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甲鱼湖泊生态养殖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苏南滆湖地区有一片水型草型湖泊,其主要处于太湖上游地区,水中物产丰富,非常适合甲鱼的繁衍和生活,因此,基于原野生甲鱼的本来面目的养殖理念,经十多年的养殖探索,积极发展浅水湖泊生态甲鱼养殖,目前滆湖地区生态养殖面积达160万m2,生态养殖甲鱼年产达到50000kg。
  关键词:生态养殖;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S9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1015044
  1 湖泊水域位置的选择
  将甲鱼养殖在浅水湖泊中实施生态养殖,要尽可能将基地的地址选择在没有污水、水流比较平和以及风浪较小的水域。甲鱼养殖对基地湖底软质底泥深度有一定要求,最为适宜的深度为15~20cm,能够保障冬季时期满足甲鱼的生存需求。同时,尽可能保障湖底有水草,满足甲鱼的养殖需求。
  2 养殖模式及养殖设施
  2.1 湖泊生态养殖甲鱼主要的2种模式
  依照实际情况来分析,湖泊生态养殖甲鱼主要涉及2种模式:粗犷型围网鱼鳖混养模式,小面积精养型围网养殖模式。2种模式的养殖面积存在巨大差异,前者围网面积达到了20010m2,后者养殖面积基本上控制在1334~2001m2之间。
  2.2 基于养殖模式不同,建造对应的养殖设施
  如果养殖模式选择粗犷型鱼鳖混养的模式,则要将少量甲鱼鱼种投入到原有的普通养殖围网中,在2~3a生长后,以自然方式成为成品。养殖密度控制在0.05~0.07只/m2,对此要有效调整防逃设置,将宽度在30cm的塑料板架设在原有的围网上。
  小面积精养型养殖模式围网防逃设施的建设,主要采取2种围网方式,分别为较大围网内围分格养殖方式和双层围网的方式,或者是分格隔隔离网和内围围网,其中要用石笼固定水下湖底底网,将1~2道石笼设置到围网内侧区域,该方式要注意和固定桩的距离,尽可能将距离控制在40cm左右,从而以湖底垫网的方式存在,然后在垫网上面设置石笼,避免出现甲鱼逃逸现象。在甲鱼养殖水域的水面上方设置倒网,制作时要控制天网的宽度,实际控制在40cm左右,或者将塑料防逃板设置到内侧丝网,如果应用的是内围分格隔离网,则要将双面防逃板设置其中。
  有效调整围网内部生产设施,增殖相应的水面水生植物以及晒背台,并将相应的定点食台布置在水下。同时,在利用湖泊开展生态养殖时,基于甲鱼的生长习性以及生长特点来实施养殖,从生物学角度来分析,甲鱼主要有三喜和三怕,即喜欢洁净而怕脏、喜阳怕风、喜静怕惊。
  其中要高度重视甲鱼“晒背”这个特点,从技术工艺角度来分析,甲鱼“晒背”是整个养殖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天气无风浪并且晴朗,当气温日最高超过25℃,则甲鱼的晒背时间往往要控制在2~3h/d,通过晒背的方式能够有效晒死附着在甲鱼身上的病原体和寄生虫。从而促进其甲壳硬度和厚度的提升,为其抵抗外部侵袭提供保障。
  由于甲鱼天生拥有好斗、凶残等特性,因此,在实际养殖时要高度重视该特性,积极应用水生植物,比如常见的水草有黄花水蓉、水浮莲、水花生等,通过这些水草的设置不仅能够为甲鱼提供栖息的地方,同时能够为其遮挡一部分视线,从而避免其出现过多的打斗、撕咬以及接触等。
  设置固定投喂食台的方法:固定投喂食台的设置要进行合理规划,在框架上布置密目聚氯乙烯网布,框架面积大约在10~15m2之间,在具体设置时要将其控制在水面以下35cm左右,依照实际投饲料的需求,可以将多个食台设置到围网上。分布在围网内部周边或水草的空间水面,以便检查甲鱼的吃食情况。
  3 甲鱼种的放养
  3.1 甲鱼放养准备工作
  在将甲鱼实施放养时要对湖底和围网进行消毒处理,时间控制在甲鱼放养前15d,主要用生石灰来实施,平均石塘投掷75~100kg/667m2,如果水域淤泥比较深,则要提高投放量,同时,在投掷时要尽可能远离围网,避免因湖水流动导致消毒效果降低。
  3.2 甲鱼苗品种的选择
  中华鳖和中华日本杂交鳖为主,中华日本杂交鳖具有性情温和病害少、生长相对较快、肉质紧等优点,是养殖户首选品种。
