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由于大多数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初中地理学习基础,所以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应当使学生了解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和思维能力。由于高中知识跨度和知识容量较初中来说均较大,在高中教学时大多数学生表示学习难度较大。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高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对自身的教学方案进行改进。这样才能保证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这种方式使高中生能够在学习地理时感受到地理的魅力,进而提高自身的地理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地理教学;教学方案;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9-0059-02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提问在现代教学中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案,也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艺术。在高中教学中通过有效提问,能够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专注度,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不断进行思考,同时对未知的问题进行提问,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并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现代课程教育改革中对学生主体地位进行凸显的主要方式。
  然而,就目前来说,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对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有所忽视,没有重视课堂在提问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和技巧,导致在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都过于形式化,失去了提问教学应有的价值。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时,如果要通过提问方式来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可以在进行问题设置时,使前一个问题与后一个问题相互连接且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或结论,这样才能够保证每一个问题在提出时成为学生思维的阶梯,使问题在提出过程中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网络,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能够了解知识存在的联系,并且明确其中的思维顺序。
  二、探索问题中存在的思维逻辑,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提问时,教师应当注重提问的目的性,而教学的提问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对课堂的进程进行引导,并且将教学目标贯彻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凸显出其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对地理课堂有较强的把控力,了解课堂教学的进程以及教学目标,在进行提问时应当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不断思考,以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在问题提出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充分了解题目中存在的隐藏要素,根据自身的理解对问题进行解答。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讨论宇宙未来的变化时,教师可告知学生太阳质量逐渐减小,其引力也会出现减小,久而久之则太阳不会再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若太阳不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那后续的变化应当如何?在这种状况下,后续的问题交由学生进行思考。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和解答问题时,能够主动探究问题中存在的思维逻辑,达到优质学习的效果。
  三、合理应用地图,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和深刻性
  1.关注地图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告知学生地理环境存在较为显著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不同地图都表现出了不同地理环境的特性。而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地图的作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一方面,教师应当营造起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又不可让课堂过于活跃,这样能够避免学生在课堂中无法静心学习,导致无法进行正常学习。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明确地理学习过程中不同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特性,使学生理解地理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师甚至可以制作一张专题地图为学生开拓思维空间,使学生形成完善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发挥自身的学习创造性。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相关知识,紧跟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思维,教师就需要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度集中,并且不断保持探索精神,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快速处理。对现代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来说,提问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形式,这也为师生交流提供了相应的机会,而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学习地理的方式感受到成就感从而拉近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纬度者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同一纬度的不同地区进行比较,指导学生对专题地图进行阅读,了解赤道、南回归线、南纬40度以及澳大利亚大陆的位置,每个地区是怎样的气压带、风带?沿海周围存在哪些洋流?学生在这类问题中进行反复思考,并结合专题地图进行分析,有助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3.把握问题中的重点难点
  在进行课堂问题设置时,问题自身不仅应当表现出学生需要掌握的所有知识点,更需要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够通过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而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每一个问题在设置时都需要紧紧围绕教材并把握其中的重点与难点,积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样不仅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也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而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区域比较,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由于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能够保证两种或多种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这样能够得到新的地理理念和地理规律。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获得了三角洲这一地理理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从已知的相关知识内容中了解冲积扇形地区形成的概念,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和应用。
  四、结语
  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高中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状况,并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对问题进行设计,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知识和欲望,从而达到改善教学质量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晓龙.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續发展观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9):116-117.
  [2]韩卫.基于思维导图的“热力环流”教学设计——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地理教学,2019(4):20-24.
  [3]张静,张胜前.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以“热力环流”教学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24):7-9.
  [4]赵晓龙.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J].中国教师,2018(S2):98.
  [5]张明敏.地理新手型和经验型教师专业表达行为的评估比较——基于“多元交互式”课堂观察平台[J].文教资料,2018(22).
  作者简介:吴宛玲(1988—),女,广西博白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3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