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体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指南》明确指出要唤起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入学做好心理准备。如何让孩子愉快的进入小学,自信独立的面对小学生活?我在本班尝试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效果不错。全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当前幼小衔接现状不容忽视;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从制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做好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提高幼儿能力真正做到幼小衔接;家园配合,促进幼小衔接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开展班级幼小衔接工作。总括全文,幼小衔接需要教师、家长在共同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共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顺利渡过人生的第一过渡期。
关键词:大班;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连续性要求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相衔接,前者为后者做准备,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转折,是儿童主体对变化的外界环境重新适应的时期。幼小衔接问题,虽早已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当前幼小衔接的现状:
1.重知识准备,轻能力
幼小衔接工作往往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
2.家长在儿童入学准备的问题上,往往存在各种不正确的认识。
有的认为入学前就应该让儿童学会读和写,学做数学题;有的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要求过高过急,而不太重视儿童入学前的健康准备和入学后的作息时间;不少的家长对儿童的游戏不理解,持有疑义;更有家长不了解儿童的特点,不善于引导和帮助,打击或压制了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等。
那么,如何让孩子愉快的进入小学,自信独立的面对小学生活呢?我在本班尝试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效果不错。
二、如何开展班级幼小衔接工作
(一)制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在确立计划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本班幼小衔接工作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提出适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1.根据幼儿自身发展需求。
大班下学期,幼儿自身的发展需求发生了改变:要求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强时间意识和任务意识。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和需求,更要关注如何帮助幼儿达到适应入学的发展水平。
2.根据幼儿入学的不适应表现。
我们了解到,幼儿入学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对事情缺乏责任心,受不了批评;入学后没有学习兴趣;针对这些典型问题我们将提出适合的教育策略。
3.根据家长情况。
家长对于幼儿即将入学有种种的焦虑和担忧,因此,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也是幼小衔接工作计划要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做好幼儿入学的心理准备。
1.开展“走进小学”主题活动。《指南》提到:“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有趣的活动,唤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入学做好心理准备。”为了增进孩子对小学的了解,我们带领孩子参观了文林小学,看小学生作业、看哥哥姐姐上课、小学生如何摆放书本、文具盒的规则等等活动。当孩子们看到了美丽的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蔼可亲的老师,向往之情油然而生。尤其是参加了升旗仪式后,更加激发了孩子们争做小学生的愿望。为了满足孩子们做小学生的愿望,我们班还实施了背书包上学,在书包里放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本子和文具盒。孩子们还选出了班长、学习委员、小组长等等,还做出了一个评分墙,孩子们看着自己的红花可高兴了,一个个神奇十足。通过主题活动,幼儿不仅了解小学的环境,也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激起了对小学的向往。
2.邀请文林小学的老师到幼儿园给小朋友上课。邀请毕业的小朋友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交谈。
3.通过多媒体、图片、图书等多种渠道,帮助幼儿认识入学后的学习和生活。
(三)提高幼儿能力真正做到幼小衔接。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从事学习活动的态度、情绪持久性、注意力、克服困难的勇气等因素构成了孩子学习活动时的基本方式,这是学习习惯的基本因素。随着小学阶段学习负担的加重,学习习惯显得更加重要,所以老师在大班阶段尤其要注重孩子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专注力和持久性的培养,为入学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打好基础。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还可以组织大班“我是小学生”的比赛,这些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培养自主自理能力。
幼儿园大班应加强自主自理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可以通过一些穿衣比赛、叠被子比赛或者整理物品比赛等充分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和积极性。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
3.培养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幼儿的心理具有情绪性,易受他人影响,做事不能有绐有终。基于此,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别差异,向幼儿提出合理的要求,制定可行的责任目标,促使幼儿责任感的形成。如我在安排幼儿每天值日生进行值日生活动中,我制定的目标有三项:(1)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2)清楚地记住各个活动中老师要求自己做的事情。(3)学会把教师交代的事情在一定时间内按时完成。根据目标我制定出相应的任务,如饭后擦桌子;给孩子们分发玩具,分发午点;整理桌椅等等。在这一定时间观念,有一定程序的值日生活动中,孩子们能根据目标认真去执行,从不会到会,从中得出了经验,掌握了值日生工作方法,从而逐步强化了孩子们完成任务的责任感。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强化幼儿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完成任务意识,良好的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和认真负责的完成任务的责任感,能减小幼小衔接的“坡度”,同时加强家园合作,使幼兒的任务意识在家里也能得到培养,使幼儿能以最佳的心态迈进小学的大门。
4.拥有一个健康的体格
进入小学,儿童需要付出对他们来说相当紧张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为此,大班幼儿必须加强体育锻炼,达到一定的运动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对外界环境和外部刺激的适应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如在体能课和户外活动时开展:往返跑、投掷、立定跳远、走平衡木、攀爬等丰富多彩的体能锻炼。
(四)家园配合,促进幼小衔接
根据家长的需要开展有关幼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如:开学初请文林小学的校长做“怎样给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的讲座。请一些小学的老师与家长开座谈会和咨询活动。将“幼小衔接”的有关计划发给家长,使家长更进一步明确:该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使他们能顺利过渡到小学进行学习。大班还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家长教学开放日活动,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研究家长反馈的意见,改进工作。还可以组织全体大班家长进行有关“幼小衔接”的答辩会及知识竞赛活动。
结语
幼小衔接需要教师、家长在共同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共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顺利渡过人生的第一过渡期。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幼儿园班级管理》
[3]《幼小衔接需要家长配合》早期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41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