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数学走向生活,小学数学教育生活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陆东明

  【摘 要】随着社会和数学的不断发展,数学几乎己经扩展到人类生活的全部领域。因此,加强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改革显得迫在眉睫,本文着重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也希望能够为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048-01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习和应用的学习目标。本文探讨了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以课堂生活為导向,探讨了教师如何有效地使小学数学教学以课堂生活为导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學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数学的发展。中国生命教育的发起者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命才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教育的成功可以看作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能力往往归因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引导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进而服务于生活,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现实生活,形成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自然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点。小学生活化数学教学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在生活中挖掘素材,使其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
  要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生活为导向,关键是教师要懂得如何挖掘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生活场景,并将其与课堂教学灵活结合。小学数学知识的内容虽然相对简单,但对小学生来说仍然很困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帮助,挖掘生活现实与数学理论的密切关系,结合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例如,在“克、千克”的教学中,克、千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量单位。在市场等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师可以以一桶5公斤花生油为例,具体化公斤的概念,教学生公斤与千克的转换。在学生掌握了克、千克的基本概念后,教师可以取出其他商品,并以商品标签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克、千克进行正确的变换。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进行更有效的数学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小学数学教育最重要的内容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在这一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如果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缺乏联系,要求学生盲目想象,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在数学课堂上创造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可以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具体、生动、真实,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通过创造生活情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学生在学习了最小公倍数后,可以作为装配车询问的生产调度,合理安排管道操作人员的数量,促进生产效率的优化。研究如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使学生能够为学校设计和规划各种绿化种植面积。在体验生活和充分利用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们巩固了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三、回归生活实际,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学是为了不教学”。这意味着在学校里教授的任何课程都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授的目的。也就是说,让学生学习、学习、使用,让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果把小学数学教育放在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实践,就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他们身边,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找到生活的乐趣,找到数学的乐趣。例如,学习加减法的一个简单算法可以概括为:“多减,少加,多减,少减。”这种算法的概括似乎很简洁。事实上,很多学生在使用它时经常犯错误。其原因是,算术的泛化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节。例如,老师改变了教学方法,模拟超市的购物生活,让学生体验熟悉的购物生活,方便大家理解。例如,小明用150元去超市,用95元买了一支钢笔。问题:小明怎么付钱?还剩多少钱?学生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经历。大多数人会说,他们应该预付100元,收银员会拿回5元,所以还有55元。最后,对这个生命问题进行数学化,并列出公式:150-95=55。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掌握了150-95这样简单的数学运算,而且巩固了现实生活的技能。
  四、在习题练习中渗透生活化元素,合理运用教材,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教科书中,不难发现熟悉的图片都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如,在一年级的教科书中,“短于长度,短于高度”。在课本里,有几个孩子站在课桌上的时间比他们的铅笔和尺子长。老师根据孩子的身高排成一行。二年级在公园售票处有排队的场景。二年级“九加几”是根据学校运动会的照片拍摄的。场景中,在“20以内”的减法中,主题地图提供了许多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场景,如购买气球、陷阱、捉迷藏、扔手帕等等。“100以内”的加减口算以一系列学校生活内容(发行新书、聚会、家庭作业评价等)为素材,导致计算问题,使原本比较枯燥的计算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
  五、教材紧贴学生生活,教学要基于学生生活
  教科书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生活。本书中的大量练习也是学生在校外生活中所经历的,如“快乐的星期日”(知道时间)、在电影院(地点)找座位、邮寄信件(地点)、作业评估(与多少应用问题相比)和“小店”(数学实践生活)。在商店、医院病人体温变化等,这一选择的科目反映了新课程“有意义的数学应该是现实的”的理念,同时也启发了我们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
  把生活搬入教室是我们必须做的。一个好的数学课是把生活融入数学,把数学融入生活。我听了一个观景课的“方位”老师让学生找到窗外的太阳,确定东方,然后确定反面是西方,然后根据“向北,向南,向左,西,右,东”来确定南北方向,使这节课的教学有了一个明确的方位,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周围物体的方向。不言而喻,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成绩很好。下课后,我仍然和同学们玩定向游戏,这样我不仅能快速理解知识,而且能正确地运用知识。因此,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儿童的生活,找到教学的切入点,我们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本文对生活元素引入小学数学的实践价值分析做出了研究与探讨。小学生课堂教学中使用生活元素会给学生熟悉的画面感,也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加透彻,提升学习有效性,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李晶.中学“数学生活化”的若干问题研巧[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学位论文,2011.
  [2]下科利.数学教学如何走进生活[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硕±学位论文,20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24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