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考核评价方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皓
[摘 要] 高职院校文化类课程的考核是通识教育中的难点,构建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文化类课程教学有序而良好地运行。从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入手,探索文化类课程的多元评价机制。
[关 键 词] 文化课程;多元评价机制;移动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044-02
传统文化类课程是近年来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以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的课程,其重要性得以凸显。然而从教学实践看,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传统的考查方式单一,考核评价方式对学习者的导向作用有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茫然而被动。
一、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考核的现状
人的素养难以量化,所以人文素质类课程的考核一直比较困难。此类课程的学习效果与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密切关联。分析过去的考核方式,会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视终结性评价,轻学习过程考查
在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下,多注重终结性评价,也就是通过期末考试或考查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终结性评价的缺陷在于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无助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根据一次考试来评定成绩,也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
效果。
(二)评价方式单一
传统文化课程的终结性评价一般采用的是考查方式,通常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在期末提交一篇相关的论文,或者是开卷考试的形式。提交论文的方式,原本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遗憾的是,学生提交的论文往往重复率比较高,有的甚至是随意粘贴应付考查,很难看到学生自己的观点或主张。高职院校中,文化课教师通常面临着班额巨大,合班教学后学生人数多的工作压力,审阅论文或开卷考试时力不从心、疲于应付也是常态。教师往往只能估计着给个分数,这样的考核结果,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大,难以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久而久之,不仅学生的学习态度会受到影响,也会打击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
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能力体现在多个方面,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也呈现出动手能力强、知识掌握能力相对弱的特点。有的学生不善于语言文字的表达而善于图文制作,有的学生则刚好相反。如果用单一的手段评价其学习效果,就难以准确地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甚至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
(三)评价主体单一
单一化的考核模式下,学习者往往是被动、茫然地接受评价。文化课程普遍缺乏实践环节,这种教学比较难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考核评价再由教师个人“一锤定音”或是一张卷子“一卷定音”,学生会逐渐产生消极应付心理,学习过程参与度较低,完全可能通过考前突击复习而取得高分,甚至考试过程中不劳而获。这种考试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痛点所在。
考核评价手段单一不仅影响考核结果的信度,也会影响文化课程的教学。因此,对文化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二、改革傳统文化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可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
改变传统文化课程的考核评价现状,首先要转变考核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一般面对的是不同专业的学生。这些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方面都呈现出巨大的差异。面对这样千差万别的学生群体,用任何一个单一维度的数值去评价学生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多元评价理论认为,学习者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个学习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内容多维化、考核方法多样化。教学实践中,移动教学平台的运用也让这种多元化评价体系得以实现。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从2009年开始在全院范围内,针对所有专业学生开设了国学必修课,从自编国学经典导读教材到建设国学资源共享课程,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将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国学课程为例,阐述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
三、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多元评价方式
依据多元评价理论,我们对国学课程评价考核方式进行了重新构建。针对过去单一评价模式的弊端,我们建立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多维度组织考核内容的多元评价体系。移动教学平台的使用使这种考核评价方式的运用成为可能。
当前移动教学平台有多种,我们自2016年开始逐步将蓝墨云班课运用到了国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它利用移动互联网环境,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及时推送和任务发布,提供了教师指导课外拓展学习的途径。该平台有较为完善的激励与评价体系,不仅以便捷的方式激励学生在移动设备上自主学习,还可以客观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多元化考核方式得以实施。有了这样的技术支持,我们对国学课程的考核做了如下探索。 (一)考核方法多样化
形成性评价分值占最终学科成绩的50%。形成性评价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视为重点。考量学生的学习过程:出勤情况、活动的参与、测试、课堂表现,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也会作出评价。它有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并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形成性评价还强调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促进学生沟通、协作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具体评价内容包括考勤、课堂活动、课堂小测试、拓展学习情况等。我们利用移动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和评价。利用移动教学平台的技术优势,可以即时记录下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上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等情况,还能记录下学生是否对教师推送至平台的拓展资源进行了学习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这些情况都以经验值的形式呈现。通过对经验值的分析,对教师和学生均有相关预警提示。这种对学习状况的记录,学生本人可知可查,教师可查可控。
利用“蓝墨云班课”的相关功能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进行考核,比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更加科学、客观,而且便捷、有效,学生所有的在线学习情况,软件后台均有详细的记录,同样以经验值的形式体现出来。考核时,教师只需将学生获得的经验值转换成学习分数即可。这样就把教师从繁琐的数据统计中解放出来,而且更加公平、公正、透明、客观,减少了教师主观因素对考核评价的影响。
学习是一种主观意识的活动,仅仅依赖客观行为来评价也是不够的。毕竟现代技术也会有一些漏洞。在开展形成性评价的同时,我们并未放弃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主要是课程结束后的期末考试。在撰写纸质学习报告与报告演讲两者中取分数较高者记为终结性评价成绩。学习报告是学生选择一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话题,撰写学习体会的书面报告,或是进行5~10分钟的报告演讲,分值占最终成绩的50%,这个分值占比使学生不能再仅仅依靠考前的突击复习获取高分,而必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脚踏实地、积极参与。
(二)考核内容多维化
高职院校人文类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不能以背诵一点经典作品为目标。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引导学生去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训练创新思维,提高创造能力。为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我们以考评促进学习行为的改良。在国学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尽量做到考查内容的多维化。
形成性评价中利用移动教学平台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测具体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展头脑风暴活动,进行脑力激荡;开展讨论与答疑,让不同的观点与思想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些活动过程均通过平台技术即时记录下来,以经验值的形式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知识掌握程度、能力训练的积极程度,形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综合考量。
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个体形成从学习态度、学习参与度、学习成效的多角度考查,完成对学生思维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的考量。各个评价环节结合起来,最终形成对学生从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到学习成效的综合评价。
(三)考核主体多元化。
国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国学课堂不可能覆盖传统文化的所有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广泛、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我们利用移动平台上抢答、测试、讨论、任务、评分等模块功能,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鉴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的多元化评价主体仅限于学生个体、学习小组和教师。将学生纳入评价主体当中,使学生在参与评价的活动中去审视、比对、进而修正和提高自己。
终结性评价则保证了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
四、多元评价考核体系的实践效果
通过国学课程教学的几轮实践后,已经初步看到多元评价考核体系对课程教学起到的积極效果。从学习过程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更高。明确的考核体系也让学生不再感到文化课学习的漫无目的,减少了死记硬背,引导学生加强思考能力、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的训练。考评的结果更客观、合理地反映出学习状况、努力程度和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罗大为,张英,林峰.高职院校文化通识课程考核评价机制构建的探索[J].广东化工,2017(21).
[2]曹纳,张洁,王娟,等.高职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SC高职学院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8(5).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N].人民日报,2010-07-30(13).
[4]霍力岩,赵清梅.多元智能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5][美]韦伯(Weber,E.).怎样评价学生才有效[M].陶志琼,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编辑 赵瑞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1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