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农村山区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以农村山区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及培养教育为例,诠释了长期在一线教育的工作者如何培养留守儿童良好数学学习行为习惯的一些体会,同时希望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关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不良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261-0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偏远农村山区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以我所在的百色市右江区汪甸瑶族乡为例就是这样的情况,随着每年都有大批的农民工到广东、江苏、新疆、内蒙等各省市,甚至到非洲等国外务工,造成乡村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长,这些留守儿童大多数由祖辈监护,监护人很少甚至没有主动地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及学习,而且监护人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对被学生学习方面的指导心有余而力不足,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留守儿童不良的学习行为和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为此,我们更应该重视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留守儿童身上通常会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学习无计划,作息无规律,回家不预习,课前不准备;上课不专心,东张西望,学习马虎;不举手发言,不交流讨论,不练习思考;一些学生书写歪七扭八,字体潦草,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等时常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看错算错或抄错计算步骤,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作业拖拉,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作业,依赖老师或同学的帮助。有些学生甚至不接受老师的教育,顶撞老师。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严重地影响了后续学习。究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一是由于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的职责。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祖辈监护,没有文化,他们很少甚至没有主动地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他们认为只要一日三餐让孩子吃饱,有个安全的地方供孩子住宿,不让孩子挨冻受饿,就算是尽到了监护的职责。至于孩子的学习品质、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那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想法在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中占到了大多数,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二是有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过于溺爱周末或假期学生在家任由其玩手机、电脑游戏,有些家长认为现在读书没有多大的用场,认为读书花了几千、甚至几万元,毕业后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倒不如和他们一起早点出门打工,早点挣钱,对孩子的学习就不管不问,任其发展。教育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只是某个人或某部分人的事情,而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齐心协力进行的一件重大事情。
  二、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形成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联系密切,相辅相成。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好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有很多不良学习习惯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乐”。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为此,我们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如:“一帮一、众帮一”知识竞赛等,融趣味性于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喜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科任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长期在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有体会。总结了以下几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目前很多学生都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书写不规范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正确率低,还容易养成马虎、粗心、厌学等不良影响。(1)作业要求书写整洁,字迹工整。漂亮的字体也是一种文化修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让学生感受自己的书写整洁美观的乐趣,而增强学习兴趣感。(2)注重格式规范化。严格书写要求,必须做到规范化。例如: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数学符号的用法及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及体积单位之间的区别等,在培养严谨的同时领悟所学知识。
  2.认真审题习惯的培养。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并不是因为不理解所学知识,而是因为缺乏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往往随便看一遍就直接去做。那么要提高自身的审题能力就要下功夫了。首先要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其次要观察题型,正确运用数量关系、定律、公式、性质,最后解题。因此在教授新课题时,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审题,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读题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
  3.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
  要学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处于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數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思考的方法,单凭认真听讲是听不来的。思考的方法是要靠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来领悟。只有学生不断地体验到思考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教师课堂对学生的赏识是至关重要。古人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只有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我们教学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4.反思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各种环节中,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收集和整理数据、探索问题等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技能。引导学生在解题教学中进行“反思性”学习。解完一道题后不能只停留在满足得到的结论上,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思路,或反思此类问题有无规律可循,或改变条件或结论,根据题目的基本特征,寻找多角度更简单的解题途径。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促使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探索解题规律,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铺平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且能培养学生探求、创新的欲望,从而增强了反思意识,同时又教给学生反思方法。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对数学学习进行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元认知意识,以及数学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即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键,促使思维条理化、概括化。例如,在学生把问题解答后,通过简单扼要地提问或引导,要求他们回顾解题过程,在反思过程中考虑:(1)回忆解题的方法、过程;(2)概括解题的关键、注意点;(3)改进表达、操作方法。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和总结,让解题思路更清晰、更有条理。
  三、以爱感化,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爱是教育的基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必须要有耐心、有爱心、有宽容之心,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合理的教育策略和方法。老师要重点关注班级里的一些“问题学生”、“学困生”,对学生的爱应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学生,同时也宽容着学生、尊重学生。宽容是爱的甘露、宽容是转化“问题学生”和“学困生”的一剂良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问题学生”和“学困生”身上都还是有一些闪光之处的做老师的平时要多留心观察,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进行引导和利用,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使其明白原来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让其产生一种成就感,对他们点滴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让其他同学给予他们较多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感到有这么多的同学在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只有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才对得起老师和同学的那份真挚的爱心。
  家访工作是必不可少,老师不仅要把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如实反馈给家长,还要询问学生在家的表现。如果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要及时与其家长或其监护人取得联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在学校的情况反馈给其家长(监护人)的同时向其家长(监护人)宣传一些教育政策和方法。使他们对学校产生信任,让家庭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总之,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同关注参与。
  参考文献
  [1]苏明.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核心素养[J].科學咨询,2017(26).
  [2]胡斌.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政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2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