不足的乡村扶贫旅游注定是不成功的。不断健全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使得更多的贫困人员投身于乡村旅游中去,通过健全培训体系,提高村民的从业水平,不断满足转型性及创新性乡村旅游人员需要。这要不仅能吻合游客的消费需要,还能满足旅游行业需要的劳动力,这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核心。其次,乡村旅游在创新发展及健全体系方面,还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健全扶贫制度,完善设置,实现创新改革;二是创新发展,关注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建立“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等,倡导多形态乡村旅游结合发展,符合游客需要;三是政策帮助,把市场需要作为导向,鼓励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及吸引力,增加效益,促使旅游业的稳步发展。
  3.2 提高供给,增强质量   以乡村旅游资源结合为出发点,不断提高新的供给,吻合游客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需要,提高乡村旅游的质量。通过转变、结合乡村旅游资源,构建出符合游客消费需要的全新乡村旅游供给,创造全新局面。与此同时,构建精品思想,用质量型取代数量型,乡村旅游与商业、农业、制作业及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促使旅游产品丰富细致,服务贴心,为游客留下美好的旅游记忆。
  3.3 效率完善,有效配置
  全国各地都在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进步,贫困地区更是把旅游作为脱离贫困的根本方法,全面推广,这样导致出现只管投入、不注重收获,效率不高的状况,使得资源浪费,扶贫效果不显著。所以,在充分融合贫困现状及当地乡村旅游资源优点的前提下,有效规范地对资金、土地及劳动力进行科学配置,构建投入产出比更大,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旅游产业,进一步提升乡村扶贫旅游的质量及能力。
  3.4 加强结构,完善品质
  健全乡村旅游产业结构的核心方式是提高并改进乡村旅游层次及产品。目前,游客体验化、个性化的需求更旺盛,而很多乡村旅游还停留在固有的被动方式上,如吃饭、观光及住宿等,缺少以游客为主的体验化、个性化思想,这就要求当今乡村旅游在满足游客对体验、娱乐及享受等各种需求的前提下不断革新。其次,乡村旅游涉及的部门还应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一方面要提高体系建设,应用相应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服务规定,完善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及服务思想。另一方面要关注市場反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第一时间探索分析乡村旅游服务动向及水平,改进服务制度与配套装置,健全服务质量。
  4 结语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乡村扶贫旅游不仅需要提高乡村旅游服务与产业的稳步发展,还应贯彻落实扶贫的目的,鼓励广泛的贫困人员投入其中,获得经济收益,这一项系统工程的操作难度较高。陇南乡村扶贫旅游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多种方式结合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接下来的任务更为严峻,但以市场为着眼点,不断革新及规划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必定会使得陇南乡村扶贫旅游政策实现既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丽君.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3).
  [2] 张丽.江西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其对扶贫工作的促进性研究[J].老区建设,2015(14).
  [3] 张颖.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商业经济,2004(06).
  [4] 焦豫.旅游资源聚合下茶马古道四川段旅游开发探究[J].福建茶叶,2017(07).
  [5] 朱四畅.广西古建筑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建议[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1).
  [6] 谢永林.永州龙头旅游资源的选择与开发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2).
  [7] 任唤麟.核心旅游资源理论与实证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04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