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法化解大难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生活与哲学模块是高中政治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因其语言太过抽象难懂导致很多学生入门都难,想要拿高分更是难上难。由于高中学生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有限,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易事。因此,在该模块教学中,教师就应将生涩难懂的哲学语言合理地转化成生活语言,巧用小方法化解大难题,帮助学生学好、用好哲学。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哲学
中图分类号:G633.21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9-0033-02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模块主要围绕如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条主线,以生活与实践为出发点,重点对高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每一届学生在刚接触这部分内容时,都会产生强烈的抗拒心理,都会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一座难以跨越的大山。事实上,学生有这样的抗拒心理也是正常的,一是由于哲学语言本身就生涩难懂,有些概念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理解,二是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有限,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都还不够充分。再加上老师的教学方法没能起到化解的作用,就更容易造成学生入门难、理解难的困境。如何有效解决这一困境?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尝试。
一、利用網络热词化解入门难
在刚接触哲学内容时,学生最大的反应就是听不懂。听不懂就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导致成绩差,丧失信心,兴趣低下。所以,影响学生入门难的关键因素就是听不懂。如何化解这一难题?笔者觉得可在“网络热词”上加以思考。新时代的高中生容易与网络接轨,更喜欢从网络中汲取“养分”,这给政治教学无疑带来了诸多便利。如若在哲学教学中适当引入网络热词,不仅会快速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更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走进哲学的殿堂。“小猪佩奇身上文,掌声送给社会人”中的“社会人”一词是2018年度的网络高频词,笔者将这一词汇引入到第一章第一节“生活处处有哲学”的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入门引导作用。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社会人”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开始思考。有的学生认为“社会人”应该是“黑社会”的代名词,有的学生认为是对当下小学生文身现象的一种嘲讽。从这种理解上的差异来看,说明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不同,认识事物的方向也不同。这就是哲学,从基本认识上升到思想程度的产物。基于这样的网络热词导入教学,学生能快速理解哲学的基本含义,消除学习上的畏难情绪。
二、利用典型案例冲破理解难
典型案例往往发人深省,具有即时性、共鸣性与启迪性,是进行政治教学必不可少的生活素材。在学习哲学过程中,学生的理解难主要表现在理解哲学概念难、读懂哲学原理难、抓住材料信息难三个方面。针对这三个突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可适当引入社会案例来化解这一难题。
一是哲学概念及原理难关。哲学概念是人认识世界的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形而上的思想结晶。在没有认识到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时,学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读懂并理解哲学的含义。比如在教学“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时,学生普遍的认识就是价值选择应该以自我为中心。如何消除这个“误解”?笔者引入了“囚徒困境”经典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果你是其中一个囚徒,你会选择坦白还是抵赖?”在这个问题中,笔者将“处罚”调换成“价值”,那么问题“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就转换成“如何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学生做出的选择到底应该是以自我为中心还是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权衡利弊呢?答案很明显,在价值选择上要自觉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这充分说明,个人在做出选择时,都会对他人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这时最佳选择就是在考虑“我”时,也要考虑他人和社会。如果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就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了。
二是抓住材料信息难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一道理也适用于对哲学材料的理解。换句话说,哲学再难也是用汉语词汇进行表达的,我们就可以用汉语思维去感悟。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审题和答题方面都存在“过山车”的现象,往往就是一晃而过,缺少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去分析的定力。因此,解决这一困境的首要之举就是培养学生细读、精读的习惯,抓关键词信息,从而逐步提升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除此之外,老师的语言表达也至关重要,要体现政治教学的专业性和艺术性,更要注重实效性。政治教学最忌生搬硬套,只有不断优化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之道。
三、利用学生实践消除对接难
哲学是生活的升华,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一门学问。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正是不断实践的思想结晶。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案例的选取或者是问题、情节的设置上,都要尽量体现“实践”的可能性,要能引导学生自发思考,进而生成自己的实践经验,要让学生切实觉得在某些问题中提炼的观点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所得的,是自己智慧的结晶,而不是通过老师的强加所得。
比如在教学“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这一小节内容时,笔者让每位学生在校园里随意带回两片树叶(可以是相同类型,也可是不同类型)作为课前准备内容。随后,笔者让学生在教室里观察所带回的树叶,比较两者有什么异同。接着,笔者板书两句话“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没有完全不同的树叶”,并提问“你如何理解这两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学生纷纷抬起头若有所思,有的学生说道“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是说明“每件事物都具有自身的矛盾性,矛盾无处不在”,“没有完全不同的树叶换句话说就是存在部分相同的树叶,说明任何事物的矛盾都具有特殊性”。笔者趁机抓住学生思维的亮点,顺势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矛盾也是在发展中进行变化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是有机统一的……”经过这样的思辨教学,学生普遍认为哲学也并不是老大难的知识。笔者感触,只要方法得当,教学多与实践生活相结合,在万物中发现规律,从而引导学生在思辨中确认观点、获取知识,体验哲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从高层次的思维层面来实现哲学语言与生活语言的相互转换,实现获取知识和拓展思维的统一。
其实,生活与哲学并不难懂,也并不是遥不可及。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都是以实践为基础形成的。只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检验方法,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简单问题生活化,就很容易架起学习哲学的“高速公路”。
参考文献:
[1]谭家文.学生的“难”,老师的“解”——对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J].文理导航,2016(11):79.
[2]刘慎展.生活与哲学的统一——对“生活与哲学”教学策略的再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2):11-12.
[3]方兰.浅谈社会热点在高中政治课堂导入中的妙用——以《生活与哲学》为例[J].现代交际,2017(8):159.
作者简介:匡杨(1990—),女,湖南石门人,中小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3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