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幼儿园中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的地位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步入小学的衔接,这个年龄段是孩子身体、智力及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有效的解决幼儿园中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围绕幼儿师范学校对幼小衔接工作现状初探、幼小衔接工作意义和幼小衔接工作改革策略三个维度展现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幼儿园;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060-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为单位、社区合作形式,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共同创建幼儿的发展良好氛围。”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期,是幼儿园、家长和小学不同社会群体一直关注的问题[1]。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对做好衔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幼小衔接工作现状初探
  幼小衔接问题是教育过程中关注度高但解决效果不佳的问题。孩子入学后产生厌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沓、粗心大意等问题,多是由于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目的不明确导致的。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意义何在,如何更好效的开展学前教育工作是幼儿教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突出问题。
  1.影响幼儿园大班的入学情况。
  当前幼儿教育中,更多家长重视幼小衔接教育,孩子在上到幼儿园大班时,被家长送到幼小衔接班中,致使幼儿园大班流失率明显增加。幼儿园大班的讲授内容与小学一年级的教学衔接上出现明显断层[2]。
  2.社会呼唤新的学前教育模式。
  家长迎合望子成龙的心理,将孩子送到幼小衔接班上学,提前接受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内容。转入幼小衔接班的孩子在学习环境上和周围教师、朋友关系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需要适应,导致部分幼儿在进入小学前就形成上课专注程度不够,对教学内容的不理解,和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3.幼小衔接缺乏全方位衔接。
  幼小衔接工作存在单方面衔接。幼小衔接工作只在幼儿园进行,小学阶段缺失对幼儿引导和过渡。幼儿园单方面过渡到幼小衔接班,学习和家庭的缺失影响着幼儿认知、情感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整体衔接。
  二、幼小衔接工作意义
  幼小衔接工作不是简单的幼儿园和小学教学学习的衔接,更是要在顺应幼儿心理和身体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开展的阶段性的准备教育工作。它是系统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也是幼儿在初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间段。在此期间,幼小衔接对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缓解步入小学阶段的教育压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
  1.帮助培养幼儿阶段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生的良师益友。进入到幼小衔接阶段,重视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时间、慢收获的过程,在幼小衔接工作开展中重视对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的培养。
  育儿教育专家卢欣建议:“鼓励孩子在上课过程中积极思考、积极大胆发言。在教学互动中引导幼儿体会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更为深、广的开展教学活动。关心幼儿心理和身体发展”。
  2.帮助幼儿自觉遵守常规的意义。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规则需要熟悉和遵循。从两个方面着重出发:
  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监护人,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规定睡眠和起床时间。培养独立的洗漱行为,管理自己的文具和学习用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有节制的购买喜欢的玩具。
  教师利用每天常规生活的细小机会,加强幼儿的自理能力,同时对幼儿的常规学习活动开展检查工作。例如:开展活动“整理书包小能手”、“我是小小值日生”、“今天我来当老师”以及谈话活动“我长大了”等,积极培育孩子品格形成、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能力,让幼小衔接不只停留在小学知识的灌输上。
  3.有助于增强幼儿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
  把握幼儿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通多对教师、同学和家长的交流,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培育建立人际关系网络。幼儿教育环境和小学阶段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区别,需要监护人的陪伴,教师的悉心指导。
  通过幼小衔接班的培养,逐步让幼儿从学前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阶段。培养孩子的独立行为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独立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幼儿的心理成长经历陌生到孤独到依赖的过程,通过日常学习和游戏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交流,让幼儿走出不安焦虑情绪,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幼小衔接工作改革策略
  1.课程设计引入心理活动。
  如何从幼儿寓教于乐的方式过渡到小学正规学科式教学,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上进行不断的探索。教师在指导幼儿如何培养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和正确的写作姿势的同时,适当增加心理活动的课程設计。
  例如:开展模拟小学生活课、走进小学校园和要求小学学生到幼小衔接班中讲演等多种形式活动。结合幼小衔接班学习生活开展的活动,家长积极引导幼儿了解上小学的好处,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愿望和激发学习兴趣[4]。
  2.合理调整作息时间。
  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是调整合理的作息时间,根据一年级课堂时间合理安排幼小衔接教学时间。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展开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调整过程中尊重幼儿身体发育,充分考虑午休时间。让幼儿平稳愉悦的过渡到小学阶段。减少幼儿离开幼儿园的心理反差,尊重幼儿个性发展的同时,专注幼儿心理发展。
  3.注重家庭对幼小衔接工作的配合。
  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单纯依靠学校或者幼小衔接机构是不够的。在平时生活中,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小衔接工作中来。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合理设计预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和肯定幼儿在衔接班里的学习成绩和日常表现。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
  结束语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学校和家长双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制定适合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的同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教学方式,敢于创新,积极引导,立足于幼小衔接工作的未来发展上。
  参考文献
  [1]倪嘉波,李思宇.幼儿园中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7(10):28-29.
  [2]杨扬.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情,2017(13):183.
  [3]王雅红.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94.
  [4]段丽娟.浅谈幼小衔接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运动精品(学术版),2017(6):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6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