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规范语言文字,是打造书香校园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地区,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学生普通话水平低下,缺乏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农村学校语言文字不够规范的现象,学校应当建立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规范语言文字,打造书香校园。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规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从背上书包正式成为小学生的那一天开始,“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成为每一名小学生神圣的职责。诚然,小学教育是基础性、启蒙性教育,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应当从小学生抓起,让现代小学生真正做到“普通话不离口,规范字不离手”,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打造书香校园。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的小学,由于受到语言习惯的影响,校园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于用方言进行交流,学生缺乏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同时,在书写的过程中,字迹潦草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学校应当加大对规范语言文字的宣传、监督和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规范语言文字的校园氛围,同时,教师要树立好自身的榜样作用,多管齐下,为规范小学语言文字的使用奠定基础。
一、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现状
农村地区,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导致农村小学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主要问题如下:
(一)学生普通话水平低下
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普通话水平是关键。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往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因此,要想不断规范农村小学的语言文字,首先需要从学生普通话训练入手。笔者在执教农村小学语文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农村小学生普通话水平低下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普通话夹杂方言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农村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方言是其常用的语言文字。无论是在家庭生活还是日常与小朋友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都习惯于运用方言,普通话使用的频率较低,学生缺乏使用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另一方面,在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普通话的训练不足,如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在汉字、拼音等模块的教学中,缺乏训练学生普通话的意识,导致学生音准低,普通话水平低下;第三,部分农村小学教师自身的普通话水平不高,导致教师难以对学生形成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影响了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升。
(二)学生缺乏良好的书写习惯
俗话说:字如其人。一手漂亮的字,总能够让人对你刮目相看。而学生的汉字书写,则是从小学开始。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尚未形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汉字书写规范化不高,这将会直接影响学生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笔者在执教农村小学语文的过程中发现:字迹潦草、乱涂乱抹是很多小学生在汉字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汉字书写的过程中,很多小学生存在坐姿、手势、笔顺错误的现象,汉字书写习惯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效果。
(三)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不足
规范语言文字,教师的榜样作用不可或缺。在农村小学,教师在语言文字规范方面的榜样作用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教师在课堂中,也许会使用普通话,但在日常的交流过程中,则习惯于用方言。这种运用方言交流的方式,会影响农村小学规范语言环境的营造,进而影响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开展。
二、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有效性对策
(一)建立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制度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校园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建设,需要相应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管理制度作为依托,方能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因此,为了规范小学语言文字,打造书香校园,学校可以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相关精神,制定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制度,制度应当包含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学校应当推广普通话制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形成规范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意识和习惯,营造“人人都讲普通话”的校园氛围;二是将教职工普通话水平等级考核作为对教师年度考核的内容,强化教职工普通话水平培训工作;三是完善小学生普通话规范制度,规范字使用制度,如标准使用普通话,不故意变调、不故意夹杂方言;在书写的过程中,做到字迹工整,不使用简化字、繁体字等;四是规范语言文字工作奖惩制度,有奖有罚,促使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充分发挥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
小学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不可或缺。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紧密结合语文学科在规范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强化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训练。一方面,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拼音教学模块,强化对小学生的普通话训练。规范语言文字,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至关重要。在农村地区,很多小学生普通话水平低下,发音不准、普通话夹杂方言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强化学生的普通话训练,需要语文教师在汉字、拼音教学过程中,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提高学生音准,如儿化音、边鼻音、平卷舌音等的正确发音方式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为规范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强化对学生的汉字书写训练。汉字艺术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艺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在汉字教学中,应当立足汉字书写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娴熟的书写技能,促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字,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汉字书写训练中,语文教师应当从学生书写的坐姿、手势、笔顺、笔画等细节处入手,让学生能够规范、端正和工整地书写汉字,改变过去字迹潦草、乱涂乱抹的汉字书写现象,实现“写规范字”的教育目标。
其次,除了语文教师,其他教师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率先垂范作用。在规范校园语言文字使用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但其他科目教师也应当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使用普通话教学,并积极引导学生用普通话交流;在日常的校园活动中,教师无论是在会议、与学生交流、与其他教师交流,都应当养成使用普通话的习惯,营造“人人讲普通话”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习惯于用普通话交流,为规范语言文字使用,打造書香校园奠定基础。
此外,作为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普通话水平训练,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
(三)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书香校园
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语言文字使用,同时还有助于营造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打造书香校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首先,开展校园诗歌朗诵、演讲比赛,为规范语言文字使用奠定基础。在规范学生语言文字使用的过程中,朗诵、演讲等都是规范学生语言文字使用的最佳途径。因此,学校可以结合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校园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激励学生踊跃参加活动,对在比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无论是朗诵还是演讲,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其次,开展校园书写活动,规范学生的汉字书写行为,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例如,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精神,学校举行了“书写经典、传承文明”的汉字书写比赛,首先由每个班级开展班内竞赛活动,推选出2—3名优秀学生参加学校比赛,学校通过终极竞赛活动的开展,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营造“文明校园、书香校园”氛围,培养学生汉字书写的意识和习惯,规范学生汉字书写能力。
最后,在校园内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手抄报”活动。通过手抄报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在整个校园营造规范语言文字运用的氛围,同时还有助于规范学生的汉字书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启蒙性,语言文字的规范应当从小学抓起。因此,学校应当建立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校园氛围,打造书香校园。
参考文献
[1]张乾英.语言文字规范要从小学抓起[J].课程教育研究,201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08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