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移动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过程性评价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有效的课堂评价是保证高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翻转课堂强调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基于“A+课堂派”移动网络课堂管理平台,遵循翻转课堂理念和过程性评价原理,在分析过程性课堂评价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过程性评价指标,并对课程过程性评价过程进行解释说明,以期为其他课程过程性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移动网络平台;翻转课堂;过程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3.082
  有效的课堂评价是保证高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强调教育过程与教育目标并重的课堂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效果、学习过程以及其他非智力学习因素进行综合性评价。高职院校课堂在考核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程度同时,更应强调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但传统课堂注重理论知识的评价评价,较少关注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评价,因此,在高职教学过程,采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对教学的有效实施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实现高职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
  翻转课堂的发展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流程和评价方法,使得课堂评价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的完整教学过程中,这也使得传统的课程结果评价不能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新要求。课堂过程性评价不但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能及时得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移动网络平台的发展及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为课程过程性评价提供了技术条件,使得科学有效的评价课堂学习效果成为可能。因此,本文以《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基于移动网络平台对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进行探讨,以期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1 移动网络平台与翻转课堂
   1.1 “A+课堂派”移动网络平台
  移动网络教学平台有多种。“A+课堂派”移动网络平台由北京爱课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效在线課堂管理平台,能在课前发布课堂任务,课中开展教学互动、讨论、在线测试;课后实施作业提交与批改;教师也可通过电脑客户端进行教学资源分享、班级管理、课堂评价记录和汇总分析;另外,“A+课堂派”移动网络平台不受手机操作系统的限制,使用便捷,十分符合现代教学信息化、教学移动化、资源网络化、学习碎片化的要求,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但基于该网络平台的过程性评价研究较少。
   1.2 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以学生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信息化资源为支持,改变了传统的课内课外、课前课后学习顺序,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引起了教师、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符合课程教学过程性评价的要求。当前翻转课程研究在内容方面主要体现在:翻转课堂的发展历史、翻转课堂的本质、翻转课堂的实用性、翻转课堂配套技术、翻转课堂的过程设计等方面;在对象方面,多集中于中小学生,而针对高职学生的专业课应用研究虽逐渐在增多,但研究仍有待深入,特别是有关基于翻转课堂和移动网络平台的过程性评价研究较少。
   2 基于移动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过程性评价的必要性
   2.1 评价结果形式化向真实化转变
  传统的课堂评价虽然将学生平时表现作为课堂评价的主要内容,但教师主要结合学生的出勤或课堂的互动情况进行评价,分值一般占比例较小,且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特别是班级人数较多时更突出。有时还存在通过平时成绩让及格线徘徊的同学能能够通过考试,因平时评价不但不能及时记录也不能对每位学习进行平时评价,最后平时成绩往往存在形式化现象,但基于移动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能随时记录学生的平时表现,较客观的记录学生真实学习情况和学习过程,并得到有效及时反馈,也能使得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内容。
   2.2 评价环节简单化向系统化转变
  传统教学评价强调期末笔试的表现,结果使得学生只要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强行记忆和背诵通过期末考试,就能获得相应的学分,传统的课堂评价环节显得简单化并强调知识的最终评价,缺少对学生分析和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等过程系统化能力素质的培养,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评价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开展系统化的考核评价,能在不同的学习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这正是高职职业教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2.3 评价方式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
  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多是设计好一套统一的标准试卷,以此考核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这种单一化的评价虽然评价标准准确、标准、规范,但不能对学生进的个性化或多样化评价,因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知识基础不同,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除了知识能力之外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没得到充分评价,这样不符合对高职学生开展多元化能力的评价的要求。基于移动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过程性评价,可在课前、课中、课后开展个性化的、多样化的混合式评价,这符合高职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兴趣不够,动手动脑意愿高的要求,利用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2.4 评价内容理论化向灵活化转变
  传统课程评价,特别是期末考试评价侧重于填空、选择、判断、名称解释、简答题等理论知识理解与应用,以及综合案例、讨论分析等应用能力的评价,其评价内容偏理论化,而基于移动网络平台的翻转课程过程性评价,可使课堂评价的内容灵活多样,如教学现场通过语音、文字、网络、视频等手段进行互动,学生也可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训练等形灵活的评价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并且能依据移动网络平台对课外的学习情况、解决答疑情况进行突破时空的灵活评价,避免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使得课程评价更灵活、更全面,利于综合评价课程教学效果。   可见,基于移网络平台及翻转课堂的过程性評价,不仅能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还能对不同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量进行全面、灵活的评价,突破时空限制进行课堂评价有利于高职课程教学评价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高职教学效果的提升。
   3 基于移动网络平台的翻转课堂过程性评价设计
  “A+课堂派”移动网络平台作为一款新型的、高效的课堂管理工具,能够对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参与活动进行记录,并能对课堂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能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实时互动。较好的拟合了翻转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得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能及时展现,作为过程性评价的评价依据。本文以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移动网络平台的功能,并参考张怀平、卞凤,王玉玺对《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过程性评价进行设计。
   3.1 过程性评价指标
  基于“A+课堂派”移动网络平台的功能模块及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及《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过程性评价分为课前评价、课中评价、课后评价三大部分。课前评价包括课前任务学习态度、任务学习效果两指标;课中评价包括课中任务参与、课中任务表现、课中互动效果等指标;课后评价包括课后作业效果等指标。具体指标及权重见表1。
   3.2 过程性评价实施
  (1)课前评价。首先,将《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的课前学习视频或文字资源上传到移动网络平台,并提出课前学习要求和注意事项;然后,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期间登录移动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观看视频或阅读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根据教师给出的学习任务,进行相应学习活动,记录自己遇到的难题,通过移动课程教学平台发布自己的难题,移动网络课程学习平台保存相应的课前学习记录情况。
  (2)课中评价。首先,教师先对学生的《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的课前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查看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必要时可进行在线测试,并对测试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其次,师生根据课前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卷进行现场答疑;再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安排巩固性新任务,让团队分组或角色扮演完成新任务;最后,通过师生或生生之间进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互评,对任务完成效果进行评价。并借助移动网络平台完成课中评价,使得学生及时知晓自己的课程表现情况,并进行改进,锻炼学生分析知识、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评价。教师对《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的课后作业提情况及作业效果进行及时评价,学生也通过移动网络平台知晓自己的本次课程的学习评价结果,并为下次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这不同于传统评价方法学生到期末结束后才知晓自己的学习结果;同时教师也可根据学生课堂的学习反馈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优化设计,以至于能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4 结论
  有效的课程课堂评价是保证高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本文运用“A+课堂派”移动网络课程平台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分析传统课程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的必要性基础上,构建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过程性评价指标,并对实施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为其他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高凌飚,钟媚.过程性评价:概念、范围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5,(9):44-47.
  [2]刘 强,周 林,郭 珂等.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系研究综述[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5):44-48.
  [3]张雪蓉,乔昳玥.学习过程性评价实施效果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4):55-59.
  [4]李一红,余英.基于课堂派的过程性评价研究[J].现代交际,2017,(9):16-17.
  [5]李阳.《市场营销》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效果测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14):157-158.
  [6]张怀平等.翻转课堂过程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0):28-29.
  [7]卞凤,王玉玺.过程性评价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3):101-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51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