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化学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薛淑琴
摘 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教材知识,将分散的知识点有效结合到一起,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化学知识。基于思维导图模式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教师将其运用于课堂板书当中,还能帮助学生着重解决重难点知识,为学生日后运用思维导图法进行自主化学学习奠定基础。在探究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法,学生就可以先讨论化学的重点知识,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出其他细节问题,突出重难点问题的同时不丢落任何一个小细节。基于初中化学教学特点,对思维导图的有效教学运用展开深入的探讨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化学;教学实践
思维导图是一种较为直观、简便、创造性强的学习方式,借助思维导图的结构、图像、符号与文字等元素信息,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清晰化、直观化。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知识,学习起来难免会感觉困难不知如何下手,思维导图方式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这一困扰。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所在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有很多,如: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物质种类、方程式等,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再加初三化学学习时间有限,学生又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学生要从刚刚接触入门过渡到熟练掌握是十分困难的,这就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维导图的运用就可以帮助学生妥善解决这些问题,通过直观的图像将各个化学知识概念联系到一起,思维导图仅仅运用图像、连线、文字、符号等元素,就可以将一堂课、一个单元,甚至是一本书的内容压缩到一起,通过一张思维导图准确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去掉冗余杂乱、无效的化学信息,有效减少了学生翻书查询的时间,大大增强了化学知识积累的效率,为学生初中化学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此外,思维导图还能帮助学生减轻一定的记忆负担,思维导图能够构建知识之间的分层管理,知识存储起来更加规律、系统,从而大大加快了大脑的运转效率。
二、初中化学探究课堂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通常在探究课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秩序混乱、大脑思维混乱等现象,大大影响了课堂探究交流的效果,学生不但学习不到更多的化学知识还会浪费时间。若想改变此种现象,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一个大的问题上,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讨论内容与结果。
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知识时,探究式教学课堂主要是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在这一部分化学知识学习时教师可以先抛出化学问题,如:在化学反应中參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否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问题抛出后各小组同学开始讨论探究。在小组里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说着自己的想法,这样小组交流讨论就会秩序混乱、效率低下,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将大家说的想法记录下来,如有认为一定相等或一定不相等,有的同学持中间态度,这样小组讨论就会更加有条理地进行。接下来为了证明是否相等同学们提出了实验探究的方案,同样学生还是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实验所需的器材、化学药品、评价机制等内容。当每个小组的思维导图内容不断完善时,学生距离正确答案的方向就会越近,最后教师可以让每一小组派出代表将自己小组的思维导图分享于大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思维导图的方向带领同学实验,此时学生的精力就会更加集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听课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大量实验证明,初中生大约能够保持二十分钟的持续集中精力听课的状态,因此学生在听讲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走神的状态,为了避免学生因为一时的走神而遗漏知识点跟不上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教师就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法避免学生遗漏知识点。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为了更加有效地调动初中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预习阶段为学生布置思维导图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认知与教材内容自主制作思维导图,当学生制作出自己的思维导图后,课堂中教师教学学生就会更加集中注意力,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来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内容,在这其中可以标注出不明白的存疑点,已经明白需要拓展的点。对于文字较多的知识点学生来不及做笔记,也可以直接在思维导图上标注书上的页数,防止学生因记笔记而错过其他知识点讲解的现象。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预习、课堂教学、复习等环节运用思维导图法,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缓解一定的记忆压力。不断督促学生归纳总结初中化学知识点,在高效能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收获更多的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冯秀珍.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化学教学浅析[J].才智,2019(4):175.
[2]严佳.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6):34-35.
[3]施芳艺.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3):121.
编辑 谢尾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4685.htm