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职数控加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夏东艳 于迪

  [摘           要]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校园教育工作走上了改革的道路。而中职校园主要培养的是社会的一线工作人员,所以教育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形势。数控加工是中职校园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课程,其主要是为数控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教育支持,所以,就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困惑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数控行业的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关    键   词]  中职;数控加工;困惑;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086-02
   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需要在不断增加,而中职校园则起到了关键性的人才输出作用,特别是针对数控加工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还需主要提高人才的专业能力,这一点中职校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中职院校中数控加工课程依然需要不断的改革,解决其中存在的困惑,才能够更好地为人才培养做贡献。所以,本文针对这样的情况,阐述了其中造成困惑的具体现象,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提高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数控加工课程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
   数控加工课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控相关技术是在机械类型校园教育专业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即能够为我国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也能为我国这一行业的进步起到中流砥柱的力量性作用。
   中职校园针对数控加工这一专业的教学工作改革,应该关注的是对其技术知识和理论实践相互整合的教学效果,改善技术课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际上数控加工这一专业和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较,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技术上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的特点,制定出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第一点就需要按照正确科学的规章制度,对数控机床的加工操作工作进行有效的讲解;
   第二点就是针对零件的特点,灵活地对机床加工操作进行选择;
   第三点是要求学生针对工艺的设计,进行合理有效的加工程序开展;
   第四点是需要学生掌握临床数控维修技术;
   第五点就是保证学生在学习后,能够清楚准确地了解图纸上的内容,并根据具体的内容,掌握其中公益性的要求,对数控机床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操作。只有满足这些目标,才能实现这一课程中人才培养的标准。
   二、中职数控加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重实践,轻理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归纳总结,笔者发现部分中职教师普遍存在“重实践,轻理論”的教学观念,主观地认为熟能生巧。笔者对这一观念不完全否定,但是笔者认为良好的实践操作应当建立在数控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后,否则学生一旦脱离了教材理论,一味盲目地追求实践操作必将导致“不知从何做起”或者“下一步该怎样做”的现象,这在实践中是相当致命的。但实际上,良好的实践操作应该建立在理论知识基础扎实后才能实现,只有强大的理论作为依据,才能有效避免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影响实践工作的开展,否则学生一旦脱离教材的理论知识引导,就会造成在实践过程中的盲目操作。这种情况会对未来的工作造成巨大影响,甚至不利于学生后期的发展和进步,这也是数控加工中最主要的困惑。
   (二)教学模式呆板、僵化
   数控加工专业教学工作中,数控模具零件的加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教学工作开展阶段,想要保证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成绩,首先需要形成空间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学生需要把这些零件的模型利用自己的思维,首先在大脑中规划出来,然后通过平面的图纸,对整个周长进行测量,并画出三视图和剖视图。需要学生在整个工作开展之前,能够在大脑中毫无差距地构建出整个零件的立体图形,并且需要保证这个图形贴合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后期的切割、钻孔等工具提供依据。但是,虽然这一教学至关重要,很多教师在实际课堂中缺少对学生的培训,这也导致中职校园中学生在学习数控专业的过程中缺少空间想象的能力,影响了实际工作。而教师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多学生盲目地学习零件加工的相关知识内容,导致误入歧途的现象较多,影响了学生后期的良好发展。
   (三)课后教学反思力度欠缺
   在中职校园中开展数控的实训课堂阶段,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空间的想象能力都存在差异,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情况,有些情况是突发性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状况进行教学笔记时,需同时选择有针对性的学生进行课堂的排忧解难,保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消除典型,改善个别状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中职教师仅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完全忽视了教学反思这一过程,即便是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记录,也是敷衍了事,一旦发生类似情况,会出现毫无头绪的现象。如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如果出现了流程错误情况,教师如果没有记笔记或者是进行详细的讲解,只是个别地解决问题,就会导致大多数学生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没有纠正自己的教学方法,而是在学生身上找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后期的发展,那么教学质量将永远无法得到提高。
   三、中职数控加工教学中存在困惑的解决对策    (一)前提——激发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
   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任何课程开展的主要驱动力,如果学生对这节课程所学习的知识丧失了兴趣,那么整个学习都会变得被动,也会受一定的阻碍。如:在中职校园的数控机床加工这一专业课程的讲解阶段,其中所加工的工艺原理和零件供应内容,要求学生能有着清楚的掌握。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仅针对这些知识理论进行传输,就会导致整个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并影响学习的效果。那么,如果教师能结合使用多媒体,针对这些需要抽丝剥茧详细分析,示范从简单到难、从片面化到复杂化,那么学生就能够通过逐步深入的教学,充分掌握课堂知识,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逐步地感受自己能力的提升,有效地避免学生因为所学习的内容过于复杂,而丧失兴趣的现象出现。
   同时,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課堂氛围的活跃性,也能够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形式,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数控机床知识的每一个细节,代替大脑构造的学习方法,使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透明。教师在整个讲解阶段,也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语气和讲解态度,仔细耐心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如果学生出现不会或者是模棱两可的情况,教师需要积极地给予引导,并且重点解决这一问题,切勿责怪,这样学生能够更加端正学习心态,对数控加工相关知识的学习也能够信心十足。
   (二)重点——重新设置数控加工教学内容
   想要针对数控加工课程进行教学工作的改革,其中设计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针对所学习的知识点,不断创新课堂设计,体现整个实际操作中的指导。同时要结合理论知识内容,保证对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讲解过程中利用最新的知识信息作为课堂的导入方法,把创新的思想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同时,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不断优化,让学生能感受到新鲜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图示结构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网络知识体系,对后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步骤
   在数控加工教学工作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在实践之前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应该组织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同时需要对未知的知识进行预习,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重技术与理论的结合。课堂上重点讲解理论知识,在学生预习结束后,教师需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说出自己预习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典型问题进行讲解和传授,这样就能够保证学生针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的牢固,对后期的实践操作有更强的指导效果。
   为了防止学生在进入一线岗位后盲目地对机器进行操作,教师还需要合理地安排整个加工工作和演示的过程,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践工作之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编程,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的能力不足,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后期就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实现教学工作的生活。实际操作方面,教师需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了解数控机床的具体结构、原理和性能,并且以实验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操作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中职校园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实践和理论知识的结合效果,只有通过扎实的理论辅助,才能够保证实践工作更好地进行。所以针对数控加工专业学生来说,强大的实践能力固然重要,但是理论和实践结合也是必然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阶段,积极地对数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和深入理解,给予措施进行改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为我国社会培养出越来越多高质量的数控加工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理,李必新,韦露.中职一体化教学活动设计研究:以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课程为例[J].职业,2018(28):80-81.
   [2]胡伟锋.中职数控加工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28):128-129.
   [3]李必新,肖文君,刘万松.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以中职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课程为例[J].职业,2018(15):68-69.
   [4]苏嘉,谢飞县.基于信息化的项目式整合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中职《数控加工》与《AutoCAD》整合教学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1):236-238.
   [5]刘丽华.“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在中职数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8(9):46-47.
  ◎编辑 李 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39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