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文红
摘 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小组合作最大的特征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高效教学,但是如果课堂操作不当就会收效甚微。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发现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组合作;问题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之一。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于课堂教学。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呢?我感觉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重模式,忽略实效
近来,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把握不够,过于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而忽略内容,并且有些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为了课堂设计完整而设置小组合作讨论环节,但并不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
漫无目的设计问题,不论深浅,是否有必要,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交给学生,往往是老师一宣布小组合作讨论,前后桌四人马上聚在一起,满教室嗡嗡声一片,小组里每个成员都在动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声“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教师让代表发言,又不能解决问题,这种几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很一部分学生只是应付教师的任务,做表面工作,敷衍了事,看似“热闹非凡”实则“空洞无物”。有意义的小组合作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小组内应该有分工,包括领导者、记录者、联络者、检查者等,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增进角色的互赖性,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机械交流,缺少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应该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自我表现机会,这就需要给足学生思考时间。为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个别学生的表演课,教师应在讨论交流之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使那些平时反应较慢的学生也能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既能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又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只要反应较慢的学生有了自己的看法,想表达,希望得到同伴的支持与认可,他们才能更有效地去思考。如果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长此以往会导致一些反应缓慢的学生放弃发言机会。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变得只听不说,达不到生生互动、互帮互学的目的。因此,合作学习必须给足学生思考时间。
三、参而不均,两极分化,
小组合作学习不允许任何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出工不出力”“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都是无效的讨论合作。同学之间积极的合作,意味着大家在学习中的能彼此合作、相互启发、共同学习,而不是消极地依靠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解决全组问题,而另一些同学则在小组掩护下逃避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极易出现“好学生高谈阔论,学困生默默无闻”的现象。如果学生参与程度不均衡.好学生对话语权的霸占,而差学生由于自信不足,或者本身就有不好的学习习惯,仅充当听众、陪衬,游离于讨论之外,不善言谈的正和他们的心意(你说,省得我说了)。这样会使更多的学困生成为“漠不关心者”,逐渐在小组的合作中被边缘化。或者是有的同学甚至认为你读、我读、大家读就算合作学习了。殊不知长期这样下去不仅不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寫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绝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演变成“好学生讲,差学生听”的小组模式。
四、脱离课堂,撒手不管
教师提出问题后,不闻不问,而每个小组成员看似都很积极,一片“生机”,实则是有些学生趁机“浑水摸鱼”,说题外话,甚至胡说八道,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说一些与问题无关的话。同时由于小组活动缺乏一定的规则,分工不明确,导致合作效率低下,配合不默契。笔者认为教师要正俯下身子参与其中,深入合作小组,要不定时地参加到每个小组的合作中去,“想生之所想,思生之所思”,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监督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更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去管理好自己的合作学习。这需要教师不断地结合实践多思考、多探索、多积累经验、多创新研究,使其更加完善合理、更加科学有效,真正让小组合作学习为我们的课堂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焕发勃勃生机。
五、没针对性,任务不明
问题的设置没有针对性,任务不明确,学生的活动自然也就无效,学生合作时教师对学生要有时间限制,不能无休止的合作,要不定期的讲评优秀合作小组和优秀组员,让各小组在激励中更好的合作,在课堂上不能滥用合作学习,该合作时再合作,即对太难的问题进行合作,否则会造成课堂上的混乱,也浪费时间。
因此,今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小组合作的重要作用,但也要排除合作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裴娣娜.发展性教学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2]王国章,吴永玲.合作学习及其尝试[J].教育改革,1995(1).
编辑 杜元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3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