  3.3 甲鱼种放养前的体表消毒
  高度重视甲鱼苗种体表消毒工作,选择的体表消毒药物要依照甲鱼种来实施,尽可能使用毒副作用小、无刺激的药物,比如高锰酸钾、碘制剂等药物。
  3.4 甲鱼种放养的密度、规格
  甲鱼种放养的密度,小面积精养围网一般放养0.5~0.75只/m2为宜,同时可以搭配放养一些吃食鱼,如银鲫、鳊鱼等,以及肥水鱼,如花白鲢等,起到净水、消除残饵的作用。
  如果鱼鳖混养密度比较大,则要控制好放养的密度,尽可能控制在0.75只/m2,放养的规格要进行有效控制,最为适宜的规格为0.1~0.25kg之间,避免过小,导致成活率降低,如果过大容易影响到后期的成品品味,如果养殖面积比较小,则要尽可能公母分开养殖,从而促进甲鱼品质的提升,避免因公母交配导致出现撕咬情况。
  4 日常管理
  4.1 巡塘
  在完成甲鱼种放养工作后,要开展巡塘工作,分早晨和晚上2次实施,巡查是否出现逃逸情况,并对甲鱼的生长以及吃食情况进行充分了解。
  4.2 投饵
  甲鱼养殖的投饵,要遵循“四定”,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在放养甲鱼种前期阶段,尤其是7~14d时,要将甲鱼的口味进行驯化,比如先投喂一个时期的甲鱼人工配合饲料,搭配并逐步投喂天然饲料,要选择野生新鲜小杂鱼、底栖软体动物等天然原生态饲料为主。
  4.3 投喂量
  以甲鱼在1~2h吃完为宜,具体根据当天天气、吃食情况而定;在喂养甲鱼过程中,要尽可能在食台上投掷食物,如果发现有大量水草生长在围网上,则在投喂时尽可能将其沿着水草边缘来实施,尤其是在夏季时期,温度最高的时候要尽可能引诱甲鱼在比较上层的石台进行吃食,从而对甲鱼的喂养情况进行有效的观察和了解。
  4.4 日常用消毒及防病工作
  甲鱼种投放后要对湖底底泥以及养殖水体进行定期的杀毒消菌处理,消毒的频率控制在2~3次/月,主要通过生石灰来实施。同时,针对食台的消毒主要通过药物来进行,但是要尽可能通过日光来进行消毒处理,从而确保食台的清洁度。为避免甲鱼养殖出现病害,要依照相应的原则来实施,即以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从而为甲鱼的养殖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进一步降低甲鱼患病的概率,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饲料当中加入适量的鱼药,从而有效提升甲鱼的免疫力。
  5 湖泊生态养殖成效
  以专业合作社甲鱼精养2号围网2011年1月—2014年1月养殖结果为例:2号围网是以1次投放3年养成的精养模式。
  5.1 投入
  养殖面积1334m2,2011年6月放养甲鱼种1000只,平均规格为0.3kg,单价90元,苗種投入金额达27000元;同时套养花鲢200尾、白鲢400尾、银鲫800尾、鳊鱼300尾,鱼种投入金额810元。2011年1月—2014年1月饲料投喂情况:小杂鱼18900kg,平均单价3.6元,总计饲料投入68040元;围网投资5000元,人工费分摊及其他11500元,总计投入养殖成本112350元。
  5.2 收获
  2014年1月捕捞收获甲鱼750只,平均规格2.1kg,总产达1575kg,按市售单位150元计,产值达236250元,养殖回捕率达75%。套养常规鱼收获:花鲢240kg,价值2280元,白鲢350kg,价值1750元,鲫鱼300kg,价值4200元,鳊鱼210kg,价值2520元,小计产值10750元。
  5.3 成效
  总产值247000元,3a总毛利134650元,毛利100元/m2,年毛利34元/m2。
  参考文献
  [1] 杨光明,耿建国.滆湖甲鱼生态高效养殖技术之我见[J].渔业致富指南,2013(20):37-40.
  作者简介:
  沈芬华(1968- ),女,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水产养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94